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吉林省)辽源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1日)

  未来五年,我们要坚持目标与规划并行,让发展布局更加优化。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重点打造“一区一城一地一园一镇”高质量发展载体,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加快形成“一核引领、四区协同、多园支撑”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布局。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坚持“南扩、北融、东接、西连”,全力打造南部文教科技、北部生态旅游、东部商贸物流、西部辽白工业一体化的城市功能区布局,基本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市域空间布局,推动建成区面积向100平方公里目标迈进。

  未来五年,我们要坚持总量与质量并重,让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产能利用率、产销率、利润率,深化供需两端结构性改革,重点建设新能源电池等10个标志性产业链、碳纤维等10个产业园,致力打造新能源汽车、轨道客车产业配套“两个基地”,推动七大主导产业由“2115555”向“4211155”跃升。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造提升黑土地6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正常年景粮食产量32亿斤以上,加快三产融合和“三园一体”建设,打造禽蛋、肉牛、林果3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强力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壮大融合型服务业,改造传统型服务业,培育成长型服务业,围绕高品质生活优化消费结构,聚焦袜业、蛋品、医药等重点领域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品牌。突出“六新产业”和“四新设施”,新增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25个。

  未来五年,我们要坚持改革与创新并驱,让发展动力更加强劲。高质量推进“五大改革”和“四个振兴”专项改革,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民营经济相关改革,加快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增强要素市场竞争优势。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与长春、一汽、吉大、绍兴等紧密合作,重点吸引“500强”企业、知名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入驻辽源。抢抓“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政策机遇争上项目,在总量扩张中转方式、调结构、降强度。全力抓好平台创新、产业链创新、协作创新,谋划建设医药健康产业等5个科技园区,新能源、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等5个科技示范基地,让更多创新要素汇聚辽源、更多创新平台落户辽源、更多创新人才服务辽源。

  未来五年,我们要坚持城市与乡村并进,让城乡面貌更加美丽。坚持产城融合、生态优先、城乡一体战略,着力提升要素集聚水平、发展承载水平、民生保障水平、绿色引领水平。健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城市设计体系、建筑设计体系,统筹实施空间拓展工程、功能完善工程、品位提升工程、生态复原工程、韧性建设工程,争创国家文明城、国家园林城。坚持文旅、农旅相结合,统筹乡村建设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设施建镇、资本进镇、产业兴镇,重点打造18个特色小城镇,形成一批特色小镇,以乡村建设推动整体进步,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发展。

  未来五年,我们要坚持保护与修复并举,让生态底色更加鲜亮。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减污降碳,加快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实施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严格落实“十四五”生态规划,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矿、治土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林长制、田长制、河长制,高标准完成“三百工程”,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逐年提升,域内水质稳定达标,实现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销号,全面恢复辽源生态底色,坚决守护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加快建设美丽宜居辽源。

  未来五年,我们要坚持保障与治理并济,让人民群众更加幸福。始终把促进共同富裕摆在突出位置,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每年滚动实施惠民实事50件左右。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问题,创建省级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10个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保障标准提高20%以上。对照国家和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住房、扶弱、优抚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强化法治辽源、平安辽源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让辽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全更有保障。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第一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打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意义重大。必须以决胜之势,向市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大踏步前进。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0%,税收收入增长12%,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省调控目标一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指标完成省计划。

  一是聚焦产业优化升级,下大气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压实链长制责任,以稳工业促增长,以提“四率”保质效,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左右。紧盯重点产业项目。全力抓好七大产业集群、十个标志性产业链、两个配套基地和十大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开展新一轮工业技改工程。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23个,力争完成实物量投资50亿元以上。突出抓好鑫达钢铁180万吨热轧带钢、东北袜业万台袜机数字化智能转型升级、巨峰生化20万吨山梨酸和50万吨复合饲料、巨晟轻合金12万吨高精度大规格铝合金板带箔材、辽矿集团矿山装备制造业整合、富奥汽车零部件铝合金壳体二期、银鹰制造多功能车间、瑞意粮机智能成套设备、蛋鸡全产业链提升等71个建链强链延链补链项目,七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全力保障企业运行。强化工业运行监测和精准调度,保障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供应,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苗头性问题预警机制,力争50户重点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提高竣工项目产出贡献,建立项目台账,实施绩效管理,重点推动启星铝业轨道客车大型铝合金型材及汽车轻量化等18个在建项目如期投产,鑫达钢铁超高温亚临界发电、华纺静电二期等19个建成项目达产达效。实施“双停”企业复产专项攻坚,力争东丰药业等10户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着力强化扶持服务。抓好政务服务,强化市级领导包保,深化“百人助百企”“服务企业周”等助企活动,探索“行长制+链长制+保长制”融资机制,着力破解流动资金、稳企扩岗、市场开拓等共性问题,重点解决鑫达钢铁转型升级、巨峰生化原料短缺、一汽配套企业订单不足等突出难题。抓好政策服务,落实国家和省高质量发展政策,确保减税降费等政策直达企业。创新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帮扶、吸引袜业、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新增小微企业200户、“个转企”330户、规上工业企业15户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8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