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战略。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集聚发展,围绕华为、百度、浪潮等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上下游生态合作伙伴,加快培育壮大芯片设计、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算法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提档升级,依托百度“双中心”、华为“三个创新中心”等数字开发平台,大力推进智慧物流、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创新突破,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打造加速全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引擎。
着力促进数字治理能力提升。全力打造“一网统管”标杆样板,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在解放路、解放东路和部分社区、公园等场所建设多功能智慧杆,构建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对标国内一流标准实施区城市运行综合指挥中心升级改造,丰富经济监测、城市管理、应急指挥、民生保障应用场景。扎实推进经济管理网格化,运用数字孪生、智能决策技术,全面梳理供应链、人才链、资源链、融资链,做实“米均效益”评价体系,为驻区企业、市场主体数字画像、靶向服务,促进区内企业合作共赢,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持续推进“异地通办”“跨省通办”,为企业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弥合数字鸿沟、推动数字惠民;做优“云帮办”服务品牌,将帮办代办工作重心从“线下窗口接待”过渡到“线上客服帮办”,实现政务服务“不打烊”,服务品质“不打折”。
(四)统筹改革创新和扩大对外开放,塑造强劲活跃发展氛围。聚焦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要素红利”“政策红利”逐渐让位于“创新红利”“制度红利”,让经济活力更加深厚、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创,以改革创新的姿态种好“国家试验田”。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外贸公共服务资源,帮扶中小企业拓展国际贸易业务,重点发展信息通信、知识产权、医疗教育、跨境金融等新兴服务贸易,打造国家级专业类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积极探索QFLP基金试点路径,创新外资引进模式,瞄准欧美、日韩等方向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大力开展项目对接,不断扩大招商版图;做大做强跨境电商产业规模,新落户业内知名企业不少于15家,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15%以上。深入落实“双碳”战略,先行先试绿色金融新模式,围绕提升全省碳资产和绿色资产价值开展首创性探索,积极申报气候投融资试点,吸引碳计量、碳交易等相关领域企业落户发展,加快建设全省绿色金融服务聚集区。全面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深化跨境投资、行业准入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纵深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聚焦金融赋能“双创”,鼓励驻区金融机构设立科创金融专营板块,发行以“双创”为特色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大力培育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全年R&D经费支出增长1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8家,联合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北京银行试点推广“高企贷”,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信用贷款。聚焦科技赋能金融,积极推进网络数据平台与实体经济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相结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切实降低金融机构运行风险和坏账率,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级数字创新科技园区,打造国内领先的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加大上市公司培育力度,新增后备上市企业2家,推动中创中间件主板上市,正中信息转板北交所科创板。全面推广“五位一体”科创金融新生态模式,提升济南科创金融大厦运营服务水平,引入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天使基金等金融服务机构,打造省内知名、全国有影响力的“海右”路演品牌,让金融“活水”更好润泽创新土壤,激活科技“第一生产力”。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扎实开展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强化金融支持,设立企业融资担保资金池,引导金融机构开展“银政保”业务,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索合伙人创业贷、投贷联动等新模式,全力支持创新创业。强化政策支持,持续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加强各类惠企政策宣传推介,深入推进“免审即享”,建立政策兑现跟踪落实机制。强化市场支持,在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领域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发挥中小企业发展联盟、金融企业联盟等平台作用,开展企业“牵手行动”,积极搭建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沟通桥梁。强化数据支持,用好市场主体大数据资源,加快推进“政银企”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强化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健全完善政企沟通联络机制,定期举办企业家圆桌会、恳谈会、创客茶吧等活动,邀请投资机构、优秀企业家参与创客大赛、项目路演,留住更多前景好、能落地的创业项目;发挥国有基金平台作用,强化与知名投资机构合作,支持初创企业发展壮大,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氛围,将历下打造成为民企投资首选区。
着力提升招商稳商质效。围绕产业升级需求、经济贡献需求、城市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优选项目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城市合伙人、专家智库等各类资源渠道引流作用,大力开展载体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机构招商、以商招商。建立投行思维,强化政策引导,列支产业扶持资金15亿元,围绕重点项目落地、行业龙头引进、新兴产业布局精准发力;再投入3亿元财政资金,做大政府引导基金规模,释放“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创新企业项目引进模式,科学把握资金投向,为产业发展投出未来。深度参与跨国公司高层对话会、进博会、儒商大会等大型活动,实施国际国内重点城市招商推介行动,扩大“投资历下”影响力。做好驻区省属企业服务保障,积极争取省内重大投资项目落地。牢固树立“不安商等于白招商”的理念,推进“招商服务年”成果制度化,做实做细常态化包联服务机制,推广“泉管家”服务模式,以“面对面”了解情况、“点对点”解答问题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发展能安心、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