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在老边区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老边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老边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发展怎么办”“老边怎么干”,聚焦“两地四区一带”建设,与全区人民携手并肩、克难奋进,交出了一份“难中有解、干中有为、稳中有进”的厚重答卷,老边高质量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我们聚焦经济,精准施策,发展质效明显提升
经济运行科学调度。今年,我区经历了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名全市末位,其他经济指标排名相对靠后的发展困境。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科学管理,着力加强动态穿透式分析调度,推动经济发展呈现持续回升良好态势,部分经济指标实现“由负转正、逆势上扬”,多项经济指标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87亿元。
提振经济多策并举。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等多项政策措施,高标准完成“五经普”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8.3亿元,惠及纳税人近6万户次。深化银企合作,举办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融资7810万元。围绕“两新”“两重”支持方向,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争取资金1837万元,申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需求项目21个。
项目建设彰显活力。实施“区级项目管家”机制,全年开(复)工项目170个。EOD项目探索出生态环境治理带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为老边增添新活力。投资8.25亿元的五矿矿业赵平房铁矿采选工程、投资4亿元的海达新材料年产3万吨负极材料球形石墨、投资4亿元的天赋·桃李春风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为老边注入新动能。投资15亿元的金天马工程车、投资1.12亿元的向阳催化剂年产1万吨特种溶剂装置等项目竣工投产,为老边铸就新引擎。
招商引资见实见效。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印发《2024年老边区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及奖励办法》,做到了将目标拆解成任务,将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以进博会、广交会等经贸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走出去”“请进来”227次,签约项目84个,签约额83.6亿元。和兴新材料年产8万吨定型耐火制品、镁特隆新建年产20万吨镁制品等重点项目成功落地。
(二)我们聚焦产业,科学谋划,发展动能强势强劲
坚持优存量,引领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691.6亿元,同比增长17.4%。抓实“小升规”企业培育,完成15户升规任务。日钢营口中板与河北敬业集团正式合并合作,顺利完成股权交割,实现“强强联合”。投资28.4亿元,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28项。顺安新材料成为全区首家省级5G工厂。向阳催化剂有限公司、鼎际得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奥达制药有限公司3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实现我区企业在该领域的首次入选。辽河开发区获评辽宁省专用车制造特色产业园区。
坚持提质量,促进农业发展持续增收。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防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严厉打击耕地违法建房、“大棚房”、违建别墅等行为,粮食播种面积7.14万亩,粮食产量达8200万斤。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投资5000万元的元园文化旅游度假基地、投资2000万元的海纳食品蒸煮车间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从魁”牌网纹瓜、“营乡”牌稻米油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星浩农业以“基地+农户+电商”模式,促进蔬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强碱地柿子、碱地食用菌等品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全区现有农产品加工集聚区1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老爷庙村、太平山村等4个村成功进入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储备库。
坚持抓流量,助力服务业蓬勃发展。天赋大象生态度假酒店项目成为全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签约项目。鼓励大型商超、家居商场广泛开展促销活动15场,成功举办龙山泉啤酒嘉年华系列活动,全面凝聚人气,提振消费热情。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探索休闲食品、轻纺家居、家用电器等特色产业与电商融合发展,圣士食品、俊跃厨卫等实体企业借助“直播经济”“网红经济”,寻找到新的营收增长点。通过举办汽车展销会、东湖奥特莱斯系列车展以及汽车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活动,全年拉动限上汽车销售额34亿元。市房交会期间,销售商品房178套,销售面积2.24万平方米,销售额1.48亿,三项数据连续三年全市排名第一。
(三)我们聚焦发展,深化改革,内生动力充分激发
创新氛围不断强化。重创新,全年落地科技成果转化13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近2.39亿元。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7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组织申报雏鹰瞪羚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12户。抓人才,全力推行“企业博士双创计划”“兴辽英才计划”,全区人才总量达1340人,建成国家、省、市级人才平台32家。强科教,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协调省内知名专家学者进驻工业企业指导服务。裕隆光电“激光智能再制造创新应用”项目获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辽宁鑫兴阿特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市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坚持“放管服”改革,实施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审批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实施行政许可“免申延续”改革,专班推进27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为百姓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一企一策”开展“分转子”工作,2家分支机构成功转型。27名区级管家深入项目现场解决手续办理、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363户。扎实开展“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工作,综合排名居于全市首位。区政务服务中心被评为“营口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区38户国有企业架构整合工作全部完成,覆盖投资经营、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形成了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投资主体、融资载体、运营实体,国有企业经营能力有效提升,资产同比增长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61%。携手政策性银行探索优质高效融资合作模式,推动海洋牧场、EOD、水利经营权转让等项目落地。目前,已与营口农发行完成有效对接,20亿元项目融资进入实质性阶段。
(四)我们聚焦建管,全力攻坚,城乡环境优美宜居
城市更新提质加速。聚力推进创城攻坚,深入推行“街(路)长制”“网格员”“门前五包”等工作机制,400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文明引导,全年整治“八乱”问题4万余处。涉及652户居民的老旧小区改造主体建设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正在逐步推进。改造供热地下管网4.7公里、楼梯立杠10.5公里。投资4088万元实施庄西线改线段(中心街-渤海线段)新建工程,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布局。全力推动房屋、土地征迁工作,为赵平房铁矿采选、光华路(东海大街-青花大街段)道路新建等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以“钉钉子”精神打通新东路等城区“断头路”。成功争取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增发国债项目,新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加速实施,城市管理日益精细。
乡村建设步履坚实。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净化整治,采购垃圾压缩转运车7辆,农村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实现51个行政村全覆盖,新申报省市级美丽宜居村6个。投资2000余万元维修改造农村公路16.7公里。持续关注农村饮水安全,投资632万元的2024年中央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项目、投资20万元的农业饮水维修养护项目全部完工。“数字乡村”项目进入建设阶段,以搭建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数字化平台为主线,赋能乡村振兴。柳树镇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全省首个获批的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认真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11件任务按时限整改完成。加大散煤治理力度,实施清洁取暖低碳改造,惠及百姓3000余户。扎实推进秸秆禁烧、扬尘防治工作,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优良天数达标率提升明显。加快推进海水养殖尾水治理,为31个零散养殖大棚安装一体化处理设施。农用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稳定保持在100%,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新成效。
节能降碳有力有效。风光新材料、佳镁耐火分别获评上年度国家、省级绿色工厂。深入开展菱镁行业专项整治,压减镁砂产能近4万吨。日钢营口中板投资43.25亿元推进超低排放项目104项。投资5400余万元推进城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五)我们聚焦民生,兜牢底线,幸福底色更足更亮
民生福祉有效保障。用“尽力”与“量力”撑起民生幸福,今年的6项民生实事进展顺利。持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供养标准,始终保持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1万人,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建设“舒心就业”社区3个,市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新增城镇就业264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666人。全面推进双拥共建,接收安置自主就业退役士兵7人,政府指令性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人。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扎实推进教育“双减”,我区成为全市首个通过辽宁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的县区。营口英才实验学校、中小学危房改扩建工程等项目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为营口英才实验学校选聘高级管理人才书记、校长各1名。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区人民医院选聘院长、副院长各1名,招聘合同制人员80名,区人民医院年底投入使用。培育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新成立3家社区社会组织。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组织开展“送戏下乡”“辽河之夏”文化惠民专场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104场。
社会大局稳定有序。强势推进“平安护航”系列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街面见警率不断提高,打击防范能力显著增强。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不断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有效解决城乡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等一批疑难信访案件,“万件化访”台账化解率达100%,信访形势平稳向好。
重大风险有效防范化解。开展隐性债务“大起底”核查专项行动,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效化解债务15.71亿元。足额保障“三保”支出6.02亿元,守住了“三保”支出底线。常态化推进清收挽损工作,一体推进金融风险化解和金融腐败整治,全年累计清收现金821.66万元,完成清收任务的100.45%,营口宏诚村镇银行吸收合并工作基本完成。470套恒大保交楼任务全部完成,2个保交房项目均为绿档。成功应对两轮强降雨,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水毁工程设施修复等灾后重建工作稳步推进。
审计、民族宗教、档案史志、机关事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老龄、青少年、残疾人、工会、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府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我们倾力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坚决执行党内民主集中制,召开区政府党组会议23次;我们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区政府工作规则,依法对规范性文件严格审核把关,办结行政复议案件27件,开展合法性审查2件;我们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9件、政协委员提案39件,满意率100%,推动政府工作更加规范、更加高效。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的一年,面对阻碍老边发展和困扰百姓生活的切身问题,区政府一班人沿着历届区政府班子的拼搏足迹,直面矛盾困难,勇于答题解套,以“坚决不把历史问题再留给历史”的责任担当,以“不怕落后但要在落后中反思追赶”的攻坚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我们的步伐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很显底气。这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老边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路上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未能达到预期;产业链定位还不够明确,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还需加快脚步;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化解债务、保障运行压力依然较大;个别干部担当和斗争精神不足,破解问题、攻坚克难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