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0%以上。为完成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质效实现新跨越
深入实施项目强区战略,突出招商驱动、项目拉动、园区带动,高层次培育发展新动能,高质量构建产业发展体系。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在对接上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等方面开展招商工作,重点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企业。强化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做到招商项目接得住、落得靠。力争全年完成签约项目20个以上,争取引进超亿元大项目5个以上,利用省外到位资金增幅超过30%。促进产业发展。固牢优势产业,以“煤头化尾”为抓手,促进煤化工产业提档升级。加快200万吨应急储备煤建设,支持隆鹏3万吨液氨、百利良焦炉气综合利用等项目稳定生产。推进宝泰隆3个矿井及昌隆煤矿等12处地方矿井提能改造,加快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壮大新兴产业,完成万锂泰5万吨锂电负极石墨化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万锂泰风电综合利用及宝泰隆加油加氢合建站项目。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省交投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打造龙江东部物流集散中心。合理规划商贸网点布局,稳步发展旅游、批发零售、餐饮等服务产业。大力发展夜经济、网红经济、农村电商经济,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园区承载力。实施新材料园区基础设施二期项目建设,完善道路、给排水、供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煤化工园区灰渣场建设。加强对园区产业发展的引导,力争把园区打造成为主导产业突出、项目集聚、区域集约的产业园区,全年实现产值超百亿元。
(二)聚焦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农业增效提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抓好粮食生产,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谋划实施18.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导设施蔬菜、杂粮杂豆等特色产业发展,扩大黄芩、防风等中草药种植面积。加快畜牧业规模化进程,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巩固生猪、肉牛和蛋禽等主导品种,积极发展肃慎黑猪、鹿、鹅等特色养殖,推进大江、牧良养殖扩大规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龙头引领、示范带动,推进金穗米业、林泓米业、天然植物油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电商营销主体,让大米、食用菌等优质农产品卖得更好、卖得更远。扎实开展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一批“治村能人”“带富能手”。实施乡村文明建设。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做好垃圾污水处理、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不断完善村屯路灯、桥涵等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红光、马鞍、中鲜等美丽乡村精品村。倡导文明新风,摒弃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作用,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红胜生态观光、长发林野采摘等项目健康发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四个不摘”,完善持续稳定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脱贫群众逐步致富,接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聚焦推进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动能得到新释放
坚持改革创新,努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蓄积发展势能。推动创新发展。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突出“专精特新”,以宝泰隆、隆鹏等龙头企业为基础,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力争培育规上企业2家、高新企业1家、科技型企业3家,每个产业新扶持1至2家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万锂泰公司挂牌上市。充分调动企业研发投入及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加快石墨烯下游应用、锂电负极材料等产业链条建设,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抓好营商环境建设。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放管服”“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四零服务”承诺创建。落实“企业宁静日”及“专班”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着力优化国企结构及资源配置。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创新招才引才用才体制机制。高效提升开发区各项社会事务能力。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各领域改革,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培育壮大民营经济。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严格落实各项惠企利企政策,加大企业梯次发展培育工作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为市场主体营造宽松环境。
(四)聚焦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城乡面貌展现新品质
坚持规划引领,注重建管协调推进,努力建设更高品质的秀美城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攻坚环保督察等反馈意见整改,对标对表、销号清零。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扎实开展扬尘治理、节能减排,全力推进秸秆禁烧和秸秆“五化”。探索实施“田长制”,持续落实农业“三减”。进一步压实“河长制”,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谋划柳毛河、罗泉河等5条中小河流治理,完成长安村等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面实施“林长制”,加大森林湿地草原保护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提升林地、绿地、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不断完善城乡路网,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谋划直通桦南森工路建设,积极对上争取政策,计划实施G229国道至大六林场道路提质改造工程,完成3条通村硬化路建设,实现全区通村硬化路全覆盖。开工建设3处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维修改造金沙街道、桦南森工危桥4座。加快城市更新,合理增设公厕、绿茵停车场,加强城市停车场、道路沿线泊位管理,着力缓解停车难问题。有序推进城市绿化工程、亮化工程,提升辖区整体形象。强化城市治理水平。扎实推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围绕“八大提升行动”,完成环境整体提升目标。继续实施住宅小区、“拔杆捋线”、道路扬尘、“小菜园”、“僵尸车”等专项治理,加强公共绿地、居民小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等日常管护。全面推行“街长制”,加强城乡道路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扎实做好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适当增设农村垃圾箱、果皮箱数量。垃圾分类逐步向农村铺开,主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三分之二。加强环卫市场化监督管理,提升辖区道路保洁质量。强化棚改腾空土地属地监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狠刹违法占用棚改腾空土地歪风,创造良好用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