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泳装产业升级。继续举办泳装博览会,支持范德安、亦美姗、三奇、欧意等重点品牌建设,申报“兴城泳装”集体商标,扩大品牌影响力。依托“兴标壹”网络综合型二级节点,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增泳装上线企业50家。发挥斯达威等泳装头部企业带动作用,支持成立众泳联集团公司,培育省级泳装供应链平台。发展远程订制、云上订制,打造高端柔性订制中心。
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做好“三篇大文章”,支持粉末冶金、安迈汽车、火力速旋等企业升级,发展“智能化+汽车零部件”产业。鼓励海思科制药、菲迪饲料等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实施凌河化工电子雷管技改二期项目,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实施梯度培育专项行动,继续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规上企业3家。
(四)聚力提质增效,提升农业农村硬实力
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保护性耕作10万亩、耕地轮作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加快创建国家级花生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良种繁育5万亩,启动1000亩园区基础设施和正业花生仓储物流中心建设,打造良种繁育、高效种植、精深加工、仓储贸易协调发展的全产业链。推进徐大堡赫远国家海洋牧场和兴城多宝鱼清洁养殖项目建设。新增家庭农场10家。借力核电、抽水蓄能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徐大堡清洁能源小镇、围屏水电乡村。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京哈高速兴城段扩容迁改等工作,新建农村“一事一议”道路110公里。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增垃圾运输车324台、垃圾桶6.8万个,修建粪污存储池470座,改造农厕350户。推进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安装数字化设备400套。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创建评比,形成美丽乡村创建新风尚。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抢抓“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机遇,做好剩余81个村“三变”改革,新增乡村振兴产业项目37个。突出示范引领,推广碱厂乡数字乡村建设模式,新增民宿旅游项目4个。开展文化下乡行动,推进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强化人才支撑,培育基层农技人员100人、科技示范户500人、高素质农民600人。
(五)聚力消费拉动,推进第三产业再升级
以电商产业为依托,做强生产服务业。发展电商直播经济,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工业品、旅游文化产品产销对接,建立平台、企业等多方利益联结机制,电商直播基地销售收入力争突破4亿元。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植入金融、农资等5项便民服务板块,建设物流配送中心2家,规划物流配送专线,乡镇物流快递覆盖率达到100%。
以业态创新为动力,做优生活服务业。发展体育经济,推动李永波羽毛球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支持兵器疗养院承办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省乒乓球冠军赛等系列赛事。发展夜经济,丰富拓展夜间旅游、文艺演出、餐饮娱乐等消费活动,举办美食创新大赛,促进消费回暖。发展地产经济,举办房地产交易会,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域外群体来兴购房置业。发展商贸经济,推动大江奥特莱斯投入运营,培育龙头流通企业2户。
(六)聚力品质提升,增强美丽城市承载力
高标准建设城市。继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启动滨海公路红海滩段改扩建工程,完善兴城河南岸道路路网,新建改造外环泳装园路、铁西货场路等城市道路24条。启动城区东部停车场工程,推进城市雨污分流建设和兴城河二期、三期治理,新增城市绿地11公顷,安装路灯120基,将文化元素植入景观小品,融入城市细节,彰显兴城独有风貌。
高水平治理城市。持续改善市容环境,开展占道经营、违规停车、环境卫生专项治理行动,全力整治小区乱贴乱画、空中飞线等突出问题,确保主次干道畅通规范、背街小巷整洁有序。持续加大违法建设治理力度,加快清理违建存量,零容忍管控违建增量。发挥大数据管理中心作用,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进程。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强市民宣传教育,开展志愿服务,凝聚社会力量,彰显兴城精神,打造共建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
高质量保护环境。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成果。实施“煤企车尘”四源同治,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严格落实河长制,实施兴城河总氮削减、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不断改善河流水质。推进土地卫片执法、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植树造林1.7万亩。
(七)聚力民生保障,构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加强社会保障。把稳就业和保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强化政策引导、拓岗培训,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广全民健康补充医疗保险。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成果,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加强弱势群体生活救助,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市属国企改革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好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巩固“双减”成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办学水平。立足后疫情时代,深化“三医”联动,加大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力度,提升城乡新冠肺炎医疗服务水平和救治能力。开展群众健身体育运动,举办全民读书节、“兴城之夏”等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局面。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主动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推动群众生产生活尽快恢复到疫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