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5年重点工作
明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明年政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既要深刻领会“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的科学判断,更要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皖北地区全面振兴、合淮同城化等多重战略叠加赋能的历史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奋力开创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做好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深入推进“五大攻坚行动”,加快实现“六个迈上新台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粮食产量、碳排放及生态环境质量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扩投资、促消费,在巩固经济运行成效上奋力突破。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全力以赴扩大投资、激活内需,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招引有质量的项目。抢抓新一轮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新机遇,启动实施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打响“投资凤台·共赢未来”招商品牌。出台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办法,组建招商工作队,四大班子负责同志“领衔挂帅、带头招商”,全面提升产业专班招商质效。聚焦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等重点地区,围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主导产业,紧盯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敲门行动”。打好驻点招商、产业招商、基金招商、标准化厂房招商“组合拳”。优化招商引资实绩评价机制,强化项目线索跟进、洽谈转化、落地开工、投产达效全过程量化管理。力争全年签约项目60个,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1个,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90亿元,利用外资2.8亿元。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启动“十五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编制。围绕大能源、大交通、大环保、大农业、新基建“5大领域”,谋深谋实项目前期,推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盘子”,项目库动态储备项目投资总额1500亿元以上。健全向上对接机制,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性资金支持。坚持以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论英雄,优化重点项目领导包保、专班攻坚、条块协同推进机制,实施省开工动员项目15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新开工30个、续建32个、竣工15个以上。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0%、13%以上,全力以高质量投资赋能高质量转型发展。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深入开展“徽动安徽·悦享凤台”促消费、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活动,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家电家具家装等消费,积极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消费增长点,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以上。提升消费新供给,招引建设运营一批高品质酒店,改造升级一批特色街区,加快打造环球港商业新地标。拓展消费新空间,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盘活供销系统资源,推动“快递进村”“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谋划建设凤毛快速通道物流园。挖掘县域文旅潜能,加快实施茅仙洞景区改造提升等项目,打造“风情古州来”等旅游特色品牌。
(二)聚焦兴产业、强实体,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奋力突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稳住煤电产业基本盘,支持煤电企业实施数智、绿色技改,加快顾北煤矿二水平延深、丁集煤矿矿山设备技改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杨村煤矿复建、顾桥电厂改造提升。做大固废循环经济,投产顾桥煤矸石循环园。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和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制造业“四改”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优化升级农产品加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实施技改项目25个,创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省级绿色工厂2个、省级数字化车间2个。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实施重点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行动,推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机遇,加快打造百亿级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新引进项目15个,推动泰来电机二期、鹏成新能源等项目投产达效。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新引进项目15个,实施风电乡村振兴工程,推进淮能州来丁集二期、张集水面光伏、顾桥水面光伏等项目建设,中环三期、国晟5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新引进项目10个,开工华大金科新材料产业园,推进尚源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建成阳光电源水面光伏新材料、诺斯曼水面光伏漂浮系统项目。持续壮大绿色食品产业,新引进项目20个,开工李冲乡模块化集中屠宰及肉品加工厂,投用3A级生猪定点屠宰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发挥沉陷区水面、风光火电、“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探索打造工业副产制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加氢站设备制造等氢产业链。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先进材料等未来产业,培育壮大“低空+农业”“低空+文旅”等低空经济新业态。
加快建设航天九院产业基地。推进数字凤台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融合并进,投用数字创意产业平台。未来产业并非高不可攀,敢想就有机会,敢干才能入局。在抢跑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上,凤台不能缺席、更不会缺席!我们有底气,也有信心继续在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上赢得主动、再争先机!
(三)聚焦抓创新、建平台,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上奋力突破。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作用、园区平台的引擎推动作用、人才资源的硬核支撑作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集聚创新主体。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建重点实验室,新增省级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和企业研发中心2家以上。持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50亿元以上。实施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战新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00家以上。争创省级创新型县。
建强园区平台。坚持把开发区作为转型发展主战场、科技创新主阵地,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优化“两心四园”产业空间布局,建成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加快筹建临港产业园,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高能级产业承载平台。完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新建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各1座,铺设供热管网5公里,新投用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大“腾笼换鸟”力度,有序引导“工业上楼”。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2家、5亿元以上3家、亿元以上5家。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引进项目30个,开工项目20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
强化人才引育。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实施人才政策4.0版,强化人才激励机制,筹建人才公寓120套,打响“才聚州来”品牌。坚持培育本土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引进高端人才相结合,支持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按需培育重点产业创新人才。继续扩充“科技副总”专家库。借力在沪科创人才飞地,纵深推进“凤还巢”工程,畅通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通道,申报博士后工作站1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6个,新增各类技能人才600名,打造区域人才集聚新高地。
(四)聚焦深改革、激活力,在构建开放发展格局上奋力突破。坚持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努力在深化改革中厚植赶超优势,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创造发展机遇,在扩大开放中展现更大作为。
更实举措深化改革。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多措并举盘活国有闲置资产资源,推动投融资平台公司整合转型。支持州来集团做大做强做优。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调整完善县乡财政管理办法,激发乡镇培植财源、增收节支能动性。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综合试点,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350亩。巩固拓展“合村并居”成果。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高质量完成整县二轮土地延包。更宽领域扩大开放。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深化与上海市颛桥镇、江苏省仪征市结对合作,加快颛桥·凤台科创产业园建设,全方位促进园区共建、产业对接、干部交流、科创协同。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组织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发挥淮河港口通江达海区位优势,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新港综合码头、S63怀凤高速凤台段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G345凤台段、S426朱毛路、S312泥古路等国省干道,开工建设茨淮新河苗孙路等工程,谋划实施新港综合码头“铁水联运”专用线等项目,打通城市交通“大外环”,全面提升区域一体化通达能力。
更高标准优化环境。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定期组织民营企业家交流对接,完善企业诉求“一口受理、多方协同、限时办结、跟踪问效”机制,推动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力争制造业、科技领域贷款分别增长15%、10%。顶格落实惠企减负政策,优化“免申即享”“一键直达”机制。探索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制度,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放心发展。
(五)聚焦修颜值、塑气质,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奋力突破。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推动人、产、城互促共进、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城市。推动城市更新提速。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项目化统筹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构建“一城三区、跨河拥湖”城市发展格局。加快主城区更新,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有序实施城市危旧房改造,加快西城社区棚改建设。提升凤凰湖新区开发强度,理顺安置区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置二路、姬家路等9条道路建设,织密新区城市路网。加快推进凤凰湖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打造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融合样板。推进刘集片区高品质开发,开工凤城大道西延二期,建成前进新村棚改项目,加快医疗、教育等公益性项目建设。推动河东片区产城融合,开工河东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迎难而上、担当化解棚改项目遗留问题,全力让“安置房”成为“安心房”。
推动城市功能提升。高标准制定综合交通、公共交通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巩固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成效。加快完整社区建设,盘活用好社区闲置资产。改造提升老旧小区5个,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1个,建设口袋公园2个,新增城市绿道5公里、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推动基础设施完善更新,新增公共停车位650个,新建充电桩300个、5G基站150个。加快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新建改造燃气管道38.4公里、雨污管网24公里。持续完善淮河干流骨干防洪工程体系,推进黑李上段除险加固、邱家沟区域排涝、城防圈堤防洪排涝等工程达标建设,配合实施淮干峡山口至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城市运行安全水平。
推动城市治理提效。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为抓手,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开展城市“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序化”攻坚,整治小街小巷10条,疏通清淤管网240公里,建成运营建筑垃圾和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开展拆违控违攻坚,坚决控增量、化存量、管源头。深化物业小区治理改革,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实现城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用“精管善治”擦亮城市发展底色。
(六)聚焦夯基础、固成效,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力突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走好具有凤台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打造高质高效农业。推进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40万亩、产量12亿斤以上。深入实施“五良两优”七大工程,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5万亩,建成25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加快农业生产“大托管”提质扩面增效,全程托管22万亩以上。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预制菜产业,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7%。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持续提升马店糯米、顾桥陈醋等一批“凤字号”品牌影响力。新认证“两品一标”产品15个,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推进城镇和村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成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6个,打造美丽庭院1万户,省级中心村覆盖率60%以上。闫湖精品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新申报2025年度精品示范村2个,争创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县。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品质优化提升,完成改厕4000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统筹中小河流治理,推进中型灌区建设,持续完善现代水网总体布局。开展城乡绿色低碳直饮水试点。加快补齐乡村“双基”短板,农村危房实现动态清零,巩固提升农村电网172公里,建管护“四好农村路”110公里,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培育富裕富足农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持续深化凤台石台结对帮扶。深入实施帮扶产业“四个一批”行动,投入衔接资金9000余万元,实施项目36个,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就业规模7300人以上。持续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和“三变”改革质量,新增省级以上示范社(场)8个、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5个。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带动更多农村土特产“触电上网”,新增农村电商主体80个,网销额增长15%。
(七)聚焦强治理、优环境,在绘就绿色生态图景上奋力突破。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厚植凤台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高质高效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突出抓好细颗粒物、道路扬尘等污染源管控,常态化开展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实现优良天数比例再提升。深化城乡水体污染治理攻坚,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年度任务。推动国控断面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健全煤系固废堆场长效整治机制,加快建设“无废城市”。
系统推进生态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点带面推进绿美江淮行动。开展省级林长制创新试点建设,创建绿美乡镇3个、绿美村庄12个,完成营造林3000亩。全面完成废弃矿山治理。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巩固淮河凤台段禁捕退捕成效,加快凤凰湖、茨淮新河等河湖修复治理工程建设。创建省级幸福河湖1条。一体推进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搬迁安置、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环境整治项目15个,搬迁安置群众2200户,开发利用水面1.9万亩,努力走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凤台新路。
深入推进绿色发展。落实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严控新增“两高”项目,“一企一策”深挖节能降碳潜力,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风光氢储一体融合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达200万千瓦。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推进绿电就近就地消纳,谋划建设零碳产业园。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节约型机关建设和公共机构节能改造,推动出租车全面新能源化,构建清洁低碳的城乡交通体系。
(八)聚焦惠民生、护民安,在创造美好幸福生活上奋力突破。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更多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让群众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感受到更多幸福。
健全社会保障惠民。推进创业凤台建设,强化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联动”,抓好重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搬迁安置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困难群众分层分类救助、残疾人帮扶机制,持续提升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关爱“一老一小”,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加快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农村幸福院15家,新增婴幼儿托位530个。乡镇公益性公墓基本实现全覆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努力让全县人民住上更好的房子。
优化服务供给利民。推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评估。落实“双减”政策,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新改建幼儿园1所、中小学36所,推进刘集九年一贯制学校、职教中心新校区、龙潭中学二期建设,让更多孩子就近上学、上好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4个。完成县中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建成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及二期项目,让基层群众“近”享优质医疗服务。支持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争创国家卫生县、省级健康县城。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支持花鼓灯、推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更多凤台元素在更大舞台上绽放异彩。
深耕社会治理安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推进“一站式”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深化“交所融合+”改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早除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睁眼睡觉”的警觉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八大行动”,全面完成乡镇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任务,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两个责任”,持续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质量强县、知识产权强县建设。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力争全省双拥模范县“五连创”。认真做好“八五”普法终期验收。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优先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红十字、档案、地方志、气象、全民科学素质等事业,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发展。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越是转型任务繁重,越要激情满怀;越是改革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让更多不可能变成一定能,争当改革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一是厚植崇法善治的法治底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体建设法治凤台、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府院、府检联动,规范行政机关应诉行为。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做到有约必履、有诺必践,以有为政府引领有效市场。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更加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持续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稳健运行。
二是提升干事创业的担当成色。大力弘扬斗争精神,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脑洞,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健全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做到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坚持以工业互联网思维优化政府工作流程,以跨界思维整合资源、统筹力量、集成创新,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常态化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持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坚决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三是永葆人民至上的初心本色。坚持施政为民、发展为民,真心关切群众安危冷暖,尽心竭力增进民生福祉。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一线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保障公共政策更加符合群众意愿。更好发挥领导干部公开接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民声呼应”平台作用,健全问题诉求闭环收办机制,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精打细算过好政府“紧日子”,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监测预警,严控一般性支出,严禁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把更多财力和精力投入帮扶企业、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工作中去。
四是涵养廉洁自律的清正基色。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深入践行“三严三实”,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力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建设,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加强财政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整治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持续营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铆足干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凤台建设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附特定名词解释
“六个迈上新台阶”:产业转型迈上新台阶、发展环境迈上新台阶、文旅融合迈上新台阶、民生福祉改善迈上新台阶、美丽凤台建设迈上新台阶、党的建设质量迈上新台阶。
“五大攻坚行动”:“产业转型、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修复、
社会治理”五大攻坚行动。
“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两库三图”:重点推介项目库、重点项目储备库,在谈项目推进图、招商网格图、产业链图谱。
“4+X”重点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
“两重”“两新”: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
“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2+4+1+1”专项整治: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突出问题、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质量突出问题、安置房分配环节突出问题、殡葬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深化黑臭水体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村级小微工程项目专项整治。
“两心四园”:凤凰湖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河东产业综合服务中心,电气机械产业园、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园、汽车制造产业园、港口物流园。
“五良两优”: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优链、优农。
“四个一批”: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