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登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二章规划总则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河南及郑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登封市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树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动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突出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为全面开启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生态环境基础。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美丽登封”,展望2035年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优势,大力实施“五大战略”,着力推进“六美建设”,统筹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体系。

  改善登封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感,建设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生态环境格局,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生态宜居的美丽河南示范城市。

  第二节基本原则

  ——绿色低碳、生态优先。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发展,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导向、精准治污。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抓手,重点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PM2.5和O3污染、黑臭水体、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村环境保护等突出问题。强化污染物来源解析,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分区指导、整体推进。全面认识,长远谋划登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全局性、普遍性的环境问题全面部署、整体推进。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立足区域特征,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方面集中力量率先突破,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以实现环境保护工作新突破。

  ——强化监督、依法管理。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以《环境保护法》实施为龙头,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实行最严密的执法监督,对污染源、排放过程和环境介质依法统一监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谋划、重视效果。识别登封市生态保护、大气环境、水环境等突出问题及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目标及任务设置以问题为导向;规划目标要科学而可行,充分预见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且可经过努力达到;任务与目标相统一,任务能分解,措施能落地,重视规划实施效果。

  第三节主要目标

  到2025年,登封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建设得到巩固,消除城乡黑臭水体,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土壤安全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辐射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状况稳步提升好转,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得到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美丽登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登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标

序号

类别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指标属性

1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260

263

约束性

2

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82

完成郑州市制定目标

约束性

3

细颗粒物(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

48

38

约束性

4

O3年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109

完成郑州市制定目标

约束性

5

地表水体责任目标断面水质

市控断面IV

国控断面氟化物年均1.14%

完成郑州市制定目标

约束性

6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类的比例(%

95

95

约束性

7

城市河流黑臭水体比例(%

消除

消除

约束性

8

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

保持稳定

保持稳定

预期性

9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100

100

约束性

10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100

100

约束性

11

污染物排放总量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比例(%

-

完成郑州市制定目标

约束性

12

氨氮排放量总量减少比例(%

-

完成郑州市制定目标

约束性

13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比例(%

-

完成郑州市制定目标

约束性

14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减少比例(%

-

完成郑州市制定目标

约束性

15

污染防治

煤炭消费总量下降比例(%

15

完成郑州市制定目标

预期性

16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80

完成郑州市制定目标

约束性

17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90

95

约束性

18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8

100

约束性

19

再生水利用率(%

30

35

预期性

20

生态

保护

森林覆盖率(%

45

完成郑州市制定目标

约束性

21

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村创建个数

7

34

完成郑州市制定目标

预期性

  第三章打造绿色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第一节构建绿色生态功能体系

  ——构建生态分区管控体系。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北部嵩山、中部颍河、南部箕山三大生态主体为支撑,以交通廊道、绿色廊道为骨架,以湿地、城市绿地为节点,构建北部嵩山生态屏障区、中部颍河生态核心区和南部箕山生态维护区的全域生态空间体系分区,设计具体的管控方式和管控指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探索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推进城市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不符合城市建设规划、行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定位或者涉及危险化学品等环境风险大的重点污染企业退出城区。严禁在河流两岸限定范围内新建“两高一资”项目及相关产业园区,持续推进市域内电力、水泥等高耗水、高污染、高风险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提高铸造、有色、砖瓦、玻璃、耐火材料、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集聚水平。

  第二节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改造

  ——绿色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为主要目标,系统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落后产能淘汰压减、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和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区和园区升级改造以及固定源深度治理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坚持把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把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治、转、培、建、融”多策并举,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培育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成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区。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持续推进传统产业“三大改造”与淘汰整合,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升级,力争到2025年,传统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降低工业企业能耗。全面实施推进煤炭、耐材、砖瓦窑、特种水泥、磨料、碳素、氧化铝等传统行业的整合工作。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利用“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加快除清“僵尸企业”,引导低效过剩产能加快退出。严格控制传统产能规模,禁止以任何形式新建(扩建)“三高两低”产能项目,坚决杜绝落后产能、“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目前已建成的“两高一低”企业,统筹考虑产能、能耗、设备、环保等标准,对产能小、设备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企业进行行业整合。引导“三高两低”产能入园区,实现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支持由龙头企业参与行业内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传统产业技改。推进传统产能“提质增效”工程,加快产业绿色化改造升级。重点推进磨具、传统建材等行业企业实施节能改造与清洁生产审核,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通过模范带动、资金奖励等手段,积极做好国家、省级绿色工厂培育申报工作;推动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确保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

  ——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监管和巡查检查,实行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式、台账式、网格化管理,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异地转移。对排查中新发现的“散乱污”企业按照“取缔关闭”和“整治规范”进行分类整治,持续保持我市“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拓展工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途径,推动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动力蓄电池、废轮胎等资源化利用,持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再造旧件回收体系,实施高端再造、智能再造、在役再造,推动再造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围绕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园区综合能源改造、污染第三方治理、绿色化改造、静脉产业园提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等五大工程,促进产业循环发展,支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创建,推进我市静脉产业园建设。到十四五末,建成郑州市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领先的示范基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回收利用率达到38%以上。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67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第三节 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控制新增煤电,实行煤炭消费减量管理,新建的耗煤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严格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严格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和区域能评制度,将用能权市场扩大至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科学控制火电燃料煤消费量,继续实施监测预警机制。2025年底,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完成郑州市下达的预期目标。

  ——加快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有序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进传统产能“提质增效”工程,加快产业绿色化改造升级。重点推进磨具、传统建材等行业企业实施节能改造与清洁生产审核,逐步实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倒逼转型升级。构建能源通道安全保护长效机制,保障能源通道安全可靠运行。到2025年,力争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17%,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8%。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能耗“双控”预警制度和用能预算管理制度,科学安排“十四五”新增能耗需求,严格控制新增高耗能产业规模和项目数量。深入推动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增效,加强先进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应用。强化节能审查和监察制度落实,提升用能管理能力,探索完善区域能评制度。

  第四节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施全面科普行动,广播电视台、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开设栏目,社区、街道、工厂、企业、乡村设置宣传栏,强化生态文明宣传工作。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以及节能宣传月、低碳日、中原环保世纪行等主题宣传活动。建设生态环境教育平台,发布生活方式绿色化指南,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简约生活和低碳休闲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内容。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经常性开展生态文化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活动,创作一批生态文化产品,创建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增加绿色产品有效供给。打造绿色供应链,从设计、原料、生产、采购、物流、回收等全流程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建设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向导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物流体系。推动包装减量化、无害化和材料回收利用,逐步淘汰污染严重、健康风险大的包装材料。

  ——打造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推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鼓励绿色出行,加快全市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清洁能源改造进程,采取财政补贴、不限行、不限购等措施鼓励购买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等新能源车辆。加快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加快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加速老旧车辆淘汰,研究制定采用 “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淘汰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国Ⅳ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制定全市加气站、充电站(桩)等配套设施规划,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保障新能源汽车能源供应。强化车辆达标排放监管,大力发展新能源环卫、公交及物流车辆。到2025年,全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20%以上。

  ——践行绿色消费。强化绿色消费意识,提高公众环境行为自律意识,在衣、食、住、行、游等各个领域加快向绿色转变,以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推广绿色服装,遏制对珍稀野生动物毛皮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引导绿色饮食,限制一次性餐具生产和使用。发展绿色休闲,推广低碳、绿色的旅游风尚。倡导绿色居住,实行居民水、电、气阶梯价格制度,大力推广节水器具、节电灯具、节能家电、绿色家具、环保建材等。

  第五节 锚定“双碳”目标,制订碳排放达峰方案

  围绕国家力争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的目标和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研究制定登封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明确达峰目标及路线图,努力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力争实现2028年碳排放达峰。

  ——强化目标约束和峰值引领。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科学编制全市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编制专项碳达峰方案。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核,明确达峰目标、路线图和配套措施,分解达峰目标任务,开展碳达峰专项考核,将碳达峰水平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引导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和重点国有企业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

  ——推动重点领域碳达峰。全力推进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采取低碳新工艺、新技术,支持采取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改善、设备改进等措施减少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开展碳排放对标行动,参照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持续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明显。合理控制交通、建筑领域碳排放增长,有序推动高能耗行业尽早达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zxguihua/huazhong/2022-05-05/298.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