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2月28日在靖安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县长 胡小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特色名县定位,按照省委“大抓落实年”活动部署,对照市委“大抓落实、狠抓项目”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市场主体“五抓五提升”攻坚行动,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承压奋进、担当实干的一年。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对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各种风险挑战,县委带领我们迎难而上,精准施策,以实际行动践行小县大作为的勇毅担当,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制定出台服务市场主体发展18条措施,保持经济平稳增长,GDP增长6.0%,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0.6亿元,顺利实现“百亿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纳入省、市调度的63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3.2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107%。投资84.6亿元的洪屏电站二期建设进展顺利,并与云水自然界一道纳入全省示范引领重大项目范畴。投资10亿元的香氛产业园开工建设。华东地区户外规模最大的靖安国际滑雪场火爆出圈。
——2024年是全力拼搏、喜获丰收的一年。面对来自各方面、全领域的竞争态势,我们敢于跳起来摘桃子,与快者比、同强者争、往高处攀。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靖召开。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风活动走进靖安,26家中央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圆满承办第二届江西乡村文化旅游节、第三届全省冰雪社区运动会。成功举办靖安生活节系列活动,开幕式全网浏览量过亿次。“白云深处,靖安人家”入选江西十大旅游宣传口号。先后获评中国最美县域、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创建县等一批国省号荣誉,靖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
——2024年是用心用情、共享发展的一年。面对群众的所需所盼,我们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有限财力最大限度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2.7%。十大民生实事全部按期完成。基本完成自2019年以来全县城区棚改3882户群众选房分房工作。实施全县中小学校教室宿舍空调安装全覆盖工程、靖安中学提质工程。城北幼儿园、新蕾幼儿园建成投用。城南市民健身公园对外开放。完成高湖区域中心敬老院、城市老年助餐点等6个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医疗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共享,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全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可感可及。
一年来,具体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这一年,我们强特色、扬优势,产业发展呈现新势头。
生态工业奋楫突破。全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核心产业营收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5.8%。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完成80户规上企业入企诊断。华医药业、万利纺织、老冰匠等项目基本完工。中科江河、速佳电子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户,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0户、高新技术企业4户。完成爱丽、博同等4家企业13条铸造改锻造生产线。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R&D经费投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江西瀚良生物获评潜在瞪羚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美瞳科技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优秀奖。
优质农业提档升级。坚持不懈做大做强白茶、特种水产、食用菌三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制定并发布《靖安白茶品质标准白皮书》,设立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科技成果靖安转化应用中心。白茶年产量达42万斤,产值2.68亿元,连续6年入选全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推进靖安石鸡产业集群建设,奖补新建或改造靖安石鸡养殖基地10家,实现年产值翻番。三爪仑绿色食品、深正通产品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和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优质优价精品基地名单,建成可铺设180万棒的宝峰华坊菌菇基地。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粮食播种面积19.71万亩,产量达8.56万吨。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4万亩。现代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土建工程顺利完工。全面推广“靖品·净安”品牌,靖安生活馆成功入驻省行政中心。靖安白茶、大鲵科技小院入选国家级科技小院。官庄镇成功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
全域旅游活力绽放。稳步推进三爪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源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爪仑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工程、中源九岭院籍民宿集群等完工。抢抓露营经济、研学经济、躺溪经济等风口,开发“躺溪、躺营、躺漂”等一批新玩法,建成三十二亩营地、乐游城市营地等一批“小轻快”项目。江西大鲵文创产业园开园接游。打造“白云深处、靖安人家”乡村民宿品牌,马尾山壹号、宝峰书院、山的样子、茶湾山水二期等建成营业,新增雷公尖石头村、中源隐夏村等5家全省星级乡村民宿。靖安文化和旅游综合竞争力位列全省十强,人气和满意度全省第三。全县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5.9%、15.1%。中源度假区成功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中源客家避暑小镇入选全省特色小镇榜单。三爪仑漂流入选江西省户外运动好去处。
二、这一年,我们抓改革、促开放,创新赋能结出新成果。
重点改革多向发力。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国家级试点圆满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深走实,办理全市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成功入选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县,被列为畅通林权登记改革试点县。率先实行乡镇财政管理“2+3”模式,并向全省推广。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完成乡镇敬老院县级直管改革。深化供销综合改革,共建设供销集配物流站点100个,实现镇村全覆盖。县工业园区社会事务剥离、薪酬制度等3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荣获全国典型示范案例。《生态综合执法信息平台》数据要素案例荣获全省三等奖。靖安县获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单位。
双招双引蹄疾步稳。坚持大健康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以商引商,累计外出招商200余批次,先后举办“三请三回”、靖安(苏州)、靖安(深圳)大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以及全县秋季攻坚集中签约等活动。全年新签约项目46个,总金额49.4亿元。滕王阁食品、梧桐窝文旅综合体、马尾山夜游、力科达云宿等项目签约落地,南开盛电力、保灵二期、东源里智慧宿集等31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引进生产型出口企业1家,新增“两转”企业3家,积极推动合力照明、雨田园艺等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获评全市“产业赛道招商比拼大会战”活动先进县。扎实推进“靖悦远来”人才品牌创建,招引各类人才413人,兑现人才奖补资金1700余万元。3人入选“赣鄱英才”“赣鄱俊才”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成功入选国家级人才平台2个、省级人才平台3个,创历史新高。
营商环境争先进位。用足用好“安全环保达标贷”“转型升级贷”“入规贷”等金融产品,共计发放贷款11.9亿元。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切实为企业降本增效,累计兑现资金1920万元。在全市率先推行“六方会审”优化招标采购;税费服务“非接触式办税”提升至97%以上,居全市前列;开设惠企专窗,开通政策超市、诉求回应、营商帮办等功能服务。强化涉企诉求办理,办结率100%、满意率97.8%。全县营商环境考评跃居“全省第一方阵”。“靖心安心”营商环境服务品牌越擦越亮。
三、这一年,我们提品质、重融合,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
最美小城功能完善。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北新区加快推进,市民中心、文化艺术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体完工,山水靖安悠现。加快推进清湖河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重要节点基本功能充分呈现,群众纷纷点赞。完成老城区供水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建设。高湖西头新饮用水源地、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顺利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29个项目全面开工,新建3条城市道路、2个城区停车场,完成7个老旧小区改造。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库项目、南门社区高品质智慧社区建成运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排名全省第一。
和美乡村精心绘就。全面启动“四融一共”先行区中心区建设,高标准建设长坪村舒家、红星村纸厂、合港村北岭等“四融一共”先行村。全县44个新农村建设点“七整一管护”项目全面完工。10个乡镇提前一年达到美丽乡镇建设省级示范类标准。5892座农村户厕改造完成。三爪仑茅山、仁首石下等8座危桥改造完工。倡导移风易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领乡村治理新风尚。荣获全市“十个一”“八个有”先行示范建设优秀县。高湖镇、璪都镇获评全省首批美丽示范乡镇。中源三坪村获评全省“风景独好”旅游名村。璪都港背村荣获全省“美丽细胞”建设优秀案例。
优美生态亮点纷呈。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县城PM2.5平均浓度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全市第一;全县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水质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三。深入推进“党建+河长制”,国省干线、农村公路“路长制”,城乡综合环境持续改善,稳居省市前列。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信访件全部办结。荣获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秀县。靖安北潦河获评水利部幸福河湖优秀案例。靖安北河获评全省首批美丽河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管理考核全省第三。“靖安县开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速度”入选2024年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案例。中源邱家村、仁首大团村获评省级水生态文明村。
四、这一年,我们暖民心、顺民意,民生福祉达到新高度。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有力有效,扎实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统筹财政衔接资金4915万元,发展壮大了一批村集体产业基地,全省年度考评获“好”等次。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940万元、特困供养资金748.3万元、抚恤和生活补助金401万元。社保参保人数10.87万人,参保率达96.3%,列全市第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同比上涨10.6%,涨幅全省靠前。医保参保人数12.93万人,超额完成参保目标。完成医疗救助3.45万人次,资助金额667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亿元,同比增长16.4%。高标准建成36家“5+2”就业之家,促成2000余人实现就业,江西政能亮栏目专题报道。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高考本科上线率60.3%,同比增加8.87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设立太平洋宇洪教育激励基金,助力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全县11所10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到位。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宫颈癌防治所入围全国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实践机构名单。成功举办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茶立方”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全民阅读、百姓大舞台等系列文化活动850余场,服务群众160万人次。启动《黑陶基础术语与定义》国际标准编制,靖安非遗展示馆完成主体工程,伍映方获评全国非遗保护先进个人。乡镇全部建立“快递进村”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版,守牢“舌尖上”的安全。县市监局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潦河220KV变电站、35KV中源-九仙线路工程建成运行。“334”模式护航女职工心理健康获评“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纵深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校园餐”、殡葬、就医、供水、安全等领域民生实事攻坚发力,让靖安人民真正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社会大局安定和谐。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零伤亡零事故。全面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规范化建设经验做法全省推广。连续5年获评全省森林防灭火“平安春季行动”先进单位。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全方位开展社会治安、校园安全、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电信网络诈骗等领域综合治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化网格化管理,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问题化解,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8.9%。获评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先进县。宝峰镇获评全省消防工作优秀乡镇。宝峰镇、香田乡获评全省“无邪教创建示范”乡镇。
五、这一年,我们转作风、守底线,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级工作要求,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力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中走在前、作表率。坚持重大问题向县委报告,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0件、政协提案138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全面做好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制定部门“接诉即办”机制,“12345”便民热线办结率99.9%,满意率99.4%。持续整治形式主义,文件精减30%,“督检考”事项调减46%。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荣获首批全省守法普法示范县,中源乡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兜紧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严格预算刚性约束,一般性支出压减2.4%,“三公”经费下降4.5%。扛牢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与此同时,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全面完成。审计、气象、邮政、通信、档案、保密、编制、无线电、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得到新加强;党管武装、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关工委、红十字和慈善等事业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在座的各位代表鼎力支持、倾情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驻靖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靖安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我们深知,靖安人民很包容,理解清湖河水系工程建设给日常生产生活带来的短暂不便,以实际行动支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一盔一伞”整治。靖安的干部也很努力,勤奋朴实、尽心尽责、甘于奉献,大家都是美好家园的建设者和守护者。我们更深知,靖安人民的幸福很真挚、愿望很实在,来源于老有所依、弱有所扶、幼有所爱;来源于满意的收入、可靠的保障;来源于优美的生态环境、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们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全县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重大项目投资增长乏力;部分经营主体较为困难,财政收支压力较大;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任务繁重;仍然存在少数干部不作为、慢作为,行政效能仍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一定直面这些问题和挑战,采取更加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