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这是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也是继往开来的前进坐标。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服务青岛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增长、抓创新、促转型,以社会治理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保稳定,扎实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市北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1%左右,实际到账外资固本提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市下达任务,新增就业4万人。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区政府将全面领会贯彻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社会治理赋能,扎实做好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系统推进“社会治理提升年”重点任务,努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牢、活力更强、成色更足。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打好产业提质“组合拳”,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三链齐抓”,做强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全方位支持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壮大产业链实力。强化链主企业引领。以更大力度支持链主企业及产业链发展,争取全年引进培育总部类企业5家以上、引进金融企业机构30家以上。加速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檬豆科技等平台企业深度参与全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推进青啤智慧供应链等4个技改项目,启动颐中烟草研发制造中心、而丰智能产业园建设,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通过政府多搭台,让链主唱好戏,引领产业建圈强链,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夯实重点项目支撑。统筹实施128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高起点谋划设计,全要素保障落地,推动城运大数据智能调度平台、市图书馆新馆等项目开工,青岛生物科研交流中心、市北都市科技园等项目投入使用,以重点项目“加速跑”激活发展“强引擎”。提升招商引资实效。聚焦M0产业用地、高品质楼宇、专业化园区等重点招商载体,发挥区属国有公司资源整合优势、专业团队招商优势,以“2+6”特色产业为核心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储备一批示范引领、强强联合、补链配套的产业大项目,力争全年实现内资230亿元以上,全面增强发展后劲。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稳住外资基本盘。深入推进经略海洋。以省港集团、山东海运为龙头向海图强,开工建设山东海洋数字科技产业中心,依托上海海事大学、北京鑫裕盛加强航运人才培训,基本建成邮轮港区山港航运金融中心等4个重点项目,实现在青运营邮轮航次达20个以上,推动邮轮旅游、航运服务等涉海经济做大做强。全面加强财源建设。牢固树立政府“人人抓财源”理念,强化收入组织和税源分析服务,打开财政增收新局面。扎实推进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坚决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深化区属国有公司改革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效益。高效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抓实抓好高质量纳统,推动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增强创新链活力。坚定打好开放牌。聚焦RCEP、“三区互融”等国家和省级战略,勇当高水平开放排头兵,持续推动更多实践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引进培育亿元级内外贸双跨企业10家以上,打造黄河流域新能源汽车出海基地,力争首年汽车出口突破1.2万辆,引导传统外贸企业转型,推动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25%以上。全面激发科创力。健全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推广“云端研发”等科创服务供需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落地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基地,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家,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实现全覆盖,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引才强磁场。健全“北尚英才”政策体系,制定“四链”融合行动方案,探索构建“一节、一赛、一会、一园”人才创新创业格局,提升“双国字号”人力资源平台国际化引才作用,新建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站、青岛市专家工作站10个以上,引进人才2.3万人,纵深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青年人才首选城区建设,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多元发力扩内需。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联手华为抢跑智能家居消费新赛道,举办“1+N”绿色智能生态企业大会,引进小米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发放助商惠民消费券,巩固汽车、家电、餐饮等重点消费回升势头。实施新一轮商圈建设行动,进一步提升台东步行街环境水平,推进郑州路TOD、辽宁路商业综合体、山姆会员店山东首店落地建设,京东超级体验店开业运营,协同提升商圈经济的消费引力、商业活力、空间魅力、运营能力。
提升服务链水平。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突出政策赋能。坚持精准化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行业政策政企共商、精准滴灌。深入开展“益企学、益企链、益企汇”等系列惠企活动,提供市场开拓、产品营销等服务,搭建银政企对接交流平台,助力广大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健康发展。升级政务服务。坚持全场景优化政务环境,推出“社会事务一条链,重点项目集成办”服务模式,推动区级审批服务事项下沉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让更多事项掌上办、智能办、自助办。做强楼宇经济。坚持特色化发展楼宇经济,突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联动”,完善楼宇治理服务体系,支持存量楼宇改善提质,做优CBD、新都心等楼宇经济生态圈,提前谋划15栋新入市楼宇功能定位,亿元楼宇达到24座,打造更多“空中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