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紧紧围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将创新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区域创新考核机制,大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双创中心、产业园区,加快集聚一汽、吉大、中科院等大企大校大院创新资源,推进东北袜业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等创新基础设施及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户,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户以上。健全联动创新机制。发挥政府“科技红娘”牵线作用,优化集聚域内外创新要素,深化“政产学研用金”联动创新,引导企业建立从应用研究、中试到产业化全过程创新投入机制。抓好新能源汽车、高压铸铝、复合纤维毡材、无级变速器AST等一批技术创新转化项目建设。通过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促进专利快速转化,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投入率、科技企业增长率和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率。支持辽源高新区升建国家高新区。引育各类创新人才。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积极引入产业科创领军人物、“院士项目”和创新团队。围绕事业链部署人才链,聚焦专业人才落实长白山人才工程和本土人才培育激励计划,继续在高校毕业生中引录硕博人才。围绕创业链部署人才链,复制推广东北袜业“双创”平台经验,吸引更多年轻人才扎根辽源、圆梦辽源。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为产业发展提供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落实省人才3.0政策,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选派更多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和青年人才到企业服务。
(四)紧紧围绕增强发展活力,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改革。从解决深层矛盾和共性问题入手,加快完善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月”活动,实施为企业办实事清单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部署应用,加快行政执法检查备案智能化建设,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等要素加速流向高效高产企业。加快建立工业用地供应“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准入和服务模式。推动高新区、开发区“去行政化”改革。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有序推进建投、智投、文旅投等国企市场化改革。加快水务、热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环卫、园林、市政等领域社会化改革。完成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推进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有效盘活。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继续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完善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提振民间投资信心的政策措施,建立惠企政策落实考评机制,新增市场主体不少于1.5万户。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有序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大力整治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持续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落实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切实兜牢“三保”支出底线。提高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创新金融和实体经济对接合作方式,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用好用足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厚德食品、格致汽车等企业上市步伐,争取在省股权交易所“专精特新”专板挂牌企业10户以上。优化重点企业债务结构,支持企业发行债券、直接融资。高质量完成东北袜业园改革重整。助推吉林亚联保壳摘帽。深化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挂牌交易制度,有效盘活乡村沉睡资源资产。构建落实“十双”体制机制。优化市场环境。完善公平竞争机制,有效破除影响平等准入壁垒。继续深化税收环境、金融环境、城市环境、矿山资源等领域专项整治。大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统筹抓好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五)紧紧围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突出抓好城市更新与乡村建设。坚持不懈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全面完成《辽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以“多规合一”理念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以及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坚持“一张底图”编规划、“一个平台”管审批,做到无规划不批复、无规划不建设、有规划严落实。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国道303绕越线,开展长辽通高铁前期工作。启动泰安大路、福民大街等21个路桥工程建设,确保一建道口“平改立”、红五星立交桥7月建成通车。改造供水管道10公里、供热管网30公里,铺设燃气管线10公里。持续推进东辽河、大梨树河岸带和六山生态修复,开工建设琵琶广场,加快建设湿地公园,改造提升6个市区游园,栽植乔灌木4万株以上。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对标国家级文明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标准,强力推进依法治理和精细化管理。持续整治建筑外立面、户外广告牌匾,深入开展“净窗行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动态清零”违章建筑,打造福民大街、向阳大路、西宁大路、康宁大街4条精品街路。形成10个夜景照明特色组团。启动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持续整治“城市疮疤”,全力解决泊林小镇等“半拉子”工程。进一步巩固非煤矿山、搅拌站等整治成果。稳步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完成南部新城双创中心、市中心医院等10个续建工程,实施全民健身中心等14个重点项目。启动北部生态产业示范新区规划建设,全力推进采煤沉陷区EOD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渭津河北岸城市综合体。启动世纪步行街、山语城商业街、玉圭园商业街、国贸城金街、兴阳街升级改造。最大化利用闲置资源,推动向阳建材市场等6个项目开展招商。积极落实“金融16条”,激活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实现建筑和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土地收储出让工作,有效解决土地整理不彻底和土地释放慢等问题。加快提升乡(镇)承载功能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抓好乡村振兴行动,全面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农村供水保障、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网巩固提升、乡村新能源建设、乡村绿化建设等六个专项提升行动。统筹规划建设33个特色小城镇,进一步提升形象、完善功能。主动融入全省“百村提升”行动和“千村示范”工程,推进57个示范村建设,最大限度争取更多村纳入全省“百村提升”行动。统筹重点乡村打造和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着力抓好农村粪污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