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振消费市场。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进消费扩容。深化惠享汶上消费年活动,稳定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全力推动奥特莱斯、联民城市文旅综合体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流通体系,实现寄递物流24小时送达到村,争创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全面落实“电化行动·低碳济宁”五年计划,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探索新建小区停车位配建或预留充电设施、老旧小区充电桩“统建统管”,建设新能源充电站53座、充电桩300个,实现城镇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确保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保有量放量增长。丰富文旅业态。实施“旅游+”战略,加快昙山萌乐世界、宝相里文旅综合体、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依托文庙、莲花湖、八里农庄,积极发展研学游、康养游、乡村游等新业态,争创省级文旅康养强县。稳定房地产市场。优化调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着力解决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等住房问题,落实汶源华庭二期等国企高品质住宅建设项目,确保优质地块供应增量提升,拉动住房消费向高端延伸。完善税费补贴、带押过户、以旧换新等支持政策,激活存量房交易,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持续深化招商引资。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持续掀起招商热潮。聚焦“四个方向”。紧盯产业链、500强、新风口、就业密集型重点领域,完善产业图谱、招商地图,加速推进碳纤维碳化制造、汽车配件制造产业基地等218个在谈项目,力争在五十亿级、百亿级重大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用好“三个手段”。坚持高位推动、专业主攻、全域动员,谋划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完善招商大使机制,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汶上。实现“两个目标”。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20个、过10亿元项目3个、过50亿元项目1个;强化项目落地保障,优化项目联审机制,健全项目落地“快速通道”,确保新签约项目开工率不低于70%。
三、以改革创新为引擎,聚力打造环境优越、自立自强的活力汶上
坚持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以思想大解放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纵深推进重点改革。全方位争试点、争政策、争荣誉,打造县域综合改革高地。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机构改革任务,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8条”政策,重点培育青年企业家20人,构建亲清统一新型政商关系。全面加快数字政府、无证明城市建设,实现477个事项“免证办”“减证办”。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医保支付、教育评价、慈善事业等改革,提升民生服务供给水平。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资合作力度,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让国有企业轻装上阵、聚焦主业、加速发展。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创新主体。扎实推进科技企业培育行动,加速构建梯次培育体系,确保新增高企18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建强创新载体。建立助企研发包保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5个,新增省市级研发平台15家。提升创新能力。实施产学研合作三年行动,完成技术交易额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1%。
聚力扩大对外开放。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强化人才引进培育。实施“青年人才集聚行动”,扎实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引进青年人才2000人,培育高技能人才600人。推动外贸提质增效。规划建设济宁跨境电商综试区先行区,适时推进跨境电商1210保税体验店建设,鼓励华力机电、晋工科技“抱团出海”抢订单,积极开拓俄罗斯、中亚等新兴市场,推动李尔汽车、冠世鞋业进出口额稳定增长,完成外贸进出口40亿元。促进外资保稳做优。深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引导开元、汶源等一批企业境外投融资,加快斯凯奇鞋业、凯蒙纺织等一批外资项目增资扩股,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
四、以乡村振兴为核心,聚力打造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富饶汶上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政策拥农、改革惠农、产业兴农、科技富农“四项行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县。
发展现代农业。树立大农业观,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抓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守好“三农”基础。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快“吨半粮县”建设,新改建高标准农田5.73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亿斤以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引进种子研发企业1家,推进苑庄现代种业小镇建设,确保大豆制种保持在7万亩以上。壮大特色产业。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华苑设施农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8个项目建设,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营收增长5%以上,确保农林牧渔产值突破100亿元。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大甘薯、芦花鸡、汶鑫黑猪等特色农产品推广力度,力争芦花鸡纳入全市重点农业产业集群,擦亮“汶字头”农产品金招牌。培育市场主体。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培力度,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创市级以上示范社10家、家庭农场10家、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
建设和美乡村。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善城镇格局。编制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持续推进镇驻地改造提升,加快小微园区建设,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提升小城镇集聚力。深入实施“百区千村”三年行动,全面启动“共富南站”“武彩田园”等7个示范片区建设,提档升级“柏工药香”“运河遗风”等15个示范片区,力争昙山示范片区晋升省级片区。改善镇村面貌。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村庄绿化美化水平,创建汶上街道北坡村、白石镇南泉沟村等省市级和美乡村19个。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程,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新建农村公路60公里,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强乡村治理。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巩固村务公开,深化移风易俗,完成市级丧俗改革试点,争创一批乡村治理示范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