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14日)

  ——2025年1月14日在齐市铁锋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八次会议上

  铁锋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以赶超之志,行务实之举,聚奋进之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2024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亿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76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9.4亿元。

  ——一年来,我们锚定方向谋发展,产业基础不断优化。围绕传统工业、农文旅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四大方向”,全年新签约项目17个,签约金额超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2%;建设产业项目32个,新开工产业项目24个,七区排名第一。传统工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总数达37家。中车齐车完成数字化车间建设,全球首批碳纤维轻量化重载铁路货车成功投产,整体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四达铁路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数字化系统等多项产品获得全省首台(套)创新产品认定。食品加工业初具规模,飞鹤乳业实现产值3.6亿元,北纬47植物酵素乳上市45天,销售额达1600万元。健康食品成功试产,源鹤食品、北粮泉完成主体建设,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乳、肉、水、酒、休闲食品等食品加工领域多点开花,产值突破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9.2%,同比增长7.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高质量承办第六届全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克服财力困难,投入1.7亿元,升级改造飞鹤大道沿线景观。“景村”联建效应突显,旅游业态日益丰富,精心策划“铁锋旅游季”系列活动,创新打造研学游、休闲游、生态游3大主题6条精品线路,扎龙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查罕诺村旅游发展案例录入《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铁锋区“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旅游线路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全域接待游客达到400万人次、同比增长42%,旅游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47%。现代服务业活力充分释放。仓储物流体系进一步健全,综合物流园建成运营,飞鹤乳业、农投集团、澳柯玛等一批大型企业签约入驻,有效降低企业仓储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成为全省首个零碳、智慧化物流园区。汽贸集群效应凸显,奔驰、丰田等知名汽车品牌先后入驻我区,汽车销售企业总数达46家、品牌42个,销量突破1.7万辆,销售额突破22亿元,乘用车销量占全市73%。社零额企业培育开辟新路径,创新“初级农产品市场结算模式”,推动统一结算平台应用以来,赋码商户191户,完成销售额1500万元。市场活跃程度充分激发,第十九届中国(齐齐哈尔)国际小商品交易会、铁锋·扎龙2024年音乐美食节暨第三届烤肉美食节成功举办,客流量超1千万人次,经济收益超亿元。产业承载能力有效增强。充分发挥全市优质项目核心承载基地优势,发展飞地经济,企业公寓一期、羽绒小镇、北疆孵化器、新亚孵化器先后投入运营,四达铁路、禹齐机械、重庆医药、羽泰服装工贸等14户知名企业纷纷入驻,营业收入实现2.2亿元。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企业公寓二期加速建设,投资2亿元的金鹤预制米饭项目意向签约入驻。

  ——一年来,我们着力挖掘特色强优势,农业农村振兴发展。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责任,稳粮稳豆双提升,粮食播种面积达10.6万亩,产量超亿斤,实现“二十连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小菜园面积增加12%,东官地香瓜、边屯韭菜错季供应,银鱼、稻蟹、泥鳅等产量增长均在10%以上,扎龙鲫鱼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突破至49个。创新搭建“村村联”销售平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增加20%,定制农业产值突破千万元,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4000万元。“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清理低价合同204份,新增资源收费1.5万亩,实现增收112万元。对2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全覆盖财务审计,资源管理更加健全规范。严格规范产权交易管理,完成线上平台交易91项,成交额1263万元,线上记账率、预算执行率、资产录入率均达100%。扎龙镇农村综合改革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经验入选全省国家标准化示范案例选编。高标准农田建管并重。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移交和“回头看”整改工作,健全管护制度9项,修缮农渠衬砌板近百处,新建支渠封边1600延长米,农业生产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强治理,生态环境秀美宜居。始终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工作遵循,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绿色生态成为铁锋可持续发展最亮“底色”。让天空更蓝。聚焦蓝天“保卫战”,超额完成清洁能源改造任务,向阳村、查罕诺村代表全市接受国家试点验收;在全市率先完成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主体施工,200家减排清单企业全部实现规范管理。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3%。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经验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让水质更清。聚焦碧水“保卫战”,系统性组织开展“清河专项行动”,17个入河排污口实现全时、全域、全覆盖动态监管,9个水源地实现常态化监管。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对全域76个点位进行排查治理,率先完成查罕诺幸福河湖建设,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有力保障。让黑土更沃。聚焦净土“保卫战”,坚决扛起黑土耕地保护责任,“五级”田长巡查1400余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8%,高于全市7.8个百分点。超额完成退化林修复任务,采伐还林实现全覆盖。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4.75吨,废旧农膜25吨,回收率分别为91%、89%,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村屯粪污集中收集点3个,211户家庭散养户设施全部达标,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100%,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1%,高于国家标准6.1个百分点。

  ——一年来,我们多措并举惠民生,群众福祉更加厚重。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围绕群腐集中整治,聚焦群众可感可及,做实55项民生实事,着力让群众生活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民生底线兜紧兜牢。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民生领域支出达2.8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困难群体再就业1263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73%。发放各类社会救助保障资金3555万元,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困难群体政策覆盖率达100%。创建全市首家“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累计服务300人次,发放退役军人抚恤金、生活补助1390万元,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工作完成初检。城市管理成效明显。扎实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围绕“十二乱”整治,不遗余力拆除违建、清理废弃线杆、治理飞线,设置“快修快补”专项基金,建立快速修理队伍和“先修后付”机制,让城市小修小补实现零等待。北二路、黎明街、清洁路全线建成,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累计投入1951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实现第七小学教学楼、二十九中学操场等6所学校升级改造,新建五十二中学理化生实验室,为天齐小学等6所学校配套108套教学设备,办学环境显著提升。落实“教育质量提升年”行动,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对教师进修学校合理调整,教研指导和课堂质效全面加强。中考成绩实现新突破,4名铁锋学子冲进全市前10名,重点高中达线率53%,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光荣小学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二十九中学获评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铁锋教育工作经验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卫生服务扩面提质。高标准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村级规范化、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积极争取省红十字会专项资金,完成博爱家园和校医室建设。坚持医防结合,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36个,签约居民群众14.9万人。积极融入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市中医医院、附属三院深度合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专家服务。疾控中心荣获省级癌症预防工作优秀单位。文体事业稳步发展。成功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系列活动百余场,与齐齐哈尔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公益文艺辅导累计服务近万人,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路径显著增加,群众健身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化对企包联,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等问题240个,惠企政策在末端落实落靠,申请奖补资金超3000万元。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打造经开区“亲商驿站”,梳理服务清单94项,创新“五证联发”“一业一证”“带方案供地”等服务模式,“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氛围已经形成。

  ——一年来,我们竭尽全力守底线,社会大局更加稳定。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安全生产和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挂牌明责”工作作为全市试点,探索典型经验,并在全市推广,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先试先行应用“数智安监”平台,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619个,创新专家体检模式,对500家重点市场主体进行全方位问诊,全区火灾和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21%、17%。森林草原防火能力有效提升。争取资金500万元全面提升区、镇、村三级队伍防灭火装备,利用铁塔监控技术实现农村火点监控预警全覆盖,组织大规模防火演练3次、参加人员240人次,火灾预防和应对能力有效提升,森林草原全年实现零火点。平安建设走深走实。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铁锋、平安铁锋。侦破涉案金额2000万元的非法销售伪劣香烟案,得到公安部表扬。高质量完成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仅用一个月时间,破解格林小镇691户办证难题,典型事例在《人民日报》刊发。排查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630余件,受理各类信访案件735件,按期办结率100%,信访化解率居七区第一。

  ——一年来,我们强化内力提效能,自身建设更加过硬。坚持政治引领,持续转变作风,整治群腐办实事,政府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不断强化政治建设。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履行“一岗双责”,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政府党组成员参加读书班理论研讨97人次,深入基层党建联系点讲党课28人次。深入开展群腐集中整治工作,殡葬领域、农村三资和校园餐等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群腐领域累计立案43件,查处46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序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建立重点任务点对点交办、重要事项请示报告等机制,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117件人大代表建议、147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八五”普法工作获得全省通报表扬。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全市能力作风提升年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4%。高度重视各级巡视、巡察、审计整改工作,积极主动接受省委巡视,教育、卫健和黑土地保护利用3项市级专项巡察反馈问题90个,全部完成整改。住建、民政、人社、林草等22个职能部门及社区、村,主动接受区级巡察,252个巡察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围绕政策落实、资金使用、资源管理等方面,对全区2021至2023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覆盖审计,部门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工作质效持续提升。督办政府重点工作落实160项,高质量完成“省、市长留言”事项办理,速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6273件,按期办结率均达到100%。

  同时,全区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工会、红十字、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机关事务、档案史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履职尽责、迎难而上,付出了艰辛努力,也收获了丰硕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铁锋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奋战在一线的广大人民群众,向给予我们广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关心和支持铁锋现代化建设的中省市直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主导产业发展不够均衡,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教育卫生、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温度和细致程度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还有一些干部思想观念封闭保守,干劲闯劲不足,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担当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竭尽全力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全区人民期盼!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1197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