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专项行动,打响“赣快办”“高兴办”营商环境品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深化政务服务数字化、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对标升级“赣服通”赣县分厅,上线“一事通办”服务事项100件以上,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可办、高频事项全部掌上可办,力争“一网通办”率达85%以上,推进“无实体印章”“无纸质证明”城市改革。加强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深化“双随机、一公开[22]”监管,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四大专项治理,规范涉企中介服务,持续开展政务服务系统窗口作风整顿。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促进城乡土地要素流通。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优化国有企业组织架构、市场化经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效率。大力攻坚民生保障制度改革,健全保障“就业岗位”、“养老点位”、“医疗床位”等机制,推行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强校带弱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推进赣州高新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和国家级开发区放权赋能改革创新,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掀起招大引强热潮。坚持合作共赢思维,以市场换项目、以资源换项目、以股权换项目,主攻四大产业链、永磁电机行业头部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组建20个专业招商队,大力开展专业化招商、以商招商、社会化招商,依托战兴基金等基金加大资本招商力度,办好“三请三回[23]”“三企入赣[24]”等重大招商活动,力争全年签约引进项目80个以上,签约资金500亿元以上,其中百亿元项目2个,“5020”项目[25]10个、亿元以上项目40个,重点推进中车永济、寒锐钴业二期等项目签约落地。主动融入构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持续深化与深圳高新区合作,支持澳丽尔等外向型企业扩规增资,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个、有出口实绩的生产型出口企业2家以上,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拓展高质量发展阵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五大振兴”,争当新时代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排头兵。
强基固本保稳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完善住房、饮水等问题动态清零机制,确保帮扶政策应享尽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粮食质量风险防控,完成4.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5个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建设,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3.68亿斤以上、完成冬种油菜3.01万亩以上。大力实施土地开发,确保新增耕地1000亩;全力推进“旱改水”工作,确保新增水田2000亩。大力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城乡公益性公墓区、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22个民生保障项目,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农旅融合促发展。围绕“一圈五环”交通主干网络布局乡村旅游线路,持续提升田心—东田线、湖塘—黄屋线、横溪—梅街线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完成大田“金沙湾”、夏潭“五洲风情谷”农旅综合体等21个农旅融合及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打造“星级村庄”10个以上,形成多条环赣州农旅融合、人气旺盛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推出“魅力乡村”系列活动,举办4场以上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客家乡村文化旅游节。推进蔬菜、油茶、烟叶、脐橙、畜禽等产业提质、扩面、增效,大力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做好精深加工文章,推动三溪湖羊、阳埠腐竹、沙地板鸭等特色农产品“预制菜化”。推动数字乡村融合发展,推进麂山、桃江富硒产业园及现代农业科技孵化园建设,建成“赣惠农”智慧乡村云平台、数字育秧一体化、高标农田“田管家”、农产品销售智慧链等12个数字乡村项目。
优化治理提效能。着力建设更美丽的乡村,完成145个新农村点建设,启动储潭、沙地示范镇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广运用“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选取五云、长洛、江口三个圩镇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加强村庄规划和农村建房管控,启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宅基地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和交易系统开发,打造建、管合一的智慧宅改体系。完善乡村智慧治理体系,积极开展“红满赣县”等文明实践活动,破除大操大办、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快提升林业防灾减灾能力,重点加强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隔离带建设,完成电力通讯廊道清理,筑牢森林防灭火安全屏障。
(五)推进城市能级跃升,建强高质量发展载体。积极融入五区一体化,补齐发展短板,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打造“魅力新城”。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加速推进城区发展,促进设施功能合理布局,实现“三大组团”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做优“茅店组团”,加快启动滨贡路市政工程建设,推进华能大道市政工程竣工,完善《茅店产城融合带城市设计》编制,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做美“梅林组团”,完善医疗服务、教育布局,打造繁荣宜居“东部新城”。做精“储潭组团”,加快储山路北延开工,启动《储潭组团城市设计》编制,推进稀金科创城市民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支持科研创新、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发展,加速建成生态科技城。
推动城市品质升级。推进赣南大道三标快速路、五云疏港公路、汶潭大道、汶潭大桥建设,实现五区之间快连快通。加强城市风貌管控,融入客家元素,加快赣县东高速出入口提升改造,展现发展新面貌。深化城市更新,完成1391户棚户区改造,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完成地下综合管线普查和城市三维建模,建成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242套、公租房420套,完成人才住房分配171套,新增停车位300个、厕位200个。优化社区管理,推动剩余5个新增社区挂牌运行,鼓励无物业小区实行自主管理,全面提升治理水平。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推动园林示范路建设,打造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赣县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