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科学调度经济运行。加强监测预警。健全经济运行调度体系,加强对重点行业和经济先行指标的监测调度,深入分析总量背后的结构、静态背后的趋势、数字背后的原因,形成协同联动的强大合力。抓好财税征管。做好生财、聚财、理财三篇文章,深入推进综合治税,确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均衡入库。坚持过紧日子,严格预算管理和绩效审计,落实“三保”任务,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盘活闲置低效资金、资产、资源。抓好升规入统。注重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服务,对各类项目从谋划签约到投产达效,全程盯紧入库、升规、纳统,做到应入尽入。建立“小升规”企业后备库,“一企一策”跟踪培育。
(三)统筹产业做大、企业做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强区”不动摇,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一是做强先进制造业。构建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扶持龙头企业,重点推进易成阳光年产2.4亿支锂电池、盛达新能源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等项目,力争新能源电池产业年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加快装备制造产业高端集群发展,重点推进诚德能源年产1000台超低温压力容器、鑫源制管年产50000吨精密滤水管等项目,力争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达到14亿元以上。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口口妙食品等15个总投资17.1亿元的“三大改造”项目,加快水泥建材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铜材产业向精深加工和铜基新材料转型,谋划高分子材料、农机装备产业园,对本地其他传统优势产业逐一明确转型路径,加快转型升级。分梯次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30亿元、5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实现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
二是做优现代服务业。加快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挖掘山水资源、历史文化、城市近郊等优势,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推进投资1.8亿元的凤凰山引水工程、投资3.5亿元的云龙山一期等项目,谋划实施投资1.6亿元的潞王陵景区开发、投资1亿元的愚公泉提升项目,叫响“五彩凤凰山、生态凤泉城”靓丽名片。促进总部经济聚合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商贸商务、会议会展、总部办公等业态,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中原银行等金融、保险和基金机构对接,建设汇聚高端人才、要素、业态的特色金融商务小镇。推动现代物流提速发展。推进投资2.48亿元的华新公铁物流园及配套项目,建设集仓储、交易、集散、冷链运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
三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新乡分中心、中科院上硅所—大昌精密陶瓷联合重点实验室、河南煜和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用,加快推进盛达新能源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研发中心、新海智能多向模锻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建设,强化校(院)地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重点推进煜和石墨烯年产100万平方米石墨烯电热膜、知微生物BTK抑制剂、智慧物流云平台等项目,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建设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高地。实施“登顶太行”计划,引导优质企业上市进军资本市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省“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从15%提升到50%。
(四)统筹国土整治、乡村振兴,拓展城乡发展空间。大力开展全域国土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空间重整、形态重塑和产业重构。
一是坚持规划统领全局。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大力推进“五大片区”建设,以北部凤凰山、南水北调渠区域为重点,整合资源、连片开发,建设高质量的文旅片区;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提升,建设高品质的生活片区;以产业园区为重点,坚持以产促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建设高标准的产业片区;以凤泉湖滨湖区域为重点,坚持高端定位,精品打造地标性商圈,建设高定位的商务片区;以新中大道北部为重点,发挥铁路专用线优势,建设高水平的物流片区。
二是推进土地治理盘活。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破旧立新、拆旧建新,分批分类拆除违章建筑、简易建筑、临时建筑,科学合理利用,宜产则产、宜绿则绿、宜耕则耕,让凤泉每一寸土地都各尽其用、造福于民。对园区工业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逐一梳理摸排,制定盘活措施,引导企业退村入园,清理落后产能。综合评价企业的产业、税收、就业等社会贡献,推行“亩均论英雄”考核机制,依据贡献大小给予相应倾斜支持。
三是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实施乡村建设“八大行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体现特色、导入产业、盘活资源、示范引领,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探索园区带动、文旅融合、高效农业等不同振兴模式,高标准推进耿庄、五陵、闫庄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利用低效闲置土地、坑塘沟渠、空闲宅基地,科学布局居住、产业、文化、游园等不同功能,把村庄建成花园、果园、公园、景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培育乡村特色产业。着力建设特色工业小镇。以大块镇为重点,加快小散电池企业整合和“退村入园”步伐,培育电池产业自主品牌,探索产村融合、农文旅融合的新模式。
(五)统筹要素保障、营商环境,提升综合服务效能。树立尊重企业家、支持创业者的鲜明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