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徐州、视察贾汪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贾汪新实践,更高水平推动“四区”并进全面转型,持续深化“四大行动”,强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贾汪真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市定目标以下,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贯彻总体要求、实现预期目标,我们将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认真对照省委“六个显著提升”、市委“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部署,持续深化“四大行动”,不断交出“四区”并进全面转型新答卷。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开展环境更美生态更优行动,深化美丽贾汪建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好转,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发展绿色技术。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推广应用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完成34家工业企业VOCs源头替代工作,逐步建立起产业关联、资源循环、工艺相互依存和“三废”集中处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培育绿色产业。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打造低碳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发挥双楼港多式联运优势,鼓励引导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年集装箱运输量突破11万标箱。倡导绿色生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绿色出行、绿色办公新风尚。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行动,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步伐,新建公共充电桩500个以上。
坚定不移改善环境质量。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让空气常新。狠抓废气直排、扬尘污染、露天喷漆等典型问题,大力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加快恩华药业、钛白化工等8家化工企业提升改造,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确保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率“双达标”。让碧水长流。深化幸福美丽河湖及生态河道建设,加快完善桃源路、大泉路、泓福路等排水管网,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行和18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让净土常在。统筹土壤污染源头防治、风险管控、修复治理,加快重点地块生态修复,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处置和倾倒固废危废等行为,确保“无废城市”建设取得实效。
坚定不移提升生态品质。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塑造绿色公园。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筹备做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复核评估,扎实推进4个“国家山水工程”和7个废弃矿山修复项目,启动大洞山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增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塑造城市花园。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改造老旧小区19个,治理易涝易淹点9处,整治背街小巷8条,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加大“乐享园林”建设力度,有序推进城市绿化、景观美化、节点亮化。塑造美丽田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做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工作,提档升级农村公路3条,完成新造林面积5000亩,争创省级绿美示范村庄2个、市级以上特色田园乡村2个。支持潘安湖街道创建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
二、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推进工业经济三年提升行动,不断优化存量、提升增量、扩大总量,力争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
拉长拉宽产业链条。坚持以“链长制”为抓手,强化资源整合和供需匹配,加快培育新型工业产业集群。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崛起成势。以徐工基础机械整机为引领,全面引入发动机、液压、传动、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项目,支持徐轮橡胶等企业增资扩产,年内产业规模达到180亿元以上。推动新材料和绿色建材产业壮大成群。以德龙金属、中联水泥、宏达新能源等企业为龙头,加速不锈钢、传统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提档升级,年内产业规模达到350亿元以上。推动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集聚成链。以吉麦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改造为契机,加大高端纯电动汽车等产品研发力度,促进全路程新能源、国吉电驱动等企业对接合作,年内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
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始终把现有企业作为稳经济增长的关键,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加快梯次培育。聚焦“5+5+15”大企业(集团)培育,引导徐轮橡胶、恩华药业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壮大规模、提升能级,实施5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0个,力争百亿级企业再添新成员。加大转型力度。支持企业信息化升级、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赋能,鼓励企业开展“登云行动”,提高“5G+工业互联网”应用广度,争创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切实提升区属国企专业化经营水平和市场化盈利能力。加强科技支撑。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以上。持续推进“555”引才工程,着力构建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加快潘安湖科技人才创业园等载体建设,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15名、申报省双创计划人才项目1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