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7日)

  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建设。畅通城市内循环,实施铜官大道北段、陵江大道北段、金山路等骨干路网改造提升,建成宝山路东延等工程。推进市政设施建设与新基建布局,新改建供水、供气和雨污管网80公里以上,实施二次供水改造等工程,新建“光储充检”一体化示范站2个、运营充电终端200个、充电桩2300个。点亮城市“方寸美”,新建街头绿地(游园)、口袋公园12个。争创国家公交都市、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拓展国家城市更新试点成效,加快狮子山、新桥等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进度,推动城市危旧房、零星住宅楼集中连片改造,再改造老旧小区38个。完善西湖新区路网,启动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大楼建设,建成市人民医院西湖院区,提升片区水环境,促进人气集聚、业态完善。

  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治理。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提升行动,强化餐饮油烟、户外广告、共享单车管理等问题治理,让城市面貌更靓丽、空间更清朗,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国家卫生城市“五连冠”。推动公共机构停车位开放共享,新增停车位1.9万个以上,缓解停车难、乱停车问题。推进城区环卫一体化,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保持全国靠前位次。落实行政执法进小区,培育一批“皖美红色物业”小区,推动物业管理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拓展智能静态交通等场景应用,启动城市生命线工程二期建设,让城市管理更智慧、运行更安全。

  (七)坚持以产兴农、以业富民,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全方位打造乡村美丽经济、美丽生态、美好生活。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1万亩以上,产量达58万吨以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9万亩,推进普济圩北梗站等改造提升,实施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两湖灌区及流域治理前期工作。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持普农集团创建国家良种繁育基地,抓好白姜申遗成果转化运用。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培育壮大“七个一”特色产业,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4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8.5%。加快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促进农村宜居宜业。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高标准建设精品示范村9个、省级中心村23个,建成美丽宜居自然村庄146个,打造彰显山水铜韵的“四宜四美”和美乡村。进一步改善农村水、电、气、路、网等设施,建设“四好农村路”600公里,解决郊区江北三镇居民用气问题。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治理农村黑臭水体5条,改造农村厕所9600户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程全面完成,以环境“高颜值”提升农民“幸福值”。大力创建文明村镇,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示范点建设,培育和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入实施“四大行动”,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三变”改革村(居)占比达97.5%,让农民分享更多改革红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20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村均经营性收入增长15%。

  (八)坚持综合施治、生态塑城,走好绿色低碳转型新路。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突出抓好美丽长江(铜陵)经济带新一轮提升工程,持续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加快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铜都。

  推进深度“减污”。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PM2.5和臭氧污染防治,巩固工业污染和柴油货车治理成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8%以上。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进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加快汤沟河、两赛长河达标治理,大力推进黑砂河源头治理与水质提升,整治天井湖南湖水环境,创建顺安河国家级幸福河湖,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强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决抓好中央、省交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实开展“三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

  落实科学“降碳”。稳妥推进碳达峰,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诊断实现规上工业耗煤企业全覆盖,进一步挖潜电力、钢铁、焦炭等重点行业降碳空间,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4家以上。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与风力发电,争取大谷岭、龙王尖抽水蓄能电站纳入上位规划,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00兆瓦。深入推进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完成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国家验收。积极推进林业碳汇工作,探索开展国有林场“碳中和林”建设试点。

  实施全域“扩绿”。坚持应绿尽绿、见缝插绿,扎实开展“绿美江淮”行动,一体推进增绿、补绿、护绿,新增和改造提升绿化面积140万平方米,建成绿道25公里,完成人工造林1.2万亩、森林质量提升8.5万亩。

  (九)坚持倾心为民、倾力惠民,不断增强群众幸福质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动态实施28项为民办实事事项,提升“民声呼应”办理质效,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做好最大民生。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落细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新建标准化就业驿站50个以上,“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达标率70%,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确保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整治,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创业铜都”行动,新建大学生创业园,发挥创业者联盟作用,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7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