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3日)

  四、坚持不懈优环境、提内涵,不断完善功能品质,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着力提升城市能级。科学谋划城市发展布局,推动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形成最终成果,启动全区详细规划编制,加快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强化重点区域规划研究,深化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核心区、商务区锡沪路北等重点片区城市设计。深入实施“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启动锡东大道快速化、锡虞路快速化等工程前期研究。协同推进地铁6号线、锡太高速、312国道快速化改造、新锡路北延、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锡沪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先导段、华夏路北延等道路工程,完成大成路快速化改造隧道主体工程,确保锡甘路大修、港羊路等9条道路年内完工,完成21条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圆满完成农路提档三年行动计划。开工建设区文化体育中心,加快商务区五星级酒店建设,推动中隆广场复建,加快东融中心建设,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致力城乡精细管理。对照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标准,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完成50个、11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20台。全力完成房屋征收200万平方米,全年实施166个项目,腾出土地7838亩。围绕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标杆区十大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环卫一体化改革,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9个,完成6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推进生活垃圾“四分类”建设,实现全域范围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打造“最干净厕所”,完成新改建公厕20座,公厕管理专职化保洁实现全覆盖。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推进各类公园、绿地建设,建成公园游园15个,新增绿道5公里、绿地50公顷,不断拓展公园服务功能。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持续提升区镇村三级农业园区发展质效,建成区农产品电商综合平台,争创全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强化耕地保护,高标准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吨粮田”,年内新增高标准农田5800亩以上,抓好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完成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主体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全面落实“六有”长效管护机制,深化“红黑榜”考核,确保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合格村比例保持在95%以上,创成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县。纵深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推进6个市级及以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启动35个规划发展村“美丽农居”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展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五、标本兼治抓整治、重保护,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着力推动美丽锡山精彩呈现

  更实举措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美丽锡山建设为牵引,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有计划分步骤稳妥推动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清洁低碳提升行动。依托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探索零碳示范单元建设,打造低碳产业集群、培育低碳创新科技。加快企业绿色化提升步伐,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以产业“含新增量”促进污染“排放减量”。持续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加大生态环保专项资金争取力度,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深度融合,为撬动“双碳”战略提供强力支撑。积极推进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引领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新模式、生活新时尚。

  更大力度提高环境整治效能。切实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有序做好省级环保督察迎检工作。“一河一策”深化打造“美丽河湖”,持续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加快东港、锡北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实施15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整治工程,确保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稳定达到100%、63条市考河道Ⅲ类水比例保持90%以上,全方位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严格大气污染防治,推进锡东环保能源公司升级改造,实现臭氧与PM2.5“双控双减”,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步上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落实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环卫综合作业中心二期和锡东垃圾中转站建设,加快打造“无废城市”。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推进商务区九里河以及宛山湖海绵低碳集中示范区建设,打造系统化全域海绵示范城市。

  更高标准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的编制报批,筑牢全域生态屏障。深化“林长制”“河长制”,完成新增、更新造林300亩以上,实施锡北运河流域综合整治,开展东青河、走马塘省级中小流域治理,推进嘉陵荡湿地保护修复,确保生态空间面积稳步增长。强化市场化思维,用好市场化手段,深化“绿岛”项目建设,大力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循环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发展,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生态环境治理的强大合力。

  六、倾心尽力办实事、惠民生,持续优化公共服务,着力推动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完善民生保障体系。落细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高效运用线上双选会平台和区人力资源市场,积极开展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工作,构建就业、人才、技能培训一体化工作格局,持续开展“红石榴”就业行动,促进各族群众高质量就业,鼓励勤劳致富,促进共同富裕。不断强化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完善落实低收入家庭救助帮扶政策,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努力实现主动发现、及时干预、精准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持续健全社会救助政策体系,提升残疾人关爱服务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水平,建成投用区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开工建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巩固发展新时代双拥工作,加强退役军人“一中心两站”规范化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做优公共法律服务,擦亮“法援惠民生”法律援助品牌。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持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织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防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2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