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抓好环境保护。完善三级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5%以上。推进新老城区商住小区截污纳管,完成北淝河下段水环境专项整治,实现县级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全覆盖。启动虹桥化工污染地块修复治理,推进资源再生利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8%以上。进一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光大工业固废处理、生活垃圾发电二期项目。净增林地6000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8个,森林覆盖率达21%以上。
(四)聚焦“先手棋”,全方位激发内生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老旧国企、集体企业改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深化财税金融制度改革,不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组织实施程序。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开展“田长制”改革,加快形成保护有力、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耕地保护新格局。持续推进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河(湖)长制等专项监督机制,统筹实施文化体制、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谋划设立战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县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规上企业研发投入2.5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培育入库1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个,创建市“产业创新团队”2个以上。加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实施“创业江淮”行动,开展创业培训300人次,培育省级以上创业创新孵化载体2个。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健全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领导牵头、专人包保、常态联系、定期上门服务机制。建立企业家服务日制度,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季度至少与企业家面对面、零距离座谈交流1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四办”,完成不动产登记提升行动,推动更多跨部门跨层级事项“最多跑一次”。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工作,提升“异地可办”能力,提供“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政务服务。继续深化简政放权,下大力气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
(五)聚焦“惠民生”,全方位提升满意度。
织密民生保障网络。优化财政民生支出结构,推进33项民生工程、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开发公益性岗位650个,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进婴幼儿照护和托幼一体化建设,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2300个。稳步推进社保服务,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8%以上。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强低保特困审批权下放监管,持续加大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孤儿、残疾人、重症患者等困难群体救助力度。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加大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力度,完善校车、供餐等配套服务,不断提升办学效益。开工建设荆山、榴城实验学校,职教园区建成投用。推进体育强县“五个一”和“三个一”〔36〕工程,谋划建设荆山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工建设中医院新院区,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9个,创建示范中医馆3个。持续推进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实现医保服务“一码通办”。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建成高标准医养结合机构3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扎实做好“三馆一站”〔37〕免费开放。谋划县博物馆改扩建,完成县文化馆、科技馆主体建设。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深化平安怀远建设,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网络犯罪。开展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依法查处房地产领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县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和“雪亮工程”建设,构建智慧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开展“1+9+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切实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做好初信初访和积案化解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持续推进学校食堂、社会餐饮“阳光厨房”建设,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各位代表!推动2022年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大力弘扬怀远石榴精神,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一以贯之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更加过硬、政治忠诚更加纯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履职尽责敢担当。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讲政治、明规矩、知敬畏、守底线。
二是坚持权责法定,建设法治政府。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用法治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破障闯关、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深入学习《统计法》,强化统计基层基础能力建设。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性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