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委、潍坊市委部署要求,聚焦市委“一一五四一”工作思路和“751”工作目标,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开创安丘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综合考虑,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一)锚定第一方阵,全力以赴扩投资、促消费,稳固进位赶超的增长态势。聚焦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多点发力、深挖潜力,拼出经济增长新速度,争当潍坊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在精准招引上拼实绩。开展新经济新产业“双招双引”突破年,围绕主导产业优势细分领域及强链补链关键环节,绘制产业地图和招引图谱,精准引进行业头部型、创新引领型、未来潜力型项目,年内签约百亿级、500强项目10个以上,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健全“六个一”平台招引机制,探索开展基金招商、资本招商,设立驻深圳、苏州招商办,点对点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优质产业转移。突出亩均税收、科技含量、投资强度等关键指标,完善项目质量评审、重大违约退出机制,通过“有条件承诺,按节点兑现”,确保项目的含金量和履约率。
在项目攻坚上抢速度。加快推进总投资937亿元的163个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45亿元。紧盯项目开工、投产两个关键环节,落实领导包靠、集中开工、专班推进、亮屏督导等推进机制,力促怡力(歌尔)智能硬件制造产业园等64个项目尽快开工、金鸿特种防弹新材料等40个项目竣工投产。紧盯上级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精准谋划包装项目,确保20个项目进入省级重点项目盘子。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年内完成产业项目用地报批2000亩,盘活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用地2100亩以上,做到“土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
在企业培育上强服务。深入实施企业倍增行动,支持骨干企业坚守实业、深耕主业,加快成长为掌握行业话语权的链主企业;引导高成长性企业专注细分市场,走好“专精特新”发展路子,年内产值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20家。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施博阳机械研发试制数字化车间等重点技改项目50个以上,培育一批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高质量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快“个转企”“小升规”,新增“四上”企业80家以上。精准落实国家、省、市一揽子惠企政策,推深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保障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各位代表,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是全市发展当之无愧的骨干力量,更是安丘这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创造一切条件为企业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无需不扰”,旗帜鲜明支持老一代企业家二次创业、中青年企业家脱颖而出,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在消费升级上挖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打好政策“组合拳”,办好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活动,进一步激活商贸流通、住宿餐饮消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开展电商消费升级赋能行动,完善市镇村三级电商服务和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培育“抖音小镇”“电商云仓”等新业态,打造一批优秀电商直播基地,力争全年电商交易额突破550亿元。
(二)聚焦产业更新,坚定不移优存量、扩增量,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找准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和自身定位,以新经济新产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质态、延展韧性,打造具有鲜明安丘标识的硬核经济引擎。
强链建群,更大力度决战工业。工业是安丘实现强势崛起、冲刺第一方阵的关键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必须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以“一区四园”为主阵地,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培强壮大新的经济增长极。以“产业抓延链、产品上高端”为方向,狠抓传统产业迭代升级。食品加工,紧盯日韩重点市场,加快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苏陀科技纤维状替代肉产业化等项目建设,支持中粮面业、源清田食品、鲁丰集团等企业研发生产中高端预制食品,柠檬生化、日世食品等精深加工企业做大规模、延伸链条,打造全国领先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装备制造,抓好精华制造产业园、拉普达高端智能挖掘机等重点项目,支持埃尔派粉体科技等企业加快向新能源装备、整机装备、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转型,年内产值增长10%以上。以“头部企业引领、沿链聚合发展”为方向,狠抓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电子信息,突出抓好怡力(歌尔)智能硬件制造产业园及配套产业园建设,以歌尔集团为龙头,开展强链延链补链,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构建“龙头带动、配套跟进、全产业链发展”的产业生态。节能环保,抓好国合未来绿色产业集群总部建设,加快引进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等头部企业,支持蓝想环境科技、盛宝传热科技等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全国知名的节能环保产业新高地。以“产业领军、行业拔尖”为方向,狠抓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依托金鸿新材料、海龙博莱特等企业,积极拓展碳基材料、车用新材料、先进储能材料等领域。聚焦元宇宙、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领域,研究制定发展计划,精准导入高端领军团队和高成长性企业,全力抢占新赛道、锻造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