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加大农民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250人以上、农民工技能培训1200人次以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省级农村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县建设,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提高乡村振兴公司运营能力,创新资源开发、资产盘活、资本运营等发展模式,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新增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5个。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增长8%以上。
(五)聚力提品增质,城乡面貌再改善
围绕补短板、强功能、塑品质、提能级,深入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最美丽乡村”,以更美手笔提升城乡颜值、更高品质雕琢城市名片。
打赢文明创建“决胜战”。坚持创建常态化、制度化,以提升人的素质为核心,突出群众创建主体作用,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决战决胜、首创首成。按照“席地而坐”标准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新建“徽客厅”2处、口袋公园1个、街角空间1个,升级改造横江健康主题公园,建设2条平面整洁、立面清爽、空间美观的城市管理示范街,让推窗见景、开门见绿成为休宁靓丽的风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渣土运输、电动三轮车等综合整治,着力办好交通设施优化、餐饮油烟治理、城市景观提升等创建实事,统筹抓好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整治。规范物业管理,探索建立无物业小区管理长效机制。深化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各级各类好人评选,发挥模范人物引领示范作用。合理规划全民健身、文化教育、绿色出行等资源,打造“10分钟”幸福生活圈,彰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魅力。
谱写城市建设“协奏曲”。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深做实“四城”联动发展,加速县城扩容提质。加快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形成规划“一张图”。高标准实施横江“一江两岸”保护利用,启动“三馆一中心”建设,完成县委党校整体搬迁。开工文昌中路,竣工横江路、五城路、文昌西路,完成万全河、三板桥河、县前河治理,启动石人前大桥、文昌西桥建设。筑牢城市“生命线”,开工天然气徽州区至休宁长输管道项目,基本建成城南排涝提升泵站,完成学府路、率水东路雨污管网改造。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县委党校地块开发,加快泰柯、桥西、老茶树良种场地块征收利用,改造老旧小区3个,完成棚改93户,建成安置区2个。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依法有序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描绘集镇发展“新画卷”。坚持规模适度、突出特色、强化功能,分类引导片区发展。支持海阳镇、万安镇围绕项目落地、城市建设,快节奏推进征地拆迁,优化发展环境,当好乡镇发展排头兵、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齐云山片区利用名山名镇效应,发挥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做强康养旅游、精品民宿等优势产业,打造休闲康养业态集聚区。溪口片区依托昌辉汽配、月潭湖旅游、泉水鱼产业,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东临溪片区主动承接市区辐射,完善功能配套,积极融入黄山学院科创走廊,打造省界市郊宜居宜业宜游目的地。五城片区深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打造黄山市南部商贸重地、文旅融合示范区。流口片区立足源头生态优势,拓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打造乡村“五大振兴”示范区。
(六)聚力改革创新,发展动能再增强
坚持改革赋能、开放合作,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经济发展充满生机。
高层次深化改革。巩固事业单位改革成果,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财政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数字化改革,建设“数字休宁”综合管理平台,推进文化教育、生态环保、数字乡村、社会治理等专题应用。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围绕打造“全市县域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示范公司”目标,完善城投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板块业务清晰、集团化运营成型,资产规模超200亿元。提炼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典型案例,力争获得省级督查激励事项2项以上。
高水平扩大开放。服务昌景黄高铁建成通车,启动环城北路建设,紧密配合屯溪国际机场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构建东西相接、南北贯通、内联外畅的开放大通道。深度参与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线、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共建浙皖闽赣(衢黄南饶)联盟花园旅游区。推动对外贸易大发展,支持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新增外贸进出口备案企业1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增长11%、15%。
高标准做优环境。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实施营商环境指标领域提升行动,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企业降本减负,落实减税降费让利各项惠企政策,推动更多政策“免申即享”。加快“智慧园区”建设,设立企业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深入实施驻企服务,建立政府与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常态化沟通机制,打造“面对面、宁距离”品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市场主体不断新增、多增。
(七)聚力绿色发展,特色优势再彰显
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蓝天白云常现,一江清水长流,满目青翠长存。
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坚决抓好“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五控”措施,大力开展道路运输、建筑工地扬尘等专项整治,严禁秸秆焚烧,持续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以上。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断面水质监测预警,确保P值稳定达标。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巩固农药集中配送成果,持续推进茶园、菊园绿色防控。继续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确保综合利用率达9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