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促进共建共享,更富成效打造高品质生活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进福州轨道交通二号线东延线一期工程、城际铁路F3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港口路下穿工程全面通行。谋划实施罗星片区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落实“两江四岸”规划管控工作,持续提升重点区域建筑景观风貌品质。谋划快安片区联排联调水系治理工程,开展朏头片区山洪排涝站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亭江中心区山洪排涝二期、魁峰排涝二站、塘坂引水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全区防汛应急及供水保障能力。
全面提升城乡治理水平。完善垃圾分类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垃圾分类质量。建成投用城市管理综合体。探索建设智慧物业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无物业小区管理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村庄清洁“六清一改”等行动,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网23公里,推进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持续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争创省级全域垃圾分类示范乡镇。
扎实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200亩以上。探索EOD模式,谋划生成一批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力争3年内成为文旅生态融合标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星级村创建,新培育乡村振兴四星级以上村1个,力争实现省级乡村振兴旅游金牌村零的突破。围绕产业协作、劳务协作、人才选派、资金支持、消费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宁夏原州、宁德寿宁等地的协作力度。
加快打造琅岐种业创新基地。深化全岛“一核三区”种业规划,建设产学研合力、育繁推一体、产供销衔接的种业创新高地。积极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对接,以“大院大所”带动岛内种业创新发展,增强琅岐种业创新基地研发力和产业吸引力。筹办全国“种业博览会”和“种子双交会”,充分发挥琅岐种业创新基地可参观、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功能作用。
(四)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更严标准保护绿水青山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为契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深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加强对各类企业执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指导和监管工作。完成锅炉改燃工作,加大城市扬尘污染点题整治工作力度,确保空气质量综合考评始终位于全市前列。加快产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项目建设,推进高新园区排水管网工程(一期)、马江园区雨污水干管工程、青洲污水处理厂一号污水泵站及周边配套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扎实推动城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开展闽江口海域马尾岸段美丽海湾建设,加强海漂垃圾源头管控,加大力度推进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工作。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强化生态保护修复。落实“河长日”“河湖长制”等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全域治水,以白眉溪为试点制定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应急预案。推进“绿盈乡村”提档升级,打造“绿盈乡村”典型示范村庄和“绿盈乡镇”,不断探索农村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助力福州争创国际湿地城市,推动闽江河口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加速绿色低碳进程。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推动绿色转型,配合完成国家“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工作。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成省、市下达的碳排放强度序时进度任务。
(五)着力坚持深化改革,更大力度扩大对外开放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更好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无人自助办事服务,推进电子证照等政务服务数据共享。进一步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探索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便利化结算模式。深入研究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做好政策储备,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政策在马尾试行。
推动外资外贸增长。充分发挥福州综合保税区特殊功能优势,利用海交会、广交会、进博会等重点展会,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增大外资项目储备库,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持续做大规模,力争实际利用外资比增10%以上。持续做好海外招商专员培育工作,依托海外重点社团设立海外文化和经济促进中心,吸引海外资源要素回归回流。
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抓住中央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历史机遇,全面融入并积极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局。加快推进福马“同城生活圈”建设,促进“两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推动琅岐对台码头和“两马”航线提档升级,恢复我区台轮停泊点和对台小额贸易业务。加大对台资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马祖酒业等更多台资优势项目落地。健全完善台湾人才引育留用政策,加强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建设,依托船政文化园区、琅岐海青营地两个国家级对台工作平台,强化两岸人才交流,吸引更多台湾人才来马尾就业创业。全力推进冰鲜、鲜活水产品进境海关指定监管场所建设,方便台湾渔民就地办理通关业务。继续办好“两马同春闹元宵”、第十五届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等品牌交流活动。推动“两马”中小学校际对接,培育青少年特色文体项目。
加强侨务交流合作。以第一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强同广大马尾籍海外乡亲的联系互动,多形式办好回乡恳亲活动,邀请广大海外乡亲及侨商、侨领常回家看看,让更多“侨二代”“侨三代”回乡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聊一聊,更好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
(六)着力推进文化强区,更加繁荣文化事业发展
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区图书馆、文化馆、各镇(街)及下辖村(居)文化服务中心总分馆体系建设,实施农家书屋数字化升级,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打磨提升闽剧《马江魂》,积极申报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持续放大“周周有戏”“百姓大舞台”“非遗进景区”等文化活动品牌效应,全年计划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文化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200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