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紧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这条主线,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以“五大”活动为抓手,纵深推进“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加快打造“科创高地、千亿园区、魅力新城、客家摇篮”,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县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增长8.5%以上,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稳中有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着重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狠抓工业倍增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推动全区工业营收达到550亿元、力争突破600亿元,“中国稀金谷”产业城实力迈上新台阶。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围绕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钨精深加工及应用、锂电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四条产业链,提升全产业链整体效益,力争首位产业营收突破400亿元。加快永磁电机产业园建设,积极打造永磁电机公共检测平台,推动宁波菲仕等行业龙头企业落地开工,力争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链营收突破160亿元。推进江钨产业园等项目早日达产达标,海龙钨钼等项目增资扩产,力争钨精深加工及应用产业链营收突破45亿元。大力推进腾远钴业、寒锐钴业、吉锐新能源等重点企业释产能、扩市场,力争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营收突破170亿元。着力培育欧博空调、汉驱智能等企业成为行业龙头,力争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营收突破25亿元。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推动中国稀土集团“520”稀金谷产业中心建成运营,形成以“稀金”大数据为核心要素的综合应用平台。
推进企业培育壮大。全年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8个,完成年度投资167.9亿元。开展“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行动,压缩项目开工、投产时间,重点推进江丰电子、恒创睿能等重点项目开工,加快腾驰新能源、现代壹点等项目建设,推进德鑫高新材料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确保年底项目竣工率35%以上。实施企业梯次培育,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新培育营收超50亿元企业3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12家以上。加快吉锐新能源上市培育,力争2024年实现上市。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一区三园”改革,力争“一区三园”营收突破1600亿元,赣州高新区进入全省开发区15强、全国高新区百强。推进调区扩区,确保新增工业用地3000亩以上。加快化工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化工园区申报验收。推进钨硬质合金产业园开工建设。积极争取设立稀土新材料产业引导基金,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加快推进茅店组团产城融合建设,持续提升园区“九通一平[18]”水平,优化园区服务配套及商圈布局。
(二)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聚力打造区域科创高地,“中国稀金谷”稀金科创城引爆力进一步迸发。
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力争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保持4.5%以上。全力服务“两院四中心”发展建设,积极争取组建稀土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国创中心功能布局,推动国检中心整体搬迁,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支持企业布局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全年力争获批组建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新型研发机构5家以上。持续做大中科融合壹号创投基金、“科贷通”等科技金融产品规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新培育认定独角兽和瞪羚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家、小巨人企业1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探索科技计划项目“包干制”,力争实施“揭榜挂帅[19]”项目2个。建立与“两院四中心”常态化科研交流机制,积极申办稀土领域技术创新国家级挑战赛,支持区内企业建设“科创飞地[20]”,力争新落地转化科技成果5项以上。加快中科轩达、中科鸿虔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中科融合创新产业园和中科育成中心项目建设,打造院士科研成果转化示范园。
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通过“科创飞地”柔性引进模式,鼓励企业研发“飞地”发展,促进资源共享、项目共建,形成“引才在飞地、用才在赣县”的人才新布局。探索实施“人才驿站+[21]”工程,建好线上线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组建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创优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才政策15条,推动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挥“两院四中心”平台集群作用,大力引进、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力争引进培养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4个以上、各领域高层次人才30名以上、市“苏区之光”人才计划3人。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