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吉林省)通榆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1月24日)

  ——以产业集聚为主线,加快向工业大县转型

  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围绕“建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加速推动产业集聚,全力打造清洁能源开发、风电装备制造、生猪肉食品加工、肉牛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五个“百亿产业发展集群”。牢牢把握清洁能源加速崛起大势,紧盯重点央企、省企精准选商,推动清洁能源开发与风电装备制造同步落地、协同发展、相得益彰,努力打造东北亚乃至亚洲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技术最先进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依托“秸秆变肉”工程形成规模化优势,突出牧原、吉运等龙头企业比较优势,针对生猪、肉牛下游产业开展靶向招商,补齐生猪、肉牛产业链条,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长足发展。依托优质杂粮杂豆主产区优势,重点引进食品开发研发项目,向食品精深加工发力,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以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第三产业提档升级

  根据服务业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明确旅游、物流、电商、文化四大主攻方向,实现重点产业率先突破。围绕向海生态旅游品牌建设,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廊、三翼、六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大力推动冰雪、生态、乡村、民俗、文化等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打造10亿级产值的大生态旅游产业,旅游收入占GDP比重逐年增加。布局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引进智慧枢纽物流产业园、大型冷链物流等项目,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围绕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加快培育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引导餐饮、娱乐、住宿等行业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打造“大融合电子商务”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围绕通榆特色文化,以墨宝园文化产业园为基础,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绿色发展为遵循,提升生态环境综合质量

  践行“两山”理念,落实“双碳”战略,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努力让通榆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最严格、最有效的举措抓好秸秆全域禁烧和综合利用,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力争达到95%,持续保持无重污染天气。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重点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小区污水处理能力,实现达标排放。持续抓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治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农膜回收利用,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性污染风险。加大自然生态修复力度,改造治理盐碱地13万亩,修复天然草场120万亩,恢复湿地3万亩,保持植被覆盖面积逐年增长。大力实施科尔沁沙地——松嫩平原交错区(通榆县)生态保护修复、霍林河治理、河湖连通扩建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力打造吉林西部生态屏障。

  ——以老城改造为抓手,全力打造精品宜居城市

  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提升功能品质,打造东北经典舒适小城,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分期分批实施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力争“十四五”期末,城内所有老旧小区完成改造、百姓全部住上楼房。以治脏、治乱、治违、提绿为突破口,实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美化绿化、城市文明”五大提升行动,有序增强城市功能、增进城市文明、增加城市绿量,让城市干净整洁,让市民方便安全,让社会繁荣发展。综合改造城市道路16条,完成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东湖湿地公园、丹顶鹤公园“三大公园”建设及鹤城广场改扩建,打造10处街角游园,整体提升城市形象与品位。

  ——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对标最高标准、最优环境,拿出真招实招,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实施“数字通榆”建设,严格推行“好差评”制度,以最严厉的举措整治“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打造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坚持从本地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出发,不断优化要素配置,着力提高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打造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强化政企一家理念,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落实重点企业包保责任制、驻企工作制,为企业提供“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式服务,保持“亲”“清”政商关系。倡导“人人代表通榆形象,事事体现营商环境”,让投资者在通榆拥有更多的亲切感、归属感、获得感。

  ——以百姓福祉为根本,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通榆的发展更有“温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促进就业困难群体稳定就业,推动全民创业。健全多层次社会救助关爱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救助补助标准,加强残疾人康复救助帮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兜牢民生底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双减”政策,切实为学生和家长“减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本地就诊率保持90%以上。加快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扎实推进“八五”普法,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信访“双向”规范,实现“权责清晰、行为规范、治理有效”的工作格局。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深化建筑施工、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和治理,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筑牢平安通榆防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90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