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21日在浔阳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浔阳区人民政府区长周荣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4年工作情况
2024年是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首到浔阳为强大动力,把感恩之情转化为忠诚之志、奋进之力、实干之为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活力、魅力、聚力”浔阳,全力抓发展、保民生、强落实。在经济发展上,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向好态势,有力稳住了“经济大盘”;在民生保障上,聚焦就业岗位、上学学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等,全力回应了“群众关切”;在城市更新上,延续浔城记忆,促进有机建管,持续提升了宜居品质;在争先进位上,改革开放走深走实,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有效激发了浔阳活力,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难中有为的良好答卷。
一年来,工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克难前行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2.5亿元,同比增长2.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万元,同比增长3.5%左右;顺利完成“五经普”工作,新增市场主体、注册资本3719户和11.07亿元,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紧扣中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落实省“1269”行动、市“9610”工程,服务九江石化150万吨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保障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九江石化队基地项目建设用地。与国能九江发电公司达成土地保障招商协议,为承接芳烃下游产业储能蓄势。长江中游起重能力最大的中铁九桥2000吨级重件码头改扩建项目稳步推进,大件运输服务能力辐射全市及周边省市。年货物量4.5万吨、营业额20亿元的中国冷链头部企业武汉华沛集团成功落户新雪域物流园;中铁大桥局五公司与江西赣基集团强强联手,成为全市国企民企合作典范。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18家规上企业迈上“智改数转”快车道,国能九江发电公司、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金鑫有色金属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均实施超千万元的数字技改项目,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固投达66.4%,位居全市前列。
重点产业稳健发展。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全区家电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核销金额2163万元,带动消费超1.15亿元。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五一”出彩开街,与中国最具市场号召力的演绎品牌“开心麻花”成功签约,着力打造“五大新业态”。信华浪井广场精美呈现,汇聚“江西老字号”浔庐餐厅等知名餐饮70余家。举办“浔阳喜市自在浔阳”等特色文旅活动30余场,人民路网红墙、时间的故事巷道、租界旧址博物馆、千艺文化宫文创园成为全市网红打卡新地标,“醉美李公堤”系列活动火爆出圈。全市规模最大、体验感最强的海洋文化主题公园九江海底世界正式开业,填补全市空白,7个月累计游玩15.8万人次,实现营收1023万元。远洲集团投资2亿元改造升级,引入酒店业头部品牌“喜来登”,并携手太平洋商业集团打造九江首个湖畔潮流商业综合体。新增江西广而易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市级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九江市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被授予“江西省服务业龙头企业”荣誉称号。
数字产业蓬勃加速。成功纳入全省电竞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一核四带”布局,成为赣北电竞第一城。成功举办江西规格最高、线下时间最长的2024年全国王者荣耀K甲夏季职业联赛,赛事累计总流量超6亿。以“一流环境”换“二期现象”,娱猫文化落地7个月后就追加投资6000万元,中部地区首家超级机车网红基地快速推进。龙开河集团智慧共享中药房项目建成投产,项目规模和日产量均居全省第一,数字化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江西明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得首批“省数字经济财政资金项目”资金230万元。江西前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全市首批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白名单”。
(二)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十大改革攻坚行动走深走实,重点领域和具有浔阳辨识度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出口转跨境电商贸易,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5亿元,其中生产型出口2亿元。
改革创新赋能发展。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金鸡坡街道打造全区首个村集体“飞地经济”项目——“琵琶浔”宁红茶生产基地,“恰是寻阳”等特产品牌进一步擦亮。全区8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50万元,最高超600万元。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全社会研发经费2.95亿元,58家企业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中铁九桥获批科技领军入库企业,大桥五公司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增专利授权量172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85件,同比增长18%,均位于全市前列。按“5+2”模式调整完善街道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全面完成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组建寻实集团。全力抓好“双招双引”工作,北京工作站正式投入使用;新增省级、市级人才平台4家和9家,认定省级E类以上高层次人才104名,突破性引进一名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时隔32年,成功承办“庐山杯”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200万人民群众线上线下观赛,赛事得到省、市的高度肯定,央视“东方时空”进行15分钟19秒深度报道。与省金控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成立1亿元电竞产业引导基金,迈出了资本招商的一大步。组织举办京津冀、长三角等系列“浔商有约”推介活动,积极参加新加坡、马来西亚旅游推介等境外交流活动,向世界递出“浔阳名片”。预计全年全区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5.79%、1.96%。其中国际旅游团72批次9300余人次,实现历史性突破。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87项“市内通办”事项,不断擦亮“寻我办、全心办”政务服务品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落地,办理审批业务1204件,办结率100%。“赣企通”平台注册企业突破1.1万家,兑现金额1478.6万元。“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稳步推进,扎实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修复64户企业信用。健全政企恳谈、入企帮扶等沟通机制,常态化听取企业诉求、送政策上门,累计走访市场主体1.4万余家,收集各类诉求461个,办结率100%。全年减税降费及退税减免金额达4.54亿元。56户企业通过融资信贷审批,审批金额3.1亿元。全市首家普惠金融超市在浔上线,创新推出“税银贷2.0”活动,为1100余家企业贷款授信12.85亿元。
(三)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坚持品质立区,接续争取各类资金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深入开展“八大专项决战行动”,“两湖”改造基本完成,甘棠公园焕新归来,城市功能与品质不断提升。
全力完善城市功能。全年投入4.8亿元实施旧改项目22个,改造面积约144.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6万户。争得三里街、东门口等中央预算内资金老旧改项目3个2220万元;城市公共停车场、云创产业园等专项债项目10个5.79亿元;老旧电梯改造设备更新项目1005万元,可支持更新电梯67部。武装部南侧打通断头路项目有序推进,城东交通网进一步完善。扎实开展基础设施攻坚战,新增820个停车位,105个体育健身场所;建成二电厂、南海路小游园共2.7万平方米。全面完成5个“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和验收,获得国家级奖补资金3800余万元。投资1600万元完成九江长江堤涝区浔阳段治理工程建设。庐峰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作为全国典型案例推广;金炼社区列为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打造集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大学、体育设施为一体的智能化完整社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更新项目获评全国首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高标准完成创文各项工作。持续擦亮“红色物业”品牌,全区264个住宅片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甘棠街道北司家园小区入围全国“加强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小区,人民路街道孙家垅完整社区入选全国城市更新项目典型案例。持续建强红色网格,大力推行社区“集成通办+下沉服务”工作制。浔阳楼、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省级优秀案例。加强C级、D级经营类自建房危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成比例100%。创新运用“797”工作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扎实开展美丽浔阳建设,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PM2.5浓度同比下降4.2%;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2.4%,同比提升1.9%,大气指标持续改善。扎实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三年行动,通过市级审核项目51个,总投资17.4亿元。高质量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深入实施“十年禁渔”计划,荣获江西省长江十年禁渔“三年强基础”先进集体。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制,完成全区130 个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3个省考断面总体水质达Ⅱ类标准,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积极落实“无废城市”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四)民生福祉日益增强
坚持富民惠区,全年民生领域支出9.7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高质量推进5大类10件人大代表票决民生项目,实施“照亮工程、车棚工程、晾晒工程”,增补亮化灯组1.5万盏,经验做法得到省市推广;新增115个车棚、近4000个充电桩,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和《江西日报》刊载;新增150个晾晒处,群众拍手称赞。巩固提升“红色蒲公英”品牌,代表九江市入选全国18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示范案例。
社会保障持续提升。深化“5+2就业之家”建设,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7万个,新增城镇就业258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05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亿元;扶持4100人创业就业,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追发402名劳动者工资470余万元,法定期限结案率100%。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935元,居全市第一梯队,累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2100万元。基本医疗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财政补助达1340万元。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全覆盖。全市首批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站在我区投入使用。新建2家嵌入式养老院、6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86户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在全市率先将养老服务补贴范围扩大到60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995万元。新建10家幸福食堂,累计建成35家,先进做法获得央网央报“点赞”。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完成湖滨小学补充校舍润新学部等13所学校、幼儿园建设改造,新增学位园位1620个;同文中学浔东校区正式办学,新增学位3000个,高中教育均衡化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湖滨小学获评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龙山小学入围全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成功举办全国AC米兰圈球迷足球邀请赛,琵琶书屋获市“最美‘寻书’城市书房”一等奖。深入推进健康浔阳建设,区人民医院进入市级城市医疗集团,与市一医院、三医院、五医院、中医院等达成医联体合作。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优质服务基层行”全覆盖。打造社区中医药服务杏林驿站5个,申报江西省中医药特色疗法项目3个。精心擦亮双拥工作品牌,为545名优抚对象发放各类补助1200余万元,连续9年荣膺“全省双拥模范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化平安浔阳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在全市率先建成接报案中心,连续两年实现“两升两降”目标。严厉打击治理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引导金融机构风险内控,全力守好群众的钱袋子。高质量办结21件信访积案,化解专项工作位列全市第一方阵。完成两个项目“保交房”任务。创新推行护学岗高点“瞭望台”,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拆破清”专项行动持续用力,累计改造广告设施、防盗网(窗)2702个,拆除7245个。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做好中百站批发市场、新一菜场等消防安全隐患整治,排查“九小场所”1万余家,整改隐患1.2万余处。坚决守牢“三品一特”安全防线,开展“四不两直”进校园试餐活动,覆盖率达100%。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全覆盖。“浔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诉裁调中心被推荐参评人社部“工作突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五)自身建设更加过硬
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和区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关规定,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履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2024年全区印发重点精简类文件同比减少18%,区级议事协调机构精简85.1%,街道考核一级指标数同比减少41.8%,有力推进基层减负。紧盯3个全国性专项整治、15件具体民生实事和6个全省专项整治,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见行见效。精打细算过“紧日子”,“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6.7%。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9件、政协委员提案99件,满意率100%。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公开政府信息1.3万余条。接收处理“12345”热线转派工单10055件,按时办结率100%。
国家安全、审计、保密、档案、对台、侨务、机关事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工青妇、残疾人、老龄、志愿者、红十字和慈善等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支持国防和国防动员建设,民兵后备力量应急应战能力持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指导;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浔单位干部职工,向驻区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浔阳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稳中趋缓,部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不及预期;新兴产业支撑不足,培育新质生产力还有不小差距;经济结构仍需优化,民生领域仍有短板;少数政府系统干部担当实干精气神不足,为基层减负松绑赋能还需加力等等。对此,我们将正视差距、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