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2月18日)

  2024年12月18日在清原满族自治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长 尚 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更是全县踔厉奋发、奋进起势的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班子始终保持定力,拼抢争实、攻坚克难、创先争优,打好打赢攻坚之战,经济发展企稳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6.3亿元,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比预期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亿元,增长1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41元,增长6.5%。

  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打好项目攻坚战,持续加力扩投资,发展步伐坚实有力

  项目建设“赛”出新速度。制发《全县重大项目建设十条》,建立“责任、管理、推进”闭环工作机制,全年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95个,投产达效56个,项目开复工数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名列全市前茅。投资109亿元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实现5台机组并网发电,累计发电量1.1亿千瓦时,产值7.5亿元,6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营后,每年节约标煤1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5万吨。

  招商引资“比”出新高度。在全市统一部署下,制定《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成立4个市级招商小组,并选派4名年轻干部赴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驻点招商。梳理完善招商推介项目清单、手册,围绕清洁能源、中药材深加工、旅游康养等7个重点招商方向,策划招商项目100个,开展“走出去、请进来”134次,签约项目19个。投资12亿元200MW风电、投资25亿元氢能装备制造“新能源两个一体化”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

  对上争取“跑”出加速度。紧盯中央和省级政策支持方向,谋划包装项目54个,水利、住建等领域27个项目获得政策支持,争取到位资金5.9亿元。加大跑省进京力度,强化无缝衔接,做好跟踪服务,投资86亿元电站二期项目在省市县共同努力下,获国家能源局建设规划批复,已经进行可研招采,明年具备开工条件,清原将成为我国北方唯一建有两个抽水蓄能电站的县区。

  (二)夯实发展压舱石,不遗余力稳增长,经济运行量质齐升

  农业基础持续巩固。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9万亩,发放各类农业补贴1.1亿元,投资1.4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9万亩,新增各类大型农业机械320台,粮食产量30万吨。壮大特色产业,举办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推介大会,出台《中药材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和龙胆等7个品种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操作规程,引进安徽贺林药业建设趁鲜切制加工项目投产达效,中药材产业链条不断拉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投资2744.8万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29个,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落实民营经济扶持政策,支持县域企业做大做强。隆烨化工、红透山矿、禾丰牧业等3户企业成功申报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获得奖补资金1062万元。矿山企业有序发展,完成6个采矿权、5个探矿权延续,锦宇隆、宏印矿业恢复生产;推进县域石材企业转型升级,科学规划花岗岩矿完成统一挂牌出让。打通落叶松全国经营流通渠道,全面恢复林业生产经营。自筹资金1.13亿元,盘活原金源科技700亩土地、22万㎡厂房,让“静”资产再生“金”。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0户,规上工业总产值28.4亿元,增长41.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商贸文旅步履坚实。创新夜间经济模式,策划举办暖冬购物节、消夏啤酒节等促消费活动,拉动易和广场、白云街、源中园的夜经济消费超过1200万元。落实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完善电商服务载体,大力发展网红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电商交易额突破6亿元。扎实推进文旅振兴,成功举办全省冬季围棋段位赛、半程马拉松等系列文旅活动,支持筐子沟、玉龙溪等景区健康运营,科学制定《红河漂流提升规划》,新建依水小筑,“红色游”“山水游”“冰雪游”影响力持续提升。

  (三)打造改革新高地,铆足干劲促创新,发展驱动行稳致远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协调发放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12.3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亿元。持续开展“双百双促”专项行动,精准解决企业诉求289件,历时10年之久的枫桥夜泊土地瓶颈有效破解,政府承诺得到兑现。强力推进“办证难”,4942户居民相关问题得到化解。加快综合窗口改革,压减政务窗口158个,799个事项实现综合受理,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争取3家科技特派团支持,开展服务指导18次,解决技术难题5项。禾丰农牧智能工厂建成运行,隆烨化工数字化车间成功升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本慧机电、道森非金属等4家企业获评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重点改革深入推进。高效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新组建民政局、林草局和数据局。精简政府议事协调机构80个,有效解决个别领域协调层次多、行政成本高等问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争取上级各类资金22亿元,压缩一般性支出1000万元,压减公用经费530万元,盘活处置闲置国有资产3.4亿元,妥善化解历史债务3.1亿元,连续7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债务风险正常地区。

  (四)用好治理连环招,尽心竭力提品质,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城市面貌“有颜有值”。投资6997万元实施八里村水厂和小孤家输水管网建设,提前5天开栓供热,切实提升供水供热保障能力。投资2177万元继续实施道路管网改造,综合解决管网老化、道路破损等问题,打通“断头路”3条,城市“微循环”进一步畅通。在不增加财政支出情况下,完成环卫市场化招标,保洁面积新增2.2万㎡;投资1860万元征收高速口地块,平整土地30亩,为启动游客中心、充电桩项目提供土地保障;实施长岭街、河滨园等街路、公园综合整治,依法拆除私搭乱建49处,清理店外经营1300余家,栽植花卉乔木19万余株,安装更换各类光源1200余盏,城市管理更加精细。

  乡村建设“有滋有味”。投资3238万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95.4公里、“一事一议”村内道路47.9公里、桥梁9座。投资369万元维修农村供水工程55处,改善4.47万人饮水条件。狠抓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投资4170.8万元实施镇头村和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工程47项,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18个;出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实现全域垃圾外运无害化处置,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治理“有声有色”。持续整治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空气优良率达到94.6%,5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成效显著,作为全国唯一县区代表,在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完成植树造林2.4万亩、森林抚育7.6万亩,投资1.1亿元建设森林防火通道124条、183.6公里,矿山生态修复450亩,创建省级绿色矿山3座;投资3.3亿元治理山洪沟、侵蚀沟286条,除险加固拦河闸7座,保护耕地4.3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2km2,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五)奏好为民服务曲,托起百姓幸福梦,民生保障温暖厚重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坚持就业优先,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安置退役军士6人,扶持创业带头人45人。落实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低保、特困、高龄等各类救助资金1亿元。红透山长者食堂、817户适老化和建床改造、5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投入使用,投资3300万元古城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养老、助残服务更加完善。

  社会事业蒸蒸日上。投资3992万元完成25所学校基础设施提升改造,147名考生考入“双一流”大学,雷锋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成功举办“中医药健康产业先导区项目推广”活动,扎实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成立县医共体总院,与医大四院建立医联体合作,中医院新设透析科正式运营,购置超导磁共振等大型诊疗设备,更加高效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投资2635万元实施浑河上游生态治理项目,占地10万㎡黄土大坝体育公园投入使用,极大改善群众娱乐健身环境。

  社会治理更加完善。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力整治非煤矿山、燃气等领域安全隐患2575项,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态势。持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获评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优秀单位。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743件,法律援助177件,化解信访积案117件,办理“12345热线”诉求4317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刑事发案率下降23.3%,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提升政府执行力,持之以恒转作风,自身建设走深走实

  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整治涉及政府系统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折不扣抓好省委常规巡视、营商环境专项巡视以及审计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坚持依法行政,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1件、政协提案129件,见面率、答复率、满意率均达100%,真正做到县委有决策政府有落实,群众有呼声政府有回应,代表委员有建议政府有行动。同时,扎实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武装、档案供销、邮政通信、气象消防、社保慈善等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回顾这一年,我们回应了民之所需、解决了民之所盼,用“真金白银”实实在在保障民生,全年民生支出24.6亿元。老旧小区改造、供水供热、教育提升、医疗提质、农村人居环境等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正在加快解决;百姓期盼已久的长岭街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全线贯通,打通了铁北地区快速通道,困扰群众几十年的出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国道202线城区段改建工程获得省发改委可研批复,启动征拆,明年全面开工,建成后将极大缓解交通拥堵,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城区路网格局更加优化,城市框架全面打开。

  各位代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过去一年,我们全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清部队、武警官兵和省市属驻清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清原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工业主导产业链条不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文旅产业融合不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亟需加快;二是项目建设“缺大少新”,产业类项目数量少、规模小,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力和牵动力不够强;三是财政收入缺乏新的增长极,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保障重点支出压力较大,导致民生领域资源供给还不够充分;四是部分干部工作标准不高,缺乏大局意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担当精神和斗争精神不强。对此,我们既要坚定信心,更要正视不足,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1157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