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黑龙江)五常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9日)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更是五常抢抓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哈尔滨市委、五常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巩固拓展灾后恢复重建和政治生态净化修复成果,统筹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城乡融合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深化社会治理“五大攻坚突破行动”,确保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打造龙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国际稻米产业发展合作中心、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中心、黑吉两省区域协调发展枢纽中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五常实践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4%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4.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工业、强实业,聚力产业振兴迈出新步伐。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加力发展、未来产业突破发展,民营经济振兴发展。

  ——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巩固提升食品、装备等传统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引导支持哈特啤酒、大羅新等食品深加工企业产品创新、增量扩产,推进十月稻田鲜食玉米、科发瑞扬功能米、大洋粮油等项目竣工达产。加快发展通用装备制造产业,支持天赐天一汽车配件拓展经销范围,推进天时利汽车零部件等项目落地建设,扩大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

  ——加力发展新兴产业。做优生物医药产业,扩大“寒地龙药”种植面积,提升中药材供给水平和项目吸引力,力争恒泰药业等医药企业落地建设。扶持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实施葵花药业数字化车间、旺达中药饮片智能化车间等技改项目,支持九真堂制药研发新品种药剂。做强新材料产业,支持海毅达超硬材料拓展上下游业务,提高产品竞争力。壮大新能源产业,推进万泰光伏、湘安光伏等获批项目建设。提速发展循环经济,力促华凯动力电池拆解回收等项目入驻循环经济产业园。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大未来产业孵化力度,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市场主体。重点针对“未来材料”产业,加快推进秸乐纳米纤维素项目建设。密切关注“未来健康”产业,力争星际诺康干细胞等项目成功落地。紧紧围绕“未来空间”产业,争取东方航科直升机运营服务中心、航翼科技无人机制造等低空经济项目落地建设。同步在“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能源”等领域靶向发力,争创龙江县域未来产业先导区。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行动,落实惠企激励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销售难等问题,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积极倡导“内循环”,推动企业配套和上下游衔接,压缩经营成本。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鼓励“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争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家。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企业4家。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聚焦主业、加强合作、丰富产品、扩大产能、提质增效,培育更多链主企业、龙头企业。

  (二)坚定不移应变局、开新局,聚力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先、改革为策、服务为要,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发展动力和发展潜力。

  ——狠抓项目谋划建设。抓牢国家“两重”“两新”等一揽子重大政策机遇,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资金支持,深入开展“项目大谋划、谋划大项目”专项行动,健全项目资金争取考核机制,培育储备大项目、好项目30个以上,力争纳入国家、省和哈尔滨市“十四五”收官支持计划、“十五五”规划编制范畴。统筹项目建设,实施福熙荟文创中心、五谷丰营养食品等省百大、哈尔滨市重点项目31个,力争年度投资实现27亿元以上。强化跟踪调度,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包联机制,以“开春即开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拼搏干劲,主动作为抓前期,保障要素提速度,全力以赴促投产,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坚持内外同频共振、全民招商总基调。内部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力量,推行“领导包联+首席服务官”工作机制,采取战线招商、专班招商、属地招商、重点行业招商等方式,重点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开展全链条招商活动,力争对接重点企业300家以上。外部利用龙粤、深哈对口合作等资源,采取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密切跟踪中合辐照产业、奥蓓斯紫苏面膜等16个上下游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力争签约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际利用内资实现25亿元以上。

  ——充分释放园区动能。深入推进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一区三园”发展,确保满足重点产业集聚发展需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实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激发经开区发展活力。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加快牛家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标准化厂房2期等配套设施建设。丰富牛家镇配套服务区生活要素供给,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发挥中天众达“数字经济产业园”功能,整合金融、人才、技术、土地、物流等资源信息,提高综合服务供给能力。梳理沉淀资源,盘活停产企业3家以上,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实现台账式管理,维护资产安全,提高使用效益。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大米集团实质化运营,加大“稻乡·五常”区域公共品牌推广力度,围绕市场需求开发联名产品,谋划建设大米交易中心、物流集散中心、官方监管仓、金融授信等公共平台。系统整合供排水资源、文旅资源、矿产资源和药品采购资源,探索推进公司化运营模式。落实财税体制改革任务,推进财政科学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坚决兜牢“三保”底线。推进与山河屯林业局有限公司政企共建,实现融合发展。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精准掌握企业发展诉求,积极开展“政商沙龙”活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开展“高效管好一件事”专项行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为企业创造宽松环境。深化政务公开,优化政务事项办理流程,实现网上可办率99%以上。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双渠道并行。规范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量认领基层政务服务事项,打造城乡居民“一刻钟政务服务圈”。优化“12345”民声热线服务,落实“早交办、早催办、早回访、早反馈”机制,持续提高群众满意度。加强诚信政府建设,防范政府失信行为,全面营造风清气正营商环境。

  (三)坚定不移强三农、促振兴,聚力现代农业跃上新台阶。围绕科技兴农、绿色优农、质量强农、品牌惠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做精五常大米产业。将五常大米摆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全力打造“世界级品牌、千亿级产业”,逐步释放其品牌价值。实施种业振兴,加强源头育种、依法治种、科学用种,深化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大学大院大所合作,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和生物基因库建设,稳固产业发展根基。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持续推进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逐步扩大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强化质量管理,全面实施新发布的《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五常大米》标准,扩大智慧监管平台覆盖面,发挥快速维权中心作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优化物联网中心数字平台功能,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和水稻销售卡管理,完善溯源防伪体系,严格规范地理商标授权规则。延伸大米产业链条,推动碎米、米糠、稻壳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发挥大米集团示范引领作用,讲好五常大米故事,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30万亩以上。推广农业大垄密植、一喷多促、水肥一体化等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提升粮油作物单产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20.7万亩,“小田变大田”5.8万亩以上。谋划实施水土保持、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工程项目17个,完成龙凤山水库非常溢洪道建设,持续巩固防汛和灌溉安全。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农机保有量发展至9.7万台(套)。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升级改造低效设施,提高温室、育秧大棚使用效率,保障食物多元化供给。调优种植结构,寒地果蔬、大果榛子种植面积发展至9.5万亩、1.6万亩,栽培食用菌1300万袋。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力争建设规模化养殖场2处。实施渔业振兴行动,扩大龙凤鲫、稻田蟹等品种养殖规模,积极争取寒地小龙虾繁育中心示范项目落地建设。提高农业保障服务水平,扩大粮食作物、畜牧养殖政策性保险参保范围。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家庭农场赋码率达到70%以上。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托管面积力争实现110万亩以上。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帮扶政策,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力争人均年收入增长1250元以上。提高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衔接资金使用效益,实施鲜食玉米、免淘米等产业项目6个。推动“一乡一业”,完成小山子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期认定。发展“一村一品”,依托域内山河白黄瓜、油豆角等农特产品,争创国家级示范村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创建工作,争创样板村1个、示范村10个。提高农村“三资”管理质效,系统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领形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

  (四)坚定不移活商贸、兴文旅,聚力消费市场释放新动能。坚持供给端、需求端双侧发力,域内消费、旅游消费双向扩容,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双业并举,提升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层级。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坚持四季全域旅游主基调,重点打造康养旅游、冰雪休闲、农事体验、文化研学“四张名片”,逐步构建稻乡特色文旅经济带。围绕春季高山杜鹃、冰凌花开,夏季稻花飘香、养生避暑,秋季红叶枫谷、五花山色,冬季银装素裹、赏冰乐雪,打造哈长近郊“微度假”旅游目的地。有序实施文旅资源开发,推动凤凰山、龙凤湖、雪谷等重点景区升级改造和系统化运营,推进双跃湖野奢营地2期、稻乡小镇、蔚秀山等新兴项目建设,开发串联拉林副都统衙门、回龙山等传统景点,编创龙滨戏、东北大鼓等非遗文化特色演艺产品,优化全域旅游路线,提升旅游内涵品位和承载能力。借势“尔滨”旅游热,加强宣传推介,做优“五常文旅”新媒体矩阵,创意设计“五常有礼”,举办冰雕文化展、冰钓邀请赛等系列活动,叫响“中国·稻乡”文旅品牌。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推动大宗消费与节庆消费并驱,支持市场主体积极举办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促销活动,促进“夜经济”繁荣有序。推进建设大街“诚信示范街”建设,争取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提高消费便利度和商户信誉度,打造“吃住行游购娱”新消费场景。引导批零住餐等市场主体与网络平台公司合作,推动线下消费与线上消费并进。落实房地产金融政策,鼓励房地产企业加大促销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挖掘现代服务业潜力。立足吉黑高速、铁科高速、哈尔滨都市圈环线相继建成通车的区位路网优势,推进五常镇、拉林镇物流公铁联运枢纽项目建设,加快实现多式联运,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巩固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建设成果,发挥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作用,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办好电商直播大赛。支持电商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力争升限入统电商企业2户以上。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等领域支持力度,满足企业和群众多样化金融需求。

  (五)坚定不移守青山、护绿水,聚力生态环境呈现新底色。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严抓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强化散煤、扬尘、餐饮油烟治理,加快淘汰改造10蒸吨以下、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标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巩固磨盘山水源地及重点流域治理成果,流域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40%以上。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治理侵蚀沟27条,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推进农业“三减”,保障土壤环境质量。扎实开展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

  ——加强生态系统管护。严格落实“林长制”,抓实林木病虫害监测防治,统筹开展防护林建设工程,修复历史遗留矿山10座。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和春季清河行动,确保地表水考核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严格落实“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严肃查处各类破坏黑土地和违法占地行为,高标准完成国家第三次土壤普查。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各类盗采矿产资源行为,支持司法机关开展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严禁“两高”项目入驻五常。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诊断,引导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持续开展能源革命,积极争取新能源指标,推进万泰光伏、湘安光伏等项目建设,新建便民充电桩174座,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统筹推进清洁取暖项目,提高清洁取暖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发挥森林“四库”功能作用,挖掘林业碳汇潜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成为新风尚。

  (六)坚定不移抓建管、提品质,聚力城乡面貌展现新气象。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现代化新城。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完成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审核,夯实城乡科学有序建设基础。实施五常镇内涝治理提升工程,建设雨污管网12.1公里,提升城区防洪排涝能力。优化农村供水布局,启动小山子镇、向阳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维护农村饮水安全。积极配合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工程、66千伏输电线路改造项目建设,推进高层建筑燃气“瓶改管”工程,提高城市能源安全供给水平。加快杏花山公园建设,打造城市南部休闲娱乐功能区。全力做好铁科高速、哈尔滨都市圈环线五常过境段建设保障工作,加快推进外环路建设,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78公里,修建桥梁22座,维修养护城区道路8条,更新交通标志300处,提升城乡路网建管水平。

  ——持续改善住房条件。实施房地产开发20万平方米,指导房地产企业科学配建公共配套设施,改造老旧小区16.6万平方米,满足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巩固“物业管理年”成果,持续规范物业管理服务,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推广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争创哈尔滨市优秀红色小区物业1家。实施供热“冬病夏治”和“冬煤夏储”行动,新建改造供热管网37.8公里,扩建金山热力供热锅炉,提升供热综合服务管理和安全运行水平,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系统治理城乡环境。坚持城乡建管一体统筹、同步推进,加大巡查管控力度,重点针对私搭乱建、露天烧烤、噪声扰民、违法占道经营、早夜市摊区外溢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加大主干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设施更新,做好“留白增绿”“见缝插绿”文章,补植绿篱花卉29.6万株,打造更多稻乡特色“微景观”。持续完善城乡垃圾收转运体系,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加快建筑垃圾消纳场项目建设,提升建筑废弃物处理能力。开展电力通信线杆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整治空中“蜘蛛网”。坚持以“六清一改一修一建”为重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标扩面,绿化、香化、美化村屯143个472.6亩,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城乡环境。

  (七)坚定不移惠民生、解民需,聚力人民福祉实现新提升。坚持政策向民生聚集、资金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加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供给,办好办实群众关心的大事小情。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新增城镇就业4100人以上,输出农村劳动力1800人以上。全力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络,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分层分类救助帮扶困难群众。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范围。加大医保资金监管力度,严格规范诊疗行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双拥共建工作。关心关爱“一老一小”,推进老年大学、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开展特殊家庭适老化改造,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强化妇幼健康和普惠托育服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推进公益事业发展。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办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第二幼儿园、中小学消防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强化“校园餐”管理。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省县域落地人才一体化培养项目。深化多层次医联体和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序推进市人民医院内科综合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提升传染病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启动体育场跑道维修项目,举办“送戏下乡”“全民健身”等系列活动300场以上。有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做好179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走深走实。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完成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和避难场所建设,总结复盘抢险救灾经验,修订《五常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房地产开发监测预警,健全资金监管制度,保障房地产市场安全平稳运行。扎实做好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和危房改造,保障群众住房安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减存量、控增量、治重访,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进程。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抓紧抓实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持续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行政行为更透明、政民互动更通畅、制度体系更完备。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发展重任、人民重托,我们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初心凝心聚力,强基固本彰显担当,全面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筑牢政治根基,坚决忠诚履职。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将忠诚担当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发展成效中,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树牢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履职。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底线思维,坚决摒弃人治思想、长官意识,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社会及舆论监督,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规范高效运行。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认真执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会前学法、法律顾问等制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坚守契约精神,倡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锤炼从业本领,踏实为民履职。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锤炼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提高政府系统各级干部从业履职能力,提升工作执行力。用好“四个体系”闭环工作落实机制,严格“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要求,推进政府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健全业务考核正向激励制度,坚决摒弃甩手掌柜、表面文章、消极言论等行为,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激发政府系统广大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问计、问需、问效”于民,抓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以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检验政府工作成效。

  ——提升行政效能,务实高效履职。坚决纠治大而化之、粗枝大叶的工作方式,坚决摒弃各种类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作风。坚持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上比高低、见分晓,牢固树立“跳起摸高、勇当排头”的争先理念,增强“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意识,发扬“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干事精神,坚决做到定了就干、干就快干、干则必成,坚决破除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效能低下等问题。紧盯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老问题和新表现,规范各类督查考核,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

  ——坚持正风肃纪,从严勤廉履职。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坚决履行“一岗双责”政治责任,坚决抵制“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加强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债券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督查监管,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以政府“过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过好日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1197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