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庐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1日)

  聚力科技赋能发展。实施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服务行动,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0家,建设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家以上。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提高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科技创新指数排名在全省实现进位。鼓励引导规上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深化产学研合作,常态化开展“双需”对接,举办“高企进高校”,完成产学研合作备案数不少于140个。鼓励支持企业借智发展,联合高等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60项。推动辰航俞书宏院士工作站、大地熊稀土永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的科研成果在庐转化,全年实现成果就地转化不少于50项,完成“三新”应用场景不少于5项,全县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亿元。

  (四)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加强耕地保护,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严控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非农化”,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97万亩以上、产量75万吨以上。利用引江济淮弃土区土地资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稳定全县蔬菜面积30万亩、总产55万吨。新增稻渔(虾)综合种养基地3万亩、油菜3万亩。加强产业招商,推动生猪规模养殖、屠宰、深加工全产业链建设,全年生猪饲养量稳定在20万头。强化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8万亩,持续开展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培育农产品品牌,新增农业企业品牌1个、产品品牌2个,做强庐江大米、放马滩龙虾、紫荆韭菜等农产品公共品牌,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个。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支持益海嘉里、海神黄酒、新明粮油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5亿元。

  推进“两强一增”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农高区,在全省率先建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共同富裕试验区、稻作农业高效发展领航区。深入开展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活动,强化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发挥产业联盟服务指导作用,解决我县“510”产业发展瓶颈难题。推动“四新”成果转化应用15项,选派200名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新增县级工作站6家,市级以上工作站2家。着力推动种业基地建设,加强与丰乐种业、荃银高科等企业合作,建设稻麦种业基地5000亩,创建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25个。探索整村连片推进“小田变大田”整治试点,新增宜机化面积2.5万亩。建设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和稻麦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1个,力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90%。推进农业“标准地”、农业“大托管”等涉农改革,建设粮食、设施蔬菜等农业标准地1万亩。扎实推进“121”计划,组织农村劳力就地就业,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优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开展“四带一自”产业帮扶,加大财政衔接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产业项目资金占比不低于60%。加强扶贫资产管护,规范资产收益分配。大力推广专业技术合作社,培养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能共富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巩固“三变”改革成果,不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数占比达到80%,其中100万元以上50个,村均经营性收入达80万元。深入开展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五)以扩大需求为导向,推动三产服务优质高效

  着力发展全域旅游。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庐江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开展“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创建。围绕“三山一湖、三寨一海”文旅资源,重点推进牛王寨、十里长冲等十大景区建设,推进庐南川藏线致富路建设,争创“安徽省乡村旅游风景道”,加快矾矿文旅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开放大汉塘景区。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支持汤池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冶父山景区争创5A级,阳家墩景区争创4A级,岱鳌山景区争创3A级。打造庐江特色民宿系列品牌,新建矾山虎洞、柯坦苗圃等5个民宿,建成开放南山云起、花间堂等民宿不少于15个。出台“民宿+特色种养”扶持政策,鼓励民宿带动农产品销售。聚焦乡村运营和“农舍总部经济”,加快闲置农房收储和改造,打造白湖六岗、金牛山南、龙桥安定等一批乡村运营示范村,实现“千家农舍总部”入驻我县美丽乡村。全面打响“这么近、那么美—乡村旅游到庐江”品牌,加大面向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合肥主客源平台的宣传推介,继续举办汤池温泉养生节、庐江白云春毫茶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塑造庐江旅游形象。加快发展旅游经济,推进田园综合体、游乐园、夜经济等休闲业态发展,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

  着力促进三产消费。启动合庐万达商圈规划,支持安德利、水西门、方圆荟等商贸集聚区发展夜经济。支持鼓励扩大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举办多场次促消费活动。鼓励体验型消费产业发展,升级传统消费理念。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支持传统商贸企业利用“直播电商”平台转型升级,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展特色产品网上营销。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支持邮政快递企业等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农村电商村级站点134个,合理规划商品的集散中心、综合物流园区及航运码头等建设,配套完善农村电商线上线下体验馆、电商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打造现代物流体系。培育外贸新业态,引导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开拓国际市场。统筹做好金融、信息和通讯服务、交通运输等工作。

  (六)以保护治理为引领,推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60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