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民生支出同比增长23.6%,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逐年增长,城乡低保“九连提”,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实现翻番。城市社区养老助餐模式全省推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3%。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新改扩建市八一中学等21个教育项目,新增学位1.19万个,建成运营公办托育机构3家,全市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以内,承办全省“两项评估”及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现场会。余江区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市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市档案中心、市民之家基本建成。市传染病医院、市疾控中心、市急救中心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综合职业技能大赛实现金牌“零突破”。市老年大学办学经验全国推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良贷款率全省最低。坚决遏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2%。经营性自建房整治全部销号。加大社会治安打防管控力度,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经验获公安部全国推广,实现刑事、治安案件和交通事故“三下降”,进京非访“零登记”,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月湖区在全省率先建立社会救助容错免责工作机制。全省乡村治理、智慧铁路护路、道路交通安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非法宗教整治等一系列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全面展示“鹰潭之治”。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七天工作法”和“三单”制督查,64项争先创优事项实现预期目标。坚持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9件、政协提案131件。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供销联社、史志、气象、仲裁等工作有了新进步,外事、侨务、对台、保密、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得到新加强。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挑战比预想的大,但成效比预期的好。一年来,我们成功应对疫情防控转段、再生铜政策调整、消费投资需求不足、风险管控压力上升等一系列困难挑战,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勠力同心、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个领域、各个岗位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驻鹰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驻鹰单位,向关心支持鹰潭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鹰潭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受外部环境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投资、出口较为低迷,实体经济较为困难;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和人才数量偏少;项目争引质效不高;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经济金融、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专业化水平不高、作风不够扎实,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作出鹰潭更大贡献。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围绕“1+2”产业结构布局,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高能级的工业强市。
全力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瞄准产业高端、产品终端、科技前端,持续深化与江铜地企合作,构建以江铜为龙头的铜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以铜基新材料为切入口,加快发展高端铜箔、电子铜带、线束线缆等精深加工,积极谋划布局新型功能性材料、结构性材料,推动铜产品朝“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先进材料”方向发展。加快工业技改,充分发挥工业创新券等政策引导作用,破解企业不想改、不敢改等问题,确保技改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0%以上。加快数实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聚焦传感器、模组、智能终端、信息安全和高端汽配、光学眼镜、电子元器件等细分领域,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物联网)、精密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赛迪研究院等国家大院大所战略合作,研究谋划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点打造5个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支持余江区争创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县,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全市规上工业营收突破5000亿元,铜基新材料产品占比达4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