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12月25日在溪湖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代区长 何宇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溪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紧紧依靠全区20万人民,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践行市委“34456”发展战略[1],较好地完成了溪湖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目标任务,奋力打赢了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扣除一次性非税收入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然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近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近12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3%和6.3%。
主要做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强化落实“项目专班”和“项目管家”制度,以高质量服务保障项目高质量推进。衡泽热力泵站迁改及一级管网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香溢府(一期)A地块23栋楼已交付15栋,剩余8栋主体建设完成。太子河景观提升、滨河北路改扩建项目全速推进。总投资22亿元的31个重点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复工,累计帮助解决要素难题20余个,中石油郑家加油站、海月水母饮品生产线等11个项目竣工投产达效。
开放合作成效明显。全年开展各类“走出去、请进来”活动155次,累计洽谈对接项目195个、谋划储备项目66个,51个项目签约落地,其中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3个,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74.08亿元,同比增长15.5%。持续加大外贸企业服务力度,完成外贸进出口额4500万元,同比增长98%。成功签约柏威科技生物复合碳源项目,引进实际利用外资506万美元,同比增长68.7%,创历史新高。
政策争取有力有效。坚持靶向对接国家政策支持方向,谋划包装了总投资95亿元的44个项目,其中总投资1.3亿元的太子河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3个项目已累计下达政策资金7264万元,全部开工建设。围绕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两新”[2]系列政策谋划项目110个,总投资186亿元,为明年决胜之年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坚持调结构、促升级,三产融合同向发力
农业基础不断夯实。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深入实施“三资”管理[3],盘活存量资产。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6万亩,生猪存栏2.75万头,保护性耕作面积1544亩。完成1.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一卡通”惠农补贴累计发放437.03万元,惠及11988人。切实加大农业名优企业品牌推广,本溪双花熟食品有限公司晋升为省级龙头企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329.7万元,签订实施合作项目33个,全年无返贫致贫问题发生。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26%,创历史新高。积极推动“双本融合”[4]发展,协商建立鞍本集团跟标机制,大力开拓外埠市场,全年完成废钢铁加工配送175万吨,同比增长157%,实现产值42.3亿元,同比增长11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提升2个百分点,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完成铁精粉总产量140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
区域消费增容扩面。全区限上企业增至24家。全年开展汽车、生鲜等促消费活动60余场,发放购车补贴370万元,拉动销售额6000余万元。商品房销售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2.5%。“舌尖上的消费”持续升温,寨香农产品、双花熟食等亮相全国展会。东风湖冰雪大世界、康溪温泉联袂激活文旅市场,文旅活动亮点纷呈。全年接待游客49万人次,实现收入0.74亿元,客流量和收入各增长25%,文旅产业消费再创新高。
(三)坚持强改革、优服务,内生动力有效激发
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本溪湖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明显,“一强化、两剥离”[5]管理职能得到有效落实,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主要考核指标超额完成。全区机构改革稳妥有序,6家单位挂牌组建。高新区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有力,教育、医疗卫生、综合行政执法、环卫一体化、优化调整街道机构设置及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入,天华钢管、公路水泥厂“解遗办证”工作进展顺利。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省委第八巡视组营商专项巡视30个反馈问题已整改完成28个,整改率93.3%。深化“办事方便”改革和“综窗”改革[6],7家单位获批“清风辽宁政务窗口”称号,服务窗口压缩比例达65%。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综合排名位于全市前列,全年解决百姓诉求4400余件。深入实施“双进双促”[7]专项行动,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加速构建,帮助企业解决用地、审批、金融等问题73个。新增培育“小升规”企业6户、各类市场主体1643户。核销核减政府存量债务1.48亿元。“万件清理”交办投诉问题全部办结。组织“政银企”座谈会2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贷款1.2亿元。
创新驱动赋能增效。坚持强化人才支撑,搭建科创平台。推动寨香生态有限公司与渤海大学开展深入合作。木兰医药获批“带土移植”[8]政策支持。落实“第一书记”“归雁行动”17名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智改数转实现新突破,山水工源水泥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与钢联聚丰同步获批市级智能工厂。全年新增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雏鹰企业[9]1家,完成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2.1亿元,同比增长50%。
(四)坚持强基础、补短板,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总投资5226万元,对9个老旧小区楼本体及配套设施实施改造。总投资786万元,完成30余公里村内道路建设、维修、养护、安防及12处客运候车亭建设。火连寨平改立项目竣工通车。坚决落实创城要求,占道经营、店外摆卖、乱堆乱放、乱贴乱挂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全年清运城区各类垃圾1500余吨,新建生活垃圾服务中心1座。开展城市面貌“彩妆”工程,补植行道树290余棵、绿篱1.3万株,种植摆放各类花卉3.4万余株,修剪草坪24.3万平方米、灌木造型1464墩,城区“颜值”持续提升。
乡村环境不断优化。汲取“千万工程”[10]经验,完成日月岛大翻身村“五好两宜”[11]和美乡村建设。全年累计投入资金716万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净化整治工作,创建区级优秀示范村7个。完成彩屯河彩北新村段夸屯明渠清淤、砌筑等工程,新建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池69个。总投资955万元,完成7个水库移民工程,新建路灯242盏,新建和修砌护岸1357米,日月岛3座便民桥水毁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农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2%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
生态治理持续深入。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关17项问题完成整改12项,53件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完成整改52项,剩余6项问题正按序时进度全力推进。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要求,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域4条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98.5%。实施人工造林2707亩、植树40万株,完成“即死即清”疫木除治5084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1295亩。深化PM2.5源解析工作,溪湖区西南部空气质量有效天数346天,达标天数307天,优良比率达88.73%。全区污染地块、受污染耕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
(五)坚持保民生、增福祉,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民生保障扎实有效。全面稳住就业基本盘。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92次,城镇新增就业191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219人,就业困难再就业438人,高校毕业生就业178人,青年就业见习6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扶助资金5200余万元、退役军人优抚资金431.3万元,依法为70名农民工追回欠薪共计175.5万元。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本溪市120急救中心溪湖区急救站、石桥子仁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建设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投入518.6万元,完成4个教育集团和1所特殊教育学校维修改造工程。全区增设托育教室2个,新增托位42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物“四普”工作成果在《中国文物报》头版推广。原创舞台剧《和美生活》荣获全市国庆主题活动一等奖。全年承办举办本溪市冰雪节、溪湖梨花节、民间足球联赛等各类文体惠民活动188场,时隔30年的全区第二届全民运动会圆满成功,溪湖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和全民健身热情有效激发。
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1+1+6+N”工作体系[12],全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67件,化解率100%。“万件化访行动”和“7505”台账案件全部申报化解完成。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成功破获今年全市首例百万以上“3.04”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10.01”特大妨害药品管理案,重大案件破获率和治安防控水平显著提升。圆满完成重要时间节点安全和信访维稳任务,全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防火防汛减灾等安全责任不断夯实,公共安全形势持续保持平稳可控。
(六)坚持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一年来,区政府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压减“三公”经费,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认真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科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13]集体决策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60件,办结率85%,办复率100%,政府依法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同时,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实现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提升,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联、慈善、红十字会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向全区人民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实施。其中,彩玉、彩滨、彩生老旧小区楼本体改造;铁工、峪岗、峪前、彩力小区燃气、供暖及排水等设施改造;举办溪湖区第二届全民运动会;“一事一议”18公里村内道路维修;10个村卫生室改造等5件实事已实施完成。歪头山矿区“三供一业”维修改造、火连寨河流域综合治理、本溪“生活秀带”示范区煤铁路建设、实验幼儿园升级改造、河西啸山地质灾害治理等5件实事正在有序实施,计划于2025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2024年,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谋发展、拼经济、守底线、惠民生,取得了丰硕成果。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更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和苦干实干。在此,我谨代表溪湖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区中省市直单位,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溪湖建设发展的企业家、投资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2024年溪湖区主要经济指标的较大提升,主要依托于废钢产业的高速发展,然而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溪湖的产业结构不优、动能转换不快,发展后劲尚显不足;对标高水平开放要求,一些惯性思维还未破除,招商引资力度还需加大,营商环境还不够优化;对标高品质生活要求,老城区基础设施欠账依然较多,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对标高效能治理要求,溪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化解,各类风险防范压力依然很大。少数干部的担当意识、攻坚能力、依法行政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还需持续加强。对此,我们不遮掩、不回避,必须直面问题、主动出击,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