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2月7日在武威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武威市代市长 王国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和2021年工作回顾
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武威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武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十四五”顺利开局,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武威新征程。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423.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526.4亿元,跃居全省第5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万元,跃居全省第6位。农业增加值由105.8亿元增加到164.6亿元,稳居全省第1位。三产增加值由208.5亿元增加到279.6亿元,居全省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长5.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612元、9784元分别增加到31580元、13471元,年均增长7.8%、8.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22.6亿元、886.5亿元,净增195.9亿元、117.7亿元,年均增长5.5%、3.6%。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35.4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3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个县区全部摘帽,“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把产业培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87家,发展专业合作社6677家,建成扶贫车间192家,“三大特色产业带”初具规模,“8+N”优势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7.7%,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南部山区4.4万户17万人移居川区,建成黄花滩等93个集中安置区,同步实施封育保护,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古浪县被评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县”。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7.3亿元,整合涉农资金63.5亿元,落实扶贫贷款44.6亿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帮扶资金4亿元,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易地交易资金39亿元,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全市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3%,居全省第2位。现代农业扩量提质。牛、羊、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90万头、826万只、246万头、1253万只,猪、羊、鸡存栏和肉类、设施蔬菜、食用菌、藜麦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牛存栏居全省第2位。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39个,天祝白牦牛、藜麦、民勤肉羊、蜜瓜、河西走廊酿酒葡萄5种农产品入选“甘味”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建成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我市被誉名“中国食用菌之乡”。优质耐贮运西瓜新品种获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生态工业强基补链。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奶产业、食品加工、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伊利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带动形成“1+6+N”奶产业集群,泰昆饲料、伊牧兰肉类加工、金世泰包装等一批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达利食品、青岛啤酒、红太阳面业、傲农饲料增线扩能。全市产值过亿元企业49户,高新技术企业59户,“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21户,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91户、居全省第3位。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碳离子治疗肿瘤系统投入临床治疗,国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项目有序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实施文旅项目237项,完成投资171亿元。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历史文化街区、苏武沙漠大景区加快建设,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古浪战役纪念馆二期、五凉文化博物馆、李铭汉故居及翰林园建成开放。4A级景区达到7家、3A级景区达到13家。成功举办四届凉州文化论坛,常态化举办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天马行空·自在武威”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累计接待游客680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7亿元。我市被评为“首批全国文化旅游胜地”。
——生态环境保护大见成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民勤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获省政府批复,编制实施《武威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古浪八步沙区域生态治理规划》。开展大规模防沙治沙和绿地倍增行动,累计投入资金16.6亿元,完成治沙164.4万亩、人工造林230万亩,是前五年的2倍,完成封育188万亩,治理退化草原3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9%,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2.9%。八步沙林场被命名为全省首个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凉州城区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达标城市行列,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和地下水点位水质全部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凉州区静脉产业园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成运营,在全省率先实现垃圾分类末端处理。《武威市节约用水条例》深入实施,推广高效节水技术252万亩,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6%,全市用水总量由2016年的15.9亿立方米减少到14.2亿立方米。石羊河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条全国示范河湖,蔡旗断面过水量连续11年实现治理目标,青土湖地下水位埋深由治理前的4米上升到2.9米,水域面积扩大到26.7平方公里,旱区湿地面积达到106平方公里。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50个生态环境问题全部整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