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在瑞昌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魏堂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决战大工业、开辟新赛道,奋力打造长江之滨活力新城”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瑞昌迈出坚实步伐。瑞昌荣获2024年度九江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活动评比第二名。
——经济运行“向上向好”,保持了“一起拼”的奋发态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谋升规、强支撑,兴商贸、促消费,拓市场、稳外贸,入企业、纾企困,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预计实际利用外资2217万美元,进出口总额20亿元;新增“五上”企业78家;入库项目109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775万吨、增长15%,继续位居九江五大港区之首;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78%、9.93%;预计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7.3%;主要经济指标位于九江第一方阵,较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九江市运会“精彩绽放”,展现了“一座城”的激情与荣光。作为首个承办市运会的县区“东道主”,全市上下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前后历时113天,扎实做好场馆改造、竞赛备战、后勤保障、开闭幕式等工作,以最佳风貌、最优服务、最高礼遇喜迎各地宾朋,圆满完成各项赛事,形成了“坚定必胜、团结协作、勇于克难、精益求精”的办会精神,打造了一届满载硕果、意义非凡、值得铭记的体育盛会。瑞昌参赛团体总分名列九江第一,金牌数、奖牌数均列九江第二,实现了“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发展添彩”的目标,书写了彪炳市运会史册的荣耀篇章。
——民生实事“可感可及”,交出了“一条心”的温情答卷。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投入44.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2%。累计投入10.8亿元,完成赤乌文化广场城市更新,城隍庙、四角门、柳湖公园三大片区实现华丽蜕变,“老城新貌”塑造了“赤乌场”的城市“新地标”。累计投入3500万元,将原城西自来水厂供水区域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体系,新增13个乡镇136个自然村管网进村入户,新建、改造93个高山饮水工程,让农村近7万人受益。完成鸿泰府、泰信·凤凰城等6个小区1620套保交房任务,完成盛世华城、保利家园等6个房地产问题楼盘处置,累计为群众办理不动产权登记8871户,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
——县域发展“实干争先”,争得了“一定赢”的瑞昌地位。瑞昌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入选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创建名单,获评全省森林防灭火“平安春季行动”先进县、全省体育高质量发展评估“第一等次”、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秀等次、全省市县财政高质量发展二等奖,连续六年获得全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考核“好”的等次。应急管理局获评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行政审批局获评全国政务增值服务典范单位。卫健委获评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创新实践单位。市监局城区分局获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自然资源局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农业农村局获评全省长江十年禁渔“三年强基础”先进集体。林业局获评全省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工作先进集体。公安局获评全省“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中国(瑞昌)国际羽毛球大师赛、中国羽毛球超级联赛、全国核结构大会、军歌歌咏暨军歌创作全国征集大赛、全国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观摩江西交流活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行业党建现场会、长江经济带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长江经济带未来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江西省家具协会会员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在瑞昌顺利举办,提高了瑞昌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加快转型升级,调优产业结构。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实施制造业攻坚行动,健全完善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8家。全省首个区块链基础网络“赣链”建成投用。瑞易德新材料获评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新江洲船舶重工签约国内外高端船舶订单28艘,总订单额达到42亿元,瑞昌首艘不锈钢化学品船成功吉水。瑞易德新材料、厚华科技、佳诺机械荣获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证书。理文化工、中建材新材料、凯耀照明、华瑞缝纫线获评省智能标杆企业。中材科技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科技领军入库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7家。新增省级优秀新产品5个。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海智计划”工作站、国家级科技小院各1家。质量强市、标准强市、品牌强市和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稳健发展。在全省率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革试点,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2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97亿斤。5万吨粮食仓储物流中心主体完工。规划建设食品科技产业园,全省首条智能化黄大茶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瑞昌核研院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成立单分子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瑞昌铁肩膀”获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卓越典范品牌。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绿色有机农产品41个、“赣鄱正品”2个,瑞昌山药、溢流香禽蛋入选中国农耕农品名录。农村创业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在全国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南阳供销合作社获评省级示范基层社。服务业发展势头向好。实施文化旅游攻坚行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遗址公园一期项目文物勘探顺利完成。瀼溪田园农旅综合体、花园乡南屏山茶旅基地、范镇仙姑台乡村小院、洪一乡边山国家级红色名村建成投用。赛湖农场获评全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五星级精品点,铜源剪影小镇入选全省特色小镇,新增3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荣誉国际酒店成功挂牌五星级旅游饭店。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举办家电、家居、家装等促消费活动,发放电子消费券、活动补贴1590万元,撬动消费1亿元以上。新增2家3A级物流企业。
2.狠抓项目攻坚,增强发展后劲。开展项目集中签约、集中开工、集中竣工等活动,与中广核、上海电气、德福科技等上市公司成功签约。全年招引重大项目102个,其中,百亿级项目1个、50亿级项目2个、20亿级项目3个。优化项目管理机制,沃尔得新型肥料、天际新能源新材料、海德森新材料、植护科技智造、瑞鸿智能橱柜、智能绑定二期、拓普达显示等46个项目建成投产,江西国泰、理文化工新型绿色冷媒、惠城环保新能源储电新材料等64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年争取项目资金27.17亿元,报批土地2438亩。完成经开区调区和化工园区调区扩区,新增化工用地5475亩。金城智能制造数字产业园、危化品停车场建成投用。狠抓“腾笼换鸟”,形成了江西国泰“变闲为宝”、江西沃尔得“以旧换新”、新江洲船舶重工“重组再生”等成功案例,全年盘活低效用地2021.79亩、闲置厂房13.76万平方米。
3.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内生动力。实施基础设施攻坚行动,交通客运枢纽站主体完工,通用机场、岸线码头改造提升加快推进,新干至瑞昌高速公路瑞昌段、瑞昌至武穴过江通道、疏港铁路等工程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瑞昌港区正式开通集装箱业务。企业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完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稳步推进。打造“无证明城市”2.0版,实现了从“持证办事”到“减证便民”再到“无证惠民”的转型升级,“无证明城市”工作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议上作经验交流。“高效办成上学一类事”获得全国数字赋能金钥匙奖。建立“六个直通车”,提升了市民热线服务质效。码头镇基层政务公开工作经验在江西电视台播出。深化政银企对接,为2115家企业贷款134.5亿元。
4.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功能品质。瑞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启用,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完成。桃园·幸福里、文博苑安置房全面完工。阳光小区、林湖苑小区、雷家林社区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望仙桥社区被列为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大唐公园、黄湾公园建成投用。桃园路、古桥路、学院路、一中西路等功能路建成通车。新建、改造燃气管道25.8公里。扎实开展“八大专项行动”。优化提升杨林湖小区、赛湖十五连等14条背街小巷。南水中央公园获评省级“红色物业”小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启动“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新建新农村点78个,创建美丽宜居村庄15个、三星级民宿1个。完成农村改厕3000户。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入推进。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成投用,农村建筑垃圾回收资源化利用试点和垃圾分类试点稳步推进。完成69座山塘整治,南阳河、乐园河、横港河等5个防洪工程全面完工。高丰双丰桥、洪下下刘桥、洪下陶坡姜桥建成通车。完成国道“白改黑”40公里,完成高丰至范镇、南阳河河堤路等县道改造升级,完成乡道双车道改造20公里、农村公路改建9.5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4公里。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获评全省五星级基层交通运输执法单位。九江南阳110千伏输变电等工程建成投用。
5.强化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PM2.5浓度同比改善15%、实现“三年连降”,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比上升2%、实现“四年连升”。实施瀼河生态提升工程。完成28个居民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和三径渠、南环渠、兵马垄渠清淤,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率由2021年的22.9%提升至2024年的58%。实施赤湖矮围整治。赤湖周边区域水产养殖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完成28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实现了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水平。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打造“无废细胞”7个。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工作通过省级验收。瑞昌获评九江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洪下乡入选“美丽中国˙深呼吸乡镇”。中建材新材料邓家山矿区获评省级绿色矿山。瑞华智能、江瑞冶金、瑞晟光电等7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理文造纸入选国家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名单。经开区获评省级节水标杆园区。
6.持续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了脱贫群众持续增收。打造76个“5+2”就业之家。做好社保扩面工作。狠抓殡葬领域整治,殡仪馆收费服务实现“减项降费”。建成运营5个“一老一小幸福院”、5个城市老年助餐点、66个农村幸福食堂。桂林街道瀼溪河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加强校园餐整治,新建、改造24个学校食堂。全面实行“阳光编班”,第七幼儿园建成投用,第九幼儿园、第四小学改扩建三期、码头中学学生宿舍、第二中学食堂扩建及老校舍维修、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一期项目全面完工。县域综合医改建设项目列入省财政支持项目。中医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人工智能辅助医疗、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建成投用,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体完工,县域内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实现线上互认。县域医共体建设达到紧密型标准。瑞昌昌盛羽毛球俱乐部夺得中羽甲级联赛季军。瑞昌采茶戏连续亮相央视舞台,第六小学采茶戏剧目获评全国“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码头、夏畈、南义文化站获评特级文化站。潘际銮科技教育基地暨瑞昌科技馆全面建成。瑞昌核研院获评省科普教育基地,瑞昌县苏维埃革命纪念馆入选九江市社会科普基地。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工作。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双拥创建成果。人民武装工作和民兵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面对突发汛情,抓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有力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高泉水电站二级站获评全国小型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信访形势稳中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7.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效能。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坚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深入开展“进百姓门、排千企忧、暖万家心”干部作风大提升活动。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强化对标创新,重点打造28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亮点工作。桂林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入选全国首批典型案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应急广播建设、矿石运输廊道节地技术、农业“两提一调”综合治酸等入选全国优秀案例,“田长制”改革案例被省委改革办刊文推广,不动产登记全链条集成服务入选全省典型案例。赤乌集团成为全国首批、江西首家县区级AA+产业类国企,国控集团获批AA+融资类国企。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均达到100%。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完善国企管理制度,强化资金审计监督,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与此同时,审计、统计、国资、供销、网信、气象、水文、通讯、邮政、保密、禁毒、史志、档案、对台、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人民防空、消防救援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志愿者、红十字和慈善等事业进一步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坚定信心、承压前行,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人民,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市部队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人员,向各驻市单位和机构,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瑞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瑞昌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还不快,新兴产业支撑作用还不强,未来产业发展还不充分,口岸尚未形成货物集散地效应,优质服务供给仍有不足,少数干部攻坚克难、敢作善为的能力还不强,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