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6日)

  (二)以大视野提升产业格局,厚植实体经济优势

  提升制造业硬实力。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联席会议会商制度,搭建产需对接平台,拓展“转型升级”新赛道、新领域;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个转企、小升规”,新增规上企业50家以上,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培育国家“小巨人”、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5家以上;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化改造25家、企业上云50家,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8%以上,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3家以上;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实行要素差异化配置,加强分层分类服务,倾斜扶持优秀企业,鼓励引导中间型企业,遵循市场规律淘汰落后企业。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以国轩、中建材、中核同源为龙头,加快推进国轩二期、厚鼎动力电池、太阳能新能源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打造百亿级、五十亿级、三十亿级产业各1个。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取得新突破,确保金田新材首发上市,顺驰电缆、金亿新材挂牌“新三板”,完成驭风风电股份制改造,培育上市后备企业10家以上。

  提升服务业竞争力。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增效,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县域商业体系网络,确保镇级商业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5%以上;重点打造龙池路、六尺巷片区等特色商业圈;改造提升菜市场4个,启动乌石路菜市场选址重建;打造地方特色徽菜品牌,推动大关水碗产业化;争创省放心消费示范县(市)。促进现代金融服务业提质,发挥普惠金融政策杠杆作用,新增信贷投放70亿元以上,不断提升存贷比;持续打造“基金丛林”,支持产业创新升级,新注册在桐基金2支以上。促进新业态服务业扩面,新增规上服务业30家以上,培育年网销额超千万元农村电商企业4家;开工建设鲟鱼渠首小镇、智慧物流产业园,谋划建设桐城货运码头及港口物流园,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提升载体平台集聚力。强化经开区发展能级,探索“两新一核”发展路径,加速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新能源现代产业体系,启动建设安庆桐城化工园区,建立医用同位素产业化基地,打造智慧园区一体化服务平台,力争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超50%;开工建设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双创产业园二期、曙光同力等项目,确保中鼎(桐城)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大鼎智能带式输送机、双新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等项目竣工;深入推进安徽自贸区安庆联动创新区桐城片区建设,加快启动院士科创园项目,完成汽车零部件区、绿色包装试验区、新材料产业区整体布局。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镇,支持范岗镇申报中国装饰辅材之都、大关镇创建省“智”盖特色小镇;推动新渡宜春工业园、双港软包装创新产业园开工建设,力争青草健康防护产业园建成使用。

  (三)以大气魄拓宽革新路径,增强内生发展动能

  高质量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栽树工程”,推动创新资源积聚,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完善揭榜挂帅、竞争赛马等机制,实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2个以上;培育高新企业50家、战新企业10家。深化政产学研融合,持续完善合工大(桐城)产业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平台功能,支持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2个。强化创新要素保障,加快完善政策配套,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提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推进经开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建设。

  高水平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效能;推动国有企业由融资担保到“投、融、建、管、营”一体的市场化转型,发挥国有企业重点项目融资建设专班作用,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新增AA级主体信用评级国有企业1家,力争AA+主体信用评级取得新突破;加强与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力争实现融资30亿元以上。实施零基预算管理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构建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安排机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全面推进经开区“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强化第三轮人事制度改革结果运用,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深化范岗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赋权事项。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一体化产业体系,主动承接合肥、配套合肥、服务合肥,与浙江新昌、合肥包河等地开展实质性共建,实现跨区域合作共赢;促进跨境贸易发展,推进公用型保税仓库项目建设,扩大外贸出口和外资引进,实现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额均增长20%以上。

  高标准创优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综合窗口制度,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实现服务对象随时办、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在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服务提质等方面打造全省标杆案例,力争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前列。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进一步减轻企业用电、用气、用地、物流等生产要素成本,压缩行政审批、社会保险等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办理留抵退税,精准高效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完善企业和重点项目联系包保机制,常态化举办“与企桐行”早餐会、夜话会;全方位收集企业诉求,加大办理和回访力度,实现解决“一个诉求”推动解决“一类问题”。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四)以大格局丰富城市内涵,擦亮金字招牌底色

  坚持精心规划。全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形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张图;编制完成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片区控规、龙眠河“一河两岸”整治规划。启动合庐桐轻轨、S19淮桐高速、G206绕城段改建、牯牛背水库增效扩容等项目前期工作,谋划建设S231庐江至桐城段、龙眠山旅游观光廊道、环嬉子湖旅游道路,谋划升级改造S231白罗路、S337桐潜路、S237舒宿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34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