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明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4日)

  (四)围绕“高品质”,塑造城市新风貌。努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明光,确保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强基础补短板。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补齐功能性设施短板。新建停车泊位2500个,改造雨污管网18公里。按照“打造最干净城市”的目标,打造一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厅,建设3.3万平方米紫阳小区邻里公园,启动九道湾公园、迎宾南公园改造提升,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新建自动化垃圾分拣中心,建成建筑渣土弃置场1处,确保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精治理美环境。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二期工程,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加强物业企业规范化管理,推动“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和无物业小区物业化改革,力争实现物业服务覆盖率、业主委员会组建率、党组织组建率100%;探索沿街商户自治模式,实行积分进小区、进商圈市容管理制度,调动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积极性,维护良好市容环境。优服务提品质。做优做实“抱团科普”“爱不释手”等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月评十佳”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评选,高质量完成41个创城项目。落实服务青年“九大行动”,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加快共享电动单车落地明城,增设便民直饮点20个,以公园、广场、桥梁为基础,规划设计网红打卡地。推动社区办公用房、活动用房建设改造,增强社区服务供给能力。促消费添活力。深入开展“乐享明城”系列活动,支持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体育经济、网红经济,不断挖掘“夜间+文化”“夜市+体育”等形式消费潜力,推进剋街、锦华街等夜市错位发展、互为补充,丰富夜间消费场景。完善县域商业网络设施,推动物流服务下沉、农产品上行,争创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市”。

  (五)推动“全域美”,建设生态新样板。以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目标,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深化污染防治。高标准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提前改、及时销。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秸秆禁烧继续保持“零火点”,空气质量优良比率确保稳居滁州前列。全面完成年度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推动5个国控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固废危废环境监管,确保土壤、地下水“零污染”。筑牢生态屏障。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实施池河水生态保护、呼园浅滩湿地生态修复、七里湖EOD和明西街道G104国道东侧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化新一轮林长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国土绿化,新增造林3000亩,森林抚育3万亩,创成省级森林村庄5个以上。激活生态经济。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启动“一核两线三板块七区”规划,完成编制抹山等区域旅游专项规划。实施红色旅游及军事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一期项目。加强乡村运营和旅游营销,创成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皖东民宿、皖东农家乐和滁州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各1个以上。聚力打造3个精品主题村、1条精品旅游线路,组织系列旅游节庆活动不少于16场。

  (六)致力“增福祉”,绘就民生新图景。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坚持教育优先。建成实验小学新校区、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二期项目,新增小学学位3600个、幼儿园学位450个,优化乡镇中小学布局,全力争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确保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通过省级验收。发展特色高中教育,力争中高考成绩再上新台阶。深化产教融合试点,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奋力打响“学在明光”品牌。筑稳民生基石。持续做好低收入人口认定和救助帮扶,加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完成3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健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持续打造“萤火虫计划”品牌。大力实施惠残工程,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扶持。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双拥工作。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有关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全域自来水提升行动,开工建设“引淮济明”工程。厚植文化沃土。积极发掘培育明文化、淮河文化、酒文化、军旅文化、地质文化资源,打造明光文化IP。围绕建市30周年,开展“三十而立·青春明光”系列宣传活动,用心讲好“明光故事”,唱响主旋律。依托县级“四馆”等阵地,积极开展送戏下乡、非遗传习等活动,力争创成省级文保单位1个、挖掘非遗项目3个、创排戏曲剧目2部。加快繁荣文化产业,打造明光博物馆、九道湾文博展览中心等一批文化标识,发展数字娱乐等新业态,力争文化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建设健康明光。加快市体育中心运营开放,办好第二届长三角自行车联赛、明光市六运会等大型赛事,积极申办省级橄榄球、手球比赛,支持女山湖镇打造体育特色小镇。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市中医院创成三级甲等中医院,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健康市,稳步推进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等5项省级试点示范工作。应急医院、中医院医技楼等项目建成投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确保长治久安。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电梯运行、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全力争创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加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统筹防范和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各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深入推进婚俗、殡葬改革,强化矛盾纠纷排查整治,完成“百姓评理说事点”村、社区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打早打小”、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工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力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市、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市。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履职能力,锻造“忠专实”“勤正廉”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73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