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建设韧性城市。坚持大分散与小区域集中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城市应急响应和快速恢复能力。开展“城市体检”行动,全面普查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城乡自建房等,强化市政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防洪和排涝,编制中心城区排水规划,加快建设赤马港下游段防洪治理巩固提升工程,完成凤凰山片区、霞落港片区、锁石岭片区等城乡结合部排水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完成北干渠以东片区管网和61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实施优饮水建设试点、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及管网加压泵站改造等项目,更新改造供水管网128公里。加快建设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实施城区燃气管道改造项目,推进高新区及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加强城区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加快建设陆水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推进城南、城东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和乡镇生活污水管网延伸,启动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前期基础工作。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新建“口袋公园”6个,新增海绵城市综合体5.6平方公里。
着力建设智慧城市。坚持数字赋能,建设区域大数据中心,提升政务云深度和广度,创造条件让各类数据在赤壁落地生根,更好支持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赤壁城市大脑,汇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数据,实现数据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加快大数据应用场景建设,完善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城管等项目成效,启动市政工程和招商引资全生命周期、农业大数据等项目建设,推进5G技术、数字孪生与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慧社区等场景的深度融合。编制企业数字化升级改造指南。加快推进新基建建设,新建5G基站150个,加快布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
(五)实施乡村振兴行动,打造城乡融合新典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全面升级,农村宜居宜业全面进步,农民富裕富足全面发展。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坚决守住51.91万亩耕地红线。严格落实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快推进2022年度3.8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赵李桥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等项目,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2.6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保持在28万吨以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利冬修补短板,实施南北干渠维修清淤,打通农业灌溉“毛细血管”。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抓好畜禽水产品、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打造赤壁青砖茶、赤壁香稻、赤壁猕猴桃、现代种业、优质水产等农业主导产业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粮食加工园区建设。实施龙头培育工程,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咸宁市级龙头企业4家,支持茶发集团、赵李桥茶厂、神山兴农等领军企业进入全省细分行业第一方阵。实施品牌培育工程,整合打造“赤壁+”农产品公共品牌,做大做强“赤壁青砖茶”“赤壁猕猴桃”品牌,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新业态,加快建设五龙山、乡遇·鸡公山等田园综合体。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农信社+保险”利益联结机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60%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扩大“三农”保险品种覆盖面,完善金融服务“三农”模式。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精准监测、精准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稳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供水、公交、环卫一体化,建设官塘驿、赵李桥2个气化乡镇。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打通农村“断头路”,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0公里,争创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个。坚持示范引领,加快建设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乡村振兴汤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乡村振兴特色农业开发区“三大示范片区”,辐射带动打造一批有活力、有特色的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庄。大力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传承历史记忆,加快建设小柏山村、东风村未来社区,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六)实施美丽赤壁行动,增添绿色发展新优势。坚持山水田林湖草湿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调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水景观“六水共治”,建设“赤壁安澜”现代水网。全面贯彻长江保护法,共抓长江大保护。对照全省流域综合治理“底图单元”,落实属地责任,编制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加强长江岸线生态综合治理,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果,加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陆水湖保水渔业示范区,坚决守住水安全、水环境安全底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江河湖库堤防建设,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汀泗河系统治理(赤壁段)、老河泵站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陆水河生态廊道建设,推进“一河两岸”治理提档升级,让赤壁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工作。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调度机制,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散乱污”整治、涉气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强陆水湖、黄盖湖、西凉湖等重要水体水污染防治,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加强重点河湖水质监测预警研判、入河湖排污口溯源整治,确保国控、省控、市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养殖尾水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实施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全域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建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全面推进禁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