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结构调整,产业质态呈现转型升级、多元支撑新态势
工业经济提档增速。力促企业升级。出台工业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新增规上企业53家。完成技改投资37亿元,增长27.5%。全柴集团产值首破50亿元,荣膺“安徽省制造业百强企业”。海螺集团5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总投资达33.5亿元。亚士创能产值突破20亿元。创维空调项目建成投产,二期彩电项目开工建设。力促产业集聚。建立五大产业链“链长制”,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05亿元、增长20.5%。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电子新材料、智能家电四大产业实现产值238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78%。入选全国电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战新产业实现产值135亿元、增长43.5%。新增建筑业一级资质企业5家,资质建筑业企业发展到56家,实现产值73.5亿元、增长30%。力促环境优化。积极创建“全舒心”营商环境,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600余个,落实减税降费2.58亿元,发放奖补资金1.34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232个。
现代农业提产增量。粮食总产43万吨,实现“十八连丰”。聚焦产业培特色。小龙虾实现产值18亿元,获批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碧根果产量超千吨、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被认定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连续举办三届中国碧根果采摘节。聚焦融合育主体。新发展家庭农场182家、专业合作社25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新认证“三品一标”1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6家,实现产值29亿元。聚焦基础强配套。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荒草二、三圩进退洪闸竣工交付,黄栗树水库、马厂水库完成除险加固,滁河防洪治理新增项目开工建设。改造农村电网173.6公里,220KV儒林变电站开工建设。打造“四好农村路”252公里,山湖大道获评“全国美丽乡村路”“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
第三产业提质增效。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12%。聚力全域旅游。“文旅投”挂牌成立。51公里椒岭风景线新晋网红“打卡地”,配合承办全省自驾游大会。吴敬梓纪念馆二期主体完工、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太平古城一期即将运营,江海颐和田园、朴和文旅度假区等加快推进。借力线上线下。新增外贸实绩企业17家,实现进出口3.5亿美元、增长38.7%。被认定为全省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示范县。发力金融资本。与省担保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新组建产业基金2支、总数达5支,总规模达12亿元。直接融资17.5亿元、居全市第一。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300亿元,分别增长9.6%、19.5%。
(二)坚持一体发展,区域协同呈现互联互通、内外联动新格局
招大引强成果丰硕。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探索“四个政策+”招商模式,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总投资201亿元、年产48GWh锂电池的力神新能源产业基地成功落户,创造了全椒招商史上单体工业项目投资体量之最,实现了多年的百亿项目梦。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5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新投产分别达49个、36个,分别增长8.9%、24.1%,项目转化率67.8%、居全市第一。全市4月份、9月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我县举办。
区域合作日趋多元。完成全县产城融合集聚区总规编制。成立长三角名医工作室5个。设立长三角政务窗口8个,31项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综合交通加速构建,滁州大道、江北大道、S210、S324等骨干路网全线通车,明巢高速加快建设,全椒至禄口高速被纳入南京都市圈环线规划。东互通、襄河口大桥、客运交通枢纽等关键节点建成运行,全椒互通、章辉互通、大墅高铁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平台载体支撑有力。县经开区完成基础投入5.6亿元,标准化厂房一期交付使用、二期加快建设,经三路、纬三路延伸段建成通车;开展“五问”行动,盘活低效用地1920亩,开发区综合评价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获批全省承接印刷产业转移示范区。大墅产业新城框架全面拉开、建设提速,规上企业发展到11家,第八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大墅设立分会场。
(三)坚持全域提升,城乡面貌呈现宜居宜业、精致秀美新形象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实施城建重点项目59个,完成投资48亿元。“一场一馆”等18个项目竣工交付,南屏路、新华路等12条道路完成改造。建成“口袋公园”2个,新建提升绿地49.6万平方米。47.7万平方米安置房建成交付,3335户群众喜迁新居。完成7个老旧小区、6000平方米后街巷道改造,改造棚户区2万平方米。深入开展文明创建专项行动,大力推广网格化治理模式,“社区+业委会+物业+包保单位”共同参与小区管理,砂石经营市场建成运营,南屏农贸市场完成改造,创成“文明示范路”7条,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开展“四大行动”“百日攻坚”,脱贫户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5290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29元。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示范点52个,改造危房50户,改厕110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广平等9个中心村全面建成,东张中心村正在加快建设。推深做实“村企联建”,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4个村超100万元。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扎实做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空气质量稳中趋好,PM2.5平均浓度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提升到83.6%。高标准完成小杨石凹等8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马塘湖采矿权成功出让。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小湖圩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古襄河截污纳管基本完成,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扎实开展“清河清湖”专项行动,纵深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有序推进增绿增效,新造林1.1万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5个,全省首个国储林基地在我县启动实施,林长制改革获省政府表彰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