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即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引领、新模式探索、新材料应用。
15.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即农民居民中有劳动力的家庭每年至少有1名劳动力在本地务工,收入2万元以上,带动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万元。
16.“三大革命”——即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革命。
17.“三大行动”——即扎实推进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行动。
18.美丽乡村“五微”建设行动——即按照“推进在建、管好建成、培育续建”的思路,实行“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
19.“十查看十提升”——即亳州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具体要求,从生活垃圾治理、柴草垛堆放、旱厕治理、危房拆除、小广场建设、废旧建筑拆除、巷道建设、沟塘整治、公厕建设、庭院环境整治等十个方面规范行动。
20.“两中心,一连锁”——即建立以农村中心镇商贸中心、商品配送中心和中心村直营连锁店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
21.乡村旅游“双微”提升点——即结合乡村建设,通过文化传承、艺术融合、创意赋能,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实施“微创意、微改造”,促进“精提升”。
22.“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第一个“1”指中央和国家层面交办的问题,第二个“1”指省级层面交办的问题,“N”指市县开展“回头看”排查和持续滚动排查出的问题。
23.“一住两公”地块——即土地使用性质变更为住宅居住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4.零基预算——即所有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根据资金实际需求、项目轻重缓急、绩效评价情况等统筹核定。
25.科技企业“双倍增”——即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2021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
26.“2+N”——“2”,即“周三就业招聘”“周六人才对接”两大主题招聘活动。“周三就业招聘”,主要针对农民工、失业人员、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新生代劳动者等重点人群,提供人性化招聘服务。“周六人才对接”,主要针对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劳动者等各类人才,提供人才招聘精细化对接服务。“N”,即针对特殊群体和地方特色组织开展的N项招聘活动。
27.“四进一促”——即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村),促进就业。
28.城镇“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即以社区3公里范围内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主要解决社区内小微企业招工难、招工渠道不畅等问题,促进社区内因照顾家庭等原因难以外出就业的劳动者就近实现就业。
29.“五育并举”——即整体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五大行动”,进一步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30.“15分钟阅读圈”“15分钟健身圈”——即在城市社区,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范围内,有能够到达阅读空间并接受阅读服务和可供开展健步走、广场舞、球类运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
31.“两个责任”——即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
32.“好、快、高”——即工作成果和质量效益要好、工作节奏和发展速度要快、在全省和皖北位次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