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站在“企业侧”,树立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展现真心实意、拿出真招实招,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企业家服务中心,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活动,开通“民营企业直通车”,推行区四大班子顶格服务民营企业制度,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二)聚力增量质量,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产业转型,工业是烈山当前最大的短板弱项,坚定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全力扭住项目干,构建多业支撑、多链互补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实施产业强基固本。坚定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家以上。围绕“一群三链”,加快补链延链强链,年产值增长10%以上。做强绿色建材产业集群,支持鑫成功瓷业、中煤远大发展壮大,力促麦丞新材料、亚特达环保科技建成投产,积极推动通鸣矿业二期。推进高端制造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启动建设和晶智能科技二期,提速沪江工业机器人、晟晖科技项目建设,保障小精灵电子科技、强兴精锻达产达效,力争国晟新能源科技、南十防务科技项目签约落地。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链,开工建设锂电池PACK智能小家电、千锂鸟新能源二期,促进乐源光电、阆拓电子、小牧马电动车达产扩能,推动国安电力储能项目开工建设。谋划布局数字经济产业链,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壮大小米牧业、好得科技、淮矿供应链等智慧农业、网络货运新业态,推动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动项目提质增效。突出招商引资实效,积极引进一批既关注体量数量“面子”,更注重质量效益“里子”的优质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工业项目10个。深化“四督四保”工作机制,提供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狠抓项目实在度、投资实物量,全年实施重点项目90个,完成投资85亿元以上,确保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24个、新竣工16个、新投产8个。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领域,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投向,加强项目储备,力争全年转化落地15个,为高质量发展蓄足后劲。
加速改革集成高效。深化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打破数据孤岛和部门壁垒,全面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统筹推进“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新发展市场主体2750户。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一如既往支持盛大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资产总额、融资分别达55亿元、10亿元,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发挥淮北师范大学、淮北职教园区科教资源优势,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转化科技成果5个以上。加强与镇江市丹徒区、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结对共建,深化与无锡市梁溪区交流合作,确保在产业转移、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领域取得1-2个实质成果。
(三)聚力能级品质,展示高质量发展新形象
城镇化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系统谋划,片区开发,功能协同,加快补齐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城市开发建设。以市场化手段提升城市整体开发运营水平,加快推进新城区建设,全力保障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一中新校区建成投用,积极服务市委党校二期、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医护实训中心、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棚改收尾,推进宁山一期、新北花园二期、雷山二期建设,全力以赴解决群众回迁安置遗留问题。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相湖、南湖西岸连片开发,全力保障御龙湾、桃花源、相湖春晓项目建设,谋划实施杨庄矿医院、烈山中等专业学校周边片区开发,改造老旧小区25万平方米。完善城区路网体系,力争打通新湖路、卧牛山路、沱河东路等“断头路”,放大东部新城和矿区老城“中心辐射”效应。推动南湖景区商业街建设,力促豪生酒店投入运营,着力塑造花山公园、泉山公园、相湖公园、雷河公园等城市特色空间,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以数字化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和智慧化,探索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行“大数据+网格化”,实现问题发现、交办、整改、反馈闭环管理。从细微处入手,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街长制,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扎实开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渣土运输等专项整治,依法打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行为,持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丰富城市优质业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传统消费扩容升级,力促华翊文创园竣工,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谋划行政机关驻地迁址,加速集聚东部新城商圈人气。以淮北市机动车驾考中心运营为牵引,建成投用新能源汽车文化中心,吸引更多品牌汽车4S店入驻,提升国购汽车文化园能级规模。开工建设皖北智慧冷链加工交易中心、申通智慧物流科技园,提升传化公路港功能,打造青龙山铁路无水港区域物流枢纽和出口加工基地。立足“三山三河三湖”山水生态资源,实施基础提升、服务提标、景区提级、品牌提质行动,推进龙脊山旅游基础设施、十里长山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建设,市场化运营龙脊山文化商业街,贯通东部山场环山道路,建成化家湖环湖路,加快培育乡村民宿、文旅康养等服务业态,推动四季榴园、七彩和村、红色草庙、千年谷山等优质旅游景点串珠成链,打造皖北知名风景线,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