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6日)

  (二)聚焦扮靓“人文胜地”,高质量发展底色更重

  城市品质日趋精致。规划引领初见成效,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新增建设用地1.79万亩;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资源保护与利用等专项规划编制有序推进。通畅能力不断增强,引江济淮桐城段主体工程全面完工,抽水蓄能电站对外交通公路隧道全线贯通,德上高速孔城和吕亭出入口如期开通,德上高速桐城段、无岳高速改扩建段建成通车,和平东路及北环路上跨高速桥加快推进,望溪路、东环路及五岔路口提升改造工程接近尾声。龙河、城北变电站建成投运。城区污水治理有序实施,精心编制城区污水整治“一张图”,龙眠河水系治理顺利开展。文明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整治背街小巷2.8万平方米,拆除违建1.1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516套、老旧小区33个,新建公租房250套,打造文明示范小区50个;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位居第19名。我市入选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

  镇村面貌焕然一新。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投入衔接资金2.2亿元实施302个项目,“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推深做实,全方位监测模式落地见效,连续三年在省考核中获“好”等次。乡村建设逐步深入,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18个,改厕5000户,治理农村黑臭水体2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8%;提质建设“四好农村路”52.5公里,获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市)创建单位;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入选“中国好人”2人、安庆市文明家庭5户,举办首届“好婆媳”评选;获评省级卫生镇3个、卫生村(社区)27个。产业活力不断彰显,双新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主体工程封顶,新渡印花产业园一期投入使用,范岗绿色装饰小镇入选省微型产业集聚区试验名单,青草健康防护产业园获评省防护用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4.6%,PM2.5平均浓度位居全省第8名,菜子湖、孔城河国控断面水质均达Ⅲ类水标准;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验收销号,非法养殖珍珠问题整改稳步实施。引江济淮菜子湖影响处理、牯牛背水库灌区一期、龙眠河龙河段及花园段治理等工程顺利完工,大沙河治理、柏年河横河段防洪等工程有序推进,牯牛背水库获评省级幸福河湖,河(湖)长制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持续深化,人工造林4512亩,创成省级森林村庄6个,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嬉子湖湿地公园成功晋升“国家队”。

  民心实事落地见效。16项民生工程、10项暖民心行动有序推进,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5.4%;老年助餐、老有所学、放心家政、文明菜市、便民停车等公共服务不断升级,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78个、省级示范老年大学2所,新增家政从业人员970名,完成菜市场标准化改造6个,新建停车泊位671个。就业服务持续拓展,开展“2+N”招聘活动111场,建成“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13个,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248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5%以内;组建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人才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救助服务精准落实,发放各类救助救济资金1.43亿元,实现应助尽助、应保尽保;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1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50户;成功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71个,实现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平安防线全面筑牢。疫情形势总体平稳,面对3月、10月两起零星散发疫情,全市广大干群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以争分夺秒的速度、夜以继日的坚守,科学精准高效打赢疫情歼灭战,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金融风险化解有力,销结非法集资陈案4起,清收政府性担保机构不良资产1.32亿元,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获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在第四届新时代“枫桥经验”高端峰会上作经验交流;“雪亮+平安乡村”升级版建设成效明显;“八五”普法落实落细,杨安村通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核,7个村(社区)入选“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社会矛盾调解中心有效运行,调处成功率达98.4%;“3+X”信访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面深化平安桐城建设百日攻坚,消防、燃气、自建房、道路交通、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开展,全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社会事业稳步提升。教育资源扩容提质,完成桐城二中、实验小学西校区整体搬迁,组建青草初中,改扩建学校(园)11所,“托幼一体化”覆盖率超额完成任务;高规格举办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吴汝纶纪念馆、校史展览馆建成开馆,青年朱光潜塑像落成揭幕。医疗水平巩固提升,市医院成功晋升三级综合医院,完成中医院急救能力提升工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运营,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文旅体事业蓬勃发展,荣获中国“文学之乡”,挂牌全省首家县级文学艺术院,文化馆晋级“国家一级馆”;桐城派研究会圆满换届;原创黄梅戏《方以智》完成首演;裁襟励子、大关水碗制作技艺、三合龙舟会入选省级非遗名录;推出“桐城研学生态游”“寻味桐城二日游”线路,花间塘创成3A景区;4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完成编制,六尺巷片区恢复与修缮项目主体竣工,“得闲山庄”民宿即将运营,首个村级生态民宿“雾聚茶谷”建成营业;精心打造“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阅读圈”,新增健身场地33个、城市阅读空间2个。新一轮妇女儿童“两纲”完成编制。成立统计质量委员会,统计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气象、地震、保密、档案、邮政、通信、保险、图书发行、烟草管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动员、工会、共青团、科协、地方志、供销、老龄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聚焦落实“一改两为”,高质量发展本色更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34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