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2月18日)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经过多年接续奋斗,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方式越来越优、动力越来越足,已经到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团结奋斗、拼搏进取,就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奏响二道振兴新突破的最强音。

  2025年的发展预期是: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产值、规上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要完成这些目标,最重要的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站位大局、谋划全局,全力在追求更稳速度、更优质量中,赢得发展未来;最关键的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全力在守正创新、破除藩篱中,赢得发展先机;最根本的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看“唱功”、只看“做功”,对标对表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全力在狠抓落实、奋勇争先中,赢得发展主动。

  (一)焕发产业生机,挺起高质量发展顶梁柱

  突出科技创新、城市更新“两新引领”,全面推动三区蝶变、三业壮大、多极赋能,加快构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用“三区蝶变”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平台”。推动老城区焕新蝶变。围绕吉林大路、伊通河、东新开河“一轴双廊”A型布局,加快144公顷优质地块开发、34万平方米闲置空间盘活,协同发展滨水商业、科创文旅、总部金融,开启多业融合、组团集聚的现代化商服中心建设新局面。

  推动工业集聚区革新蝶变。围绕英俊广场“中心辐射”,着眼现有的221公顷工业用地,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适时切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新领域,开启产业链成群配套、供应链融合联动的新型工业发展新局面。

  推动东部区域创新蝶变。围绕地铁2号线延长线、雾开河“带状延伸”,以产城融合为方向,着力释放周边7.2平方公里优质土地,重点推进三道城中村、陈家口城中村改造,加快公共配套向东延伸,融入休闲康养、游乐体验、数字智能等业态,开启功能完善、宜业宜游的东部新城建设新局面。

  ——用“三业壮大”催生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引擎”。做大先进制造业。开工新金享智能制造二期等项目,建成鹏霖绿色制造项目,争取雷腾动力等企业入园发展,确保“五大园区”整体入驻率超过65%,推动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规模成势。聚焦一汽、中车等产业链本地配套,鼓励中拓模塑等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实现“二级配套”向“一级配套”转变。紧盯绿色能源发展,支持二热电进军风能领域,力争中石油天然气转型升级项目投产,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个百分点。

  做强商贸及金融服务业。支持家居装饰、生产资料等传统商贸企业引入新业态、转换发展新模式;启动长吉汽贸城、滨河湾区二期、南航老机场地块开发建设,植入滨水文娱、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前沿业态,充分激发东城商流人气。推进现代物流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谋划打造物流信息平台,探索“仓配运”智能一体化技术应用,助力长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大对169家金融、类金融企业服务力度,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智慧金融,助企融资13亿元以上,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做优现代文旅产业。争取东郊厂1985项目启动实施,联动吉柴1948、长拖1958,实现工业文脉传承赓续和保护性开发。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整合雪驰山、谭竹青展馆等优质资源,丰富冰雪游、研学游、红色游等产品供给,策划打造1-2个知名网红打卡地。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22%以上。

  ——用“多极赋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增长点”。特色发展楼宇经济。加强包装谋划和品质提升,强化政企协同,推动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行业特色集聚、优势互补,新增总部型、税源型企业30家以上,持续提高经济发展贡献度。

  突出发展数字经济。抢抓长春数字化转型试点建设契机,再扩充一批“智改数转”企业,增设一批数字化工厂。以联通大数据项目为引领,努力构建感知、传输、存储、计算于一体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云计算、人工智能破冰布局,激发产业竞争新动能。

  结合正在编制的“十五五”规划,探索三产融合新模式,支持长白山人参、杉芝源等企业“研、产、销”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人参、灵芝产业完整链条;前瞻性谋划未来产业,积极在氢能源、新型储能等新赛道、细分领域抢滩占先,培育形成更多增长极。

  (二)深挖内需潜力,稳定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坚持投资消费互促共进、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坚持“项目为王”,专班推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55个,力争上半年全部开工,三季度全部入库,全年竣工16个以上。动态谋划储备延链条、强基础、补短板项目50个以上,不断增强投资后劲。

  ——抓牢招商引资生命线。深化全员大招商,树立“有投资贡献、可入统入规、能集聚人气”三个目标,滚动更新“两图一谱”,突出“经济部门+国企平台+开发区”协同招商主导作用,探索运用“基金+、股权+”新模式,大力开展资源招商、资本招商、场景招商、以商招商,同步建立定期调度考核机制,力争签约符合方向、具有引领性的重大项目50个,确保落地率不低于60%。

  ——打好消费增长组合拳。实施“五个一批”扩容提质工程,做活“三圈、四街区”,新增夜消费场景、便民服务圈10处,限上贸易企业10家。建好都荟荣光等精品住区,推动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回暖。谋划引进综合电商平台,开放活力运动综合体,逐步用“多点支撑”改变消费“一业独大”。

  ——增强资金投入保障力。坚持征拆、收储协同发力,力争出让土地60公顷,实现成交价款新突破,支撑自主财力持续增进。紧密对接“两新”“两重”、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政策,全力争项目、争资金,更好保障全区发展大局。

  (三)打造一流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瞄准效率最高、活力最佳、包容最强,持续站稳营商环境第一方阵。

  ——提供便捷便利的服务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政务驿站向综合体延伸、在产业园落脚,实现线上帮办率85%以上。实行部门属地联动服务、重点企业专员服务,探索“数字+执法”“综合查一次”,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提供协同协作的创业环境。实施民营企业梯度培育、科技企业“栽树”工程,探索推行中小企业“集群注册”、“科创专员”与“产业教授”互选互派互认,新增经营主体1.5万户、高新技术企业20户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户以上,努力让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

  ——提供互利互赢的开放环境。建强国企合作平台,支持东城集团与大型国企成立合资公司、与产投基金深化合作,力争资产规模超150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下。建强开发区开放平台,抢抓全省深化开发区改革机遇,优化体制机制,激发动力活力,加强项目引进和企业服务,更好发挥经济主战场作用,巩固省级开发区领先地位。

  (四)完善功能品质,增强高质量发展承载力

  坚持规、建、管、治一体推进,塑造更具特色、更富内涵的美丽宜居城区。

  ——用全局视角完善城市规划。高标准编制分区国土空间规划、重点片区规划,扎实做好文物普查和历史文化保护,全面厘清路脉、水脉、文脉、绿脉,更加彰显二道独特魅力。

  ——用一体理念推进城市建设。保障东南湖大路、烟长高速竣工通车,新建改造香府大路、雾雨大街等道路35条,新增道路里程17.6公里。协同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二次供水改造21个,再实施一批新能源设施,推动城乡加速迭代、绽放新颜。

  ——用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常态推进城市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公园3座、农贸市场3个,提标保洁背街小巷133条,实现弃管小区动态清零,持续提升城乡净化、美化、亮化水平。

  ——用系统思维整治城市生态。完成雾开河蓝线调整,抓好“一住两公”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再创建一批“无废单位”、绿色工厂,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逐年提升,绘就绿色二道新图景。

  (五)增进群众福祉,答好高质量发展民生卷

  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促进富民增收。多措并举稳定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500人。探索“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力争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8%。保持脱贫人口收入全省领先。

  ——加大社会保障。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尽救、医保社保应保尽保。加快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擦亮“英俊双拥”品牌。打造吉林省“吉康之家”助残试点。

  ——建设教育强区。新建、续建中小学6所,新增学位7800个。确保集团化办学、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70%、80%。推进“教联体”建设,建成英俊五育教育实践中心,打造协同育人长春样板。

  ——提升健康水平。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深化医疗卫生“五项合作”,确保省中医执法监督实训基地建成使用,推动区医院、烧伤医院升级发展,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更有“医”靠。

  (六)守牢底线红线,构筑高质量发展硬屏障

  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防范重大风险。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序化解存量债务,严控新增隐性债务。

  ——提升本质安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四防协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守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完善“一页纸”应急响应流程,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四调衔接”“五社联动”,力争首访一次性化解率90%以上。建立健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大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恪尽职守、履职尽责,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筑牢政治忠诚。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当好执行者、行动派,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贯到底、落到位、不走样。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高效完成“八五”普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让政府工作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强化务实担当。大力弘扬崇严尚实作风,干字当头、带头扛活,绝不当“甩手掌柜”“二传手”。坚持政府工作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全面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限,以钉钉子精神盯环节、盯堵点、盯进度,真正用数据说话、凭实绩交卷。

  ——永葆清正廉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为基层减负。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资金用在关键处。保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让廉洁用权、干净干事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推动二道区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而不懈奋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1158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