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项目3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连接工业互联网率达到60%,全市数字经济增长10%。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实施统一数据支撑平台等数字化应用项目。深化信息系统整合,强化数据共享共治,打造更多数据赋能场景。
(四)坚持深化改革、激活动力,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巩固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县区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实现集中统一监管,盘活国有存量资产10亿元以上,促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央地合作系列活动,建立央企定向招商项目库,在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等领域持续深化央地合作发展,力争实现新突破。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跨区通办”“不见面审批”“一件事一次办”等举措落实落地,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5个环节、15个工作日。加强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增强各级干部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专项整治政府失信行为,创建政务诚信评价地方标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畅通政府与企业家常态化沟通机制,各级干部要主动下基层、进企业,真心实意帮助解决困难、问题,防止出现“上热中温下冷”现象,让群众和市场主体获得感更强。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紧扣“两个健康”主题,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为全省作出示范,并做得更强。推进《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立法进程,以法治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争创国家民营经济联系点城市。积极吸引营商留营返营,实施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培育计划,统筹做好“抓大、扶小、育新”工作,推进“小升规”“规做精”“精上市”,全年“小升规”80户,1户企业实现上市。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做强实体、做精主业,努力营造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五)坚持融合发展、内外联动,全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加快鲅鱼圈港北部港区散货工艺系统改造及仙人岛疏港高速公路、鲅鱼圈疏港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港口能级。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推动陆港枢纽产业园尽快开工,搭建“港产城”融合大数据服务平台,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推动海铁联运稳定发展,打造“北粮南运”重要枢纽节点城市,积极争取国家大宗矿产品储运基地建设。强化陆海统筹,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稳定发展外资外贸。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RCEP有关国家经贸合作。强化外贸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和服务,跟踪服务“零外贸”企业,挖掘外贸新增长点,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模式新业态,改造建设营口港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拓展海外招商领域和渠道,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以上。
做强开放载体平台。统筹自贸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协同发展,推动制度创新实现新突破。加快工业互联网数字产业园区建设,赋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进口引领与政策创新作用,促进进口贸易与产业、消费深度融合,取得实效。深化开发区(园区)综合改革,突出经济主战场定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开发区(园区)提速提效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2倍以上。
(六)坚持优化布局、提升品质,全力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落实“两核两带”框架体系。南部城区核以鲅鱼圈为核心,以港口为支撑,推进盖鲅同域化,编制出台实施方案,促进交通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市“港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北部城区核以站前、西市主城区为核心,以辽河为依托,加快大石桥、老边一体化,打造辽河文化产业带,不断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东部生态屏障绿带以东部振兴为重点,协同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建设扩充城市生态容量和承载城市生态文化的重要区域,打造营口特色农业基地和重要生态屏障。西部沿海经济带依托重点园区推动临港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做大做强临港经济,加快构建百里沿海产业带、生态带、景观带。
扎实推进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强化规划引领,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项目规划方案。突出项目支撑,实施滨河步道、滨河体育公园、辽河沿岸防洪堤提升等工程,有序推进城市规划展示馆、美术馆、博物馆规划建设,并与市民文化生活和活动功能相衔接。统筹开发保护,推进营口历史建筑和工业遗迹修复,深度挖掘辽河沿岸历史和文化内涵,用好营口百年气象站等历史资源,完成伍连德海口检疫医院、雷锋班旧址修缮工作。大力弘扬河海文化、母爱文化、诚信文化、雷锋文化,传承精神血脉。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公益惠民演出活动。
推动创城攻坚冲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完善城市规划体系,严格“三区三线”管理,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编制《营口市中心城区风貌专项规划》《辽河文化产业带文物古迹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96个,实施公共停车场改造、主要街路沿线改造、西炮台周边环境设施升级改造等项目,继续推进光华路、太白路等断头路建设。开展创城攻坚,持续整治“八乱”问题,在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上下功夫,加快补齐城市发展短板,竭尽全力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让群众生活在营口有幸福感、居住在营口有归属感、走出营口有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