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1+8+N”政务服务体系,高标打造全市领先、全省一流的智慧化政务服务中心,推动更多事项“全程网办”“一照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持续擦亮“吉事即办青快办”营商环境品牌。健全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工作机制,落实政企恳谈会、企业安静期、超时默许制、首违轻微不罚等改革举措,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持续抓好惠企纾困政策落实见效,优化政策落地机制,推广“惠企通”平台,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6亿元以上。
提升开放水平。以吉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为契机,发挥香料精油等产业优势,推动跨境电商规模化发展。加大对外贸出口企业帮扶力度,鼓励企业组团赴海外参展,扩大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规模,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外贸出口稳步增长。全力做好招商局集团帮扶事项的对接保障,强化港口物流、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对接,共创互利共赢良好局面。深化与井冈山大学的校地合作,加快在教育医疗、人才引进、重点实验室等方面合作步伐,趟出一条新的校地合作道路。
(四)聚焦绿色转型,在融入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彰显新担当
持续加强污染防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深入开展“四尘三烟三气”治理等攻坚行动,完善应急管控天气响应机制,确保空气质量稳中向好。重点推进12.6公里青原区赣江段治理工程、孤江青原段水体保护提升治理工程,启动实施张家渡堤涝区治理项目;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力度,加快推进自动监测站建设,确保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深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切实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实施富滩镇棠溪村废弃矿区边坡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修复废弃矿山、裸露山体1100亩;深化河湖长制,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持续加大水生态保护力度,全面完成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建设。积极探索“补植复绿”生态修复工作机制,实施“林长+检察长+生态修复基地”管理模式,保护天然林42万亩、商品林停伐面积3000亩,巩固退耕还林1.52万亩;强化松材线虫病防控,做到系统治理、闭环处置。
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充分发挥青原绿色生态优势,积极探索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快速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持续深化GEP核算试点,探索推进核算成果纳入考核、规划等领域。着力打通“两山”转换通道,加快启动风光储一体化富滩风电场项目建设,全力推动青原低碳科技产业、东井冈低碳技术研究院等项目落地,力争培育省级乃至国家级低碳研究实验室。依托吉安市组建的矿业公司对区内卤水锂矿等矿产资源进行前期勘探工作,逐步构建矿资源开采、产品加工、销售服务、资源回收的绿色产业链,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胜势。发挥节约型机关和公共机构的示范作用,倡导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
(五)聚焦城市品质,在建设宜居城市上呈现新风貌
大力推进城北新区建设。全面完成河东街道庄塘江下村及新生庙上、曾家等4.2万平方米房屋征拆,加快推进梅林、木山、城北内涝区安置房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2695套。完成新能源汽车市场、梅林工业园退企还城等地块出让,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3%以上。稳步推进青原大道拓宽、高新路、工业北路等道路建设,持续畅通片区路网。高质量完成滨江大道30米绿化带和滨江生态体育公园建设,为打造最美赣江风光带增姿添彩。
深入推动城市品质再提升。实施中心城区微更新三年行动,更新老化燃气管道、布局建设充电桩,补建配建消火栓80个以上,改造提升背街小巷6条。高品质完成和济春天、安居小区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对豪德B区等零星闲置地块实施微更新,新增停车位600个以上,推动城市存量空间活化与利用。强化中心城区应急水源地(螺滩水库)系统保护,扎实推进中心城区雨污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实施行政中心周边雨污水管网改造,配合完成梅林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
着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好新一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冲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加强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关键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完成城区路灯改造完善、旅游大道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整治道路易涝点、交叉口等安全隐患,持续推进中心城区公园、游园、绿地彩化提升,稳步推进城区20个开放式居民区(城中村)围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推广社区红色物业管理小区模式,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
(六)聚焦农业农村,在促进乡村振兴上开拓新局面
做强农业产业。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完成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31.5万亩以上,力争年生猪出栏量突破9万头,新增城郊蔬菜面积1000亩、六大富民产业面积1.5万亩。深入实施龙头企业梯次培育,加快推进湖羊数字化养殖项目、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积极融入“井冈山”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建成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持续强化农业产业带动效益,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双增收”。
建设宜居乡村。围绕“四建三治一管护”,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成7个市级乡村振兴点、59个村庄整治点建设,创建省级美丽宜居乡镇1个、美丽宜居村庄8个、美丽宜居庭院1380个。不断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治理模式,保质保量完成5000座以上户厕改造,加快推进“两水共治”,确保城乡集中供水率达90%以上,圩镇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深入实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强化农民建房管控,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全力塑造独具特色的青原乡村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