(甘肃省)秦安县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1月26日)
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地膜生产、纸箱制造、果品加工、新型建材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工业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5.5亿元,人均达到了3万元以上。市场主体总量达2.2万户,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全站搜索
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地膜生产、纸箱制造、果品加工、新型建材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工业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5.5亿元,人均达到了3万元以上。市场主体总量达2.2万户,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实施重点项目723个,完成投资292.8亿元。省列重大项目静天高速清水段开工建设,城区供水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47个市列重大项目,县八中、全民健身公园等635个县列重大项目全面建成。全力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签约实施绿动新能源30兆瓦光伏发电站、鼎丰壹号院等招商项目52个,到位资金132.5亿元。项目对改善城乡基础条件、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支撑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国家和省、市列重大项目协调保障有力有序,麦积山景区旅游公路、天平高速建成通车,麦积山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即将建成,东旭集团天水新材料产业园二期启动建设,甘肃(天水)国际陆港、有轨电车示范线(二期)等20个重大项目有序推进。279个区列重点项目加快实施,甘泉玉兰小镇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全面完工,麦积山国际露营地、天水人文纪念园等项目加快建设,麦积黄龙抽水蓄能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建设项目559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天水机场迁建项目获批并启动试验段建设。宝兰高铁建成运营,天水进入“高铁时代”。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建成通水。麦甘二级公路、秦州大道、麦积山大道、东柯大道等建成通车。新改建城区道路62条,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3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57%,较2016年提高7.04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连续五年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与2016年相比,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增加17亿元,年均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8%。规上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3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1%、9.8%。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5.15亿元,年均增速5.64%;各项贷款余额111.62亿元,年均增速8.5%。...
全县蔬菜、瓜类、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3.1万亩、34.9万亩、36.7万亩,较2016年分别增长4.5%、152%、58.8%,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665万头(只)。坚持育引并举,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32家、2770家和1508家。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获批筹建全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荣获“中国文冠果之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
三次产业比重由23:24:53调整优化为30:29:41。做优做强现代农业,实施永泰川灌溉引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新增水浇地26.5万亩,粮食供应稳定充足,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增至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营1680家,河南牧原、广东海大等国内500强企业投资落户。盐碱水养殖“景泰模式”入选全国渔业养殖典型,荣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第五批率先实现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甘肃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紧盯“融合”目标、树牢“经营”理念,高点谋划、高标建设、高效推进,三大园区投资过百亿元,建成区面积达22平方公里。银西产业园入园企业达到90户,注册登记各类经济实体815家,累计实现技工贸收入158亿元,绿化面积超360万平方米,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350亩凤园花海,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高原夏菜示范园,年产值达1.58亿元,列为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黄河假日城提升区域绿化10万平方米,列为国家级院士专家服务基地,入选全国优选旅游名录。...
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6:38:46调整为27:22:51。“八大产业”“五小产业”发展壮大,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63.61万亩,特色养殖量达304.95万头(只),食用菌种植达3086万袋。加快建设12个特色产业园区,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26家、家庭农场2919家,一产增加值由2015年的6.29亿元提高到13.15亿元。...
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51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中天羊业、达康牧业等项目建成投产,傲农饲料、路斯宠物食品等企业增线扩能,祁连山水泥、石岛玻璃等企业规范运营,雍和风电场、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初步形成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新能源等多点支撑的工业体系。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97项,到位资金294.43亿元,引进绿润生态科技PE管、正林瓜籽及休闲食品等33个亿元以上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户,达华节水、海纳塑业等4户企业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民勤蜜瓜”“民勤羊肉”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入选“甘味”好中优产品名录。我县荣获“中国肉羊之乡”“中国蜜瓜之乡”“中国茴香之乡”“中国人参果之乡”国字号金字招牌。收成镇、东湖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一村一品”示范镇,苏武供港蔬菜基地、收成珍宝蜜瓜产业园被确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实施工业项目184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7.85亿元,2020年工业税收达到1.66亿元,是2015年的3.6倍。...
生态工业质效稳步提升,新开工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99项,达利、青啤等传统企业扩能改造,伊利乳业等一批新业态项目建成投产,战略性新兴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75%。培育规上工业企业72户、累计达到100户,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30户,全部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9.7%。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投资近百亿元的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实现旅游收入305.3亿元、年均增长4.95%。建成投运万达广场、星光购物中心等一批商业...
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历史文化街区、苏武沙漠大景区加快建设,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古浪战役纪念馆二期、五凉文化博物馆、李铭汉故居及翰林园建成开放。4A级景区达到7家、3A级景区达到13家。成功举办四届凉州文化论坛,常态化举办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天马行空·自在武威”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累计接待游客680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7亿元。我市被评为“首批全国文化旅游胜地”。...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畜群结构合理化、畜种品质优良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和产品营销市场化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养殖小区(场)44个,累计达到85个;新建暖棚羊舍、储草棚等5585座,累计达到16768座;新建标准化防疫注射圈187处。全县牲畜舍饲半舍饲养殖率达到75%以上。积极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保费5771.8万元。...
大力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工程,祁连山浅山区及公共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村组的7362户近4万名群众搬迁至乐民新城,祁连山生态环境压力逐步缓解。高标准实施“一园四带”[1]造林绿化工程21.3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19.06万亩,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12.23%、62.8%。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获评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全面推行“承诺即开工、容缺即审批”服务模式,全年实施各类重点项目75项,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山丹马场高铁站等58个项目建成投用,预计完成投资34.17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5亿元,开工建设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7个债券项目,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创新开展“链长制”招商,组建7个产业链招商落地工作专班,大力开展节会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签约引进项目15项,到位资金19.33亿元。...
预计完成生产总值65.7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6.2%,2021年增长12.5%,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5%。其中,第一产业23.56亿元,年均增长7.1%,2021年增长13.2%;第二产业10.67亿元,年均增长6.6%,2021年增长20.5%;第三产业31.52亿元,年均增长5.8%,2021年增长10%。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7.53亿元,年均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亿元,年均增长9.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580元、19410元,年均分别增长7.9...
我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3亿元,5个“插花型”贫困县区提前摘帽,6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3万余名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2020年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10元,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6元,“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全面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