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南陵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28日)

  创新平台赋能成势。用平台思维、资本力量、市场逻辑做发展乘法,全面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国邮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十大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聚力打造行业创新策源地。与浙大、南邮、北邮等高校联合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中科微至机械创新研究院、紫云英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构建。芜职院智能物流产业学院挂牌,紫云英人力资源产业园投入运营,青弋江种业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设立。

  这是南陵城市面貌历史性巨变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切实树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坚持存量优化与增量提质并重,人民城市生态重塑、向美而行。

  城乡布局提质扩容。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认真落实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县城建成区面积增加6.5平方公里。建成“多规合一”平台,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和61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城乡规划建设布局更加合理。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累计投入超20亿元,完成全县2/3的国省道升级改造,芜黄高速、弋牧路、青弋江老桥正式通车,G318南青线升级改造一期工程加快推进,G205芜湖段成功创建省级文明示范路,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701公里,获评省级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外联内畅的交通路网加快织密。总投资32.5亿元的水利水毁修复与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三年行动基本完成,麒麟水厂实现供水,有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天然气江南联络线分输站、220千伏后港智能变电站投入运行,青弋江分洪道、幸福闸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顺利建成,城南客运中心、春谷农贸市场、全民健身中心等相继投入使用,城市能级有效提升。

  城市品位内外兼修。深入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和“十大惠民行动”,“联点共建”活动延展推进,创城成果持续巩固,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第五届文明城市称号。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棚户区改造1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86个,实现25个地块征迁攻坚清零。漳河景观带核心区、城东滨河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建成开放,推窗见景、开门见绿的公园城市画卷徐徐展开。

  这是南陵“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精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重从输血式扶持向造血式发展转变,农业农村建设在希望的田野上蹄疾步稳、风帆正劲。

  决胜精准脱贫攻坚战。累计投入3.21亿元,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73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6487人实现稳定脱贫。连续四年在省级脱贫攻坚考评中取得“好”等次。对标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省市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突出抓好“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全覆盖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坚持“四个不摘”,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安排专项资金1.02亿元,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定14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建立网格化动态监测机制防止返贫致贫。

  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坚持“一镇一业”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着力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南陵大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食用菌、蓝莓、凤丹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弋江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许镇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和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建立县、镇、村三级“田长制”管理体系,建成高标准农田4.1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1万亩,年均粮食播种面积83万亩以上,产量36万吨,粮食安全保障有力。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7家、家庭农场1764家、农民合作社594家、新型职业农民4612名。

  焕发乡村振兴新风貌。聚焦“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完成改厕4.36万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完成5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1个、重点示范村9个,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深度激发农村要素活力,全面推广“农权贷”“劝耕贷”,建立“三变”改革动态项目库,清查核实集体农用地96.4万亩,村集体资产总额4.47亿元,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32个,10万元以下薄弱村全部清零。建成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农民普法馆,三里镇澄桥村、籍山镇三连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这是南陵生态环境持续性好转的五年。五年来,我们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技量”不断提升,生态立县共识渐成主流、深入人心。

  蓝天保卫战成效突出。坚持“五控”治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推进主城区高污染、高排放工业企业淘汰、搬迁与改造,整治“散乱污”企业367家,PM2.5平均浓度28.2μg/m³、空气质量优良率87.3%,稳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

  碧水保卫战纵深推进。创新开展“清三河、治六水”专项整治行动,健全“五长合一”管控机制,实现水质、水量、水位“三水联动”。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加快建设,市桥河黑臭水体治理通过省级验收销号,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项目全部建成。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信息排查,全面完成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立、治”工作。

  净土保卫战进展顺利。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建立尾矿库信息化监测系统,完成11座尾矿库环境污染治理、3处关闭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国土绿化行动、“百村千树”工程,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实现植树造林6.9万亩,新增城镇绿地18.1公顷、绿道35公里,森林覆盖率达33.5%,获评省级森林城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25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