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28日)

  三、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奋斗有我的责任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忠诚尽职,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奋勇争先,稳中求进、进中求好,扎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当前,境外疫情仍在蔓延,国内多地出现零星散发病例,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警觉、警惕,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四早”要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力保繁昌“干净无疫”,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改革创新,厚植区域竞争新优势

  用好改革“冲击钻”,下好创新先手棋,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

  打出“双招双引”更大攻势。完善区领导挂帅“双招双引”工作专班机制,制定头部企业、重点企业目录,发挥招商顾问作用,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70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深入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鼓励人才团队携成果来繁创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繁昌校区开工建设,全年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个、领军人才4名、高端人才40名,让更多人才成为繁昌的“建设合伙人”。

  大力培育创新矩阵。推行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产学研用金”深度合作模式,不断提升3D打印及智能装备、大健康等产业创新平台水平,把更多创新成果就地转化成生产力,新培育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家。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梯队培养机制,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

  深度融入长三角。积极对接沪苏浙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城区合作、园区共建,在深化区域合作中增强发展动能、拓展发展空间。深化与长三角区域名校互动交流,推动区级医院与上海中山医院等三甲医院合作。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实施X016平铺至峨桥段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长江南路至繁昌主城区快速化通道改造、G236阮弄口至铜陵界一级公路延伸工程,完成S11繁昌北出入口、戴店至峨桥界周边区域环境整治工程,提升对外形象美誉度。

  纵深推进重点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单一事项100%“最多跑一次”,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并联审批和不动产登记快速办理,进一步压缩服务时限。推进“安康码”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互联互通,融入省内跨区域“同城待遇”一卡通服务圈。加快个人全程网办事项复制推广,推动“零原件、不见面”。全面实行开发区“标准地”制度,开展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盘活批而未供低效土地1500亩。巩固质量强区创建成果,加快商标品牌建设,全年授权发明专利100件以上。扎实推进

  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注重补链强链,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加快构建企业+平台+人才+政策“四位一体”产业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提质扩量增效,推动更多领域由追赶并跑向领跑转变。

  打造新兴产业高地。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高标准建设春谷3D打印特色小镇,培育增材制造规上企业3家。加快推进泓慧飞轮储能制造基地、吉孚汽车自动变速箱生产基地等项目。深化无人驾驶技术场景应用,支持打造无人矿车和无人驾驶环卫车平台。做大做强省级健康食品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建设青梅健康小镇,打造长三角宠物用品产业基地,着力在健康食品、宠物用品、生物医药等细分行业,培育一批“单打冠军”“拳头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建设“零碳智慧产业园”创新产业基地。

  激发优势产业活力。聚焦冶金铸造、新型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绿色智造提升攻坚,推动绿色转型、延链提升、创新发展,完成技改项目90个、投资60亿元以上,新认定省“工业精品”、省级新产品5个。新增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4个。加快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区域品牌影响力。发挥繁昌铸造产业集聚优势,通过“腾笼换鸟”、产能置换等方式,打造省内具有影响力的新型铸造产业集聚基地。依托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业,芜湖海螺年产20万方装配式建筑等项目开工建设。

  推进“两业”深度融合。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标准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等4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新增限上商贸单位35家以上,总数达260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5G网络和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园争创省级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启动峨山物流产业园规划建设,加快推进荻港建材交易物流中心、建华集团现代物流产业园等项目。

  促进资源要素耦合。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推动更多资源要素互动耦合。常态化实施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探索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红黄绿”亮牌预警,打造项目推进扁平化快速响应机制,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30个。落实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深化“1%工作法”,推动工业企业利润率稳定增长。推进“亩均效益”评价,加大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和叠加运用。发挥基金引领撬动作用,推动政府母基金、产业基金和市场基金联动发展,力争基金规模达到20亿元。推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港股上市企业、创业板上市在审企业、北交所上市在审企业各1家。多领域开展银企对接,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完善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坚持为企业家站台、为企业发展站台,持续营造让企业家舒心、安心的营商环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26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