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颍上最大的县情,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与发展预期相比,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未达预期,实体经济困难较多。二是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既面临拆迁安置、信访维稳、安置区建设等历史遗留问题,又面临生态环保、节能降碳、低效资产盘活等新挑战。三是与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相比,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依然艰巨。四是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少数干部攻坚克难的本领还不够强,真抓实干的作风还不够硬,营商环境中的顽瘴痼疾还未根除,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更好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
二、2023年目标任务和重点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在更高起点上明确目标和定位,在更大范围内凝聚共识和力量,在更深程度上统一意志和行动,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前,颍上正面临机遇叠加的有利趋势。随着统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重大战略叠加实施,颍上作为合肥都市圈与阜阳城市圈“双圈”联动发展的桥头堡,既拥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承担着当仁不让的发展重任。颍上正呈现厚积薄发的崛起态势。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我县人口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更加明显,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这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信心所在、底气所在。颍上正汇聚上下同心的昂扬气势。全县政治生态有效改善,干部群众精神饱满,人心思齐,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的士气更加高涨、氛围更加浓厚。只要我们把宏观的形势把握好,把叠加的机遇利用好,把独特的优势发挥好,就一定能够推动颍上实现大发展、大跨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坚持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重,坚持招大引强,全力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向稳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定不移实施高质量、可持续支撑的追赶型发展战略,坚持开放兴县、产业强县、创新活县、生态立县、和谐安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更多颍上力量。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粮食产量、能耗、碳排放、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以稳定增长为导向,奋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坚持思想向稳增长统一,政策向稳增长倾斜,投入向稳增长集聚,坚定不移巩固稳定向好态势,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全力以赴扩大投资。聚焦谋划精度。围绕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型金融工具、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投向领域,聚焦产学研、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基础设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应急防灾等方向,主动深入开展项目筛选论证和谋划工作,谋划31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71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50亿元,形成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机制。聚焦产业招引。围绕“3+2+1”现代产业体系,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商协会招商等方式,全力抓好央企、国企、国内500强、产业龙头、专精特新等目标企业的引进和嫁接落户,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5个,其中工业项目占80%以上。聚焦项目建设。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推进总投资60亿元的赛颍电池片、总投资56亿元的谢桥电厂、总投资18亿元的光电新材料产业园等75个项目开工建设,以优质项目落地提升发展稳定性。聚焦投资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要素匹配,抽调专人组建重点项目专班,全面加强一线工作力量。增强土地报批计划性,科学把控土地供应结构、节奏,供应土地6000亩以上。加强资金筹措,争取债券资金30亿元以上。
推进工业提质增效。增强发展效益。充分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和土地容积率指标倒逼作用,加强对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清理僵尸企业14家,盘活低效用地1000亩,供应标准地240亩,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提升发展质量。创新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鼓励企业零用地、微用地开展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生态化改造,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40个,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家。深入推进“13581”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3家、超亿元企业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扩大发展总量。深化产业链链长制,以规模化、高端化为方向,重点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推进虹宸电子新材料、金泰光液晶显示等31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促进消费稳定恢复。完善流通体系。开工建设S425颍河至六十铺段道路、S316颍东杨楼至薛桥段道路,加快建设杨湖-赛涧大桥、阜阳港南照综合码头、建材物流园、经开区公用码头及配套物流园,新建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4个,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城市配送、多式联运、智慧仓储,构建现代物流运输体系,打造省物流示范园区、省服务业聚集区。拓展贸易流通。加速与长三角地区商品双向流通,加快融入合肥都市圈、阜阳城市圈,培育地方特色消费,发展网红直播消费。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行动,推广“龙头企业+跨境电商+会展+外贸服务”模式,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5家,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5%。激发消费活力。深入推进“皖美消费·乐享颍上”行动,派发多轮消费券,举办多层次、多领域购物节,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加大优惠促进力度,提振消费信心、点燃消费热情、释放消费动力。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行动,打造15个乡镇商贸中心,创建省放心消费示范县。大力培育大型商贸企业,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5家,推进本地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农村消费梯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