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水务局“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

  十一、环境影响评价 49

  (一)环境保护目标 49

  (二)规划分析 49

  (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0

  (四)评价结论 51

  十二、保障措施 52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压实责任 52

  (二)强化规划约束、提升规划引领 52

  (三)创新工作机制、保障水利投入落地 52

  (四)加大水利宣传、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53

  (五)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53

  附表

  附表1 芜湖市湾沚区河流水系概况表

  附表2 2019年芜湖市湾沚区农业旱灾基本情况表

  附表3 2020年芜湖市湾沚区洪涝灾害灾情核定表

  附表4 芜湖市湾沚区“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基本情况表

  附表5 芜湖市湾沚区“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投资统计表

  附图

  附图1 芜湖市湾沚区地理位置图

  附图2 芜湖市湾沚区地形地貌图

  附图3 芜湖市湾沚区地形分区图

  附图4 芜湖市湾沚区河湖水系及水利工程分布图

  附图5 芜湖市湾沚区主要灌区分布图

  附图6 芜湖市湾沚区“十四五”防洪排涝规划布局图

  附图7 芜湖市湾沚区“十四五”水资源配置规划布局图

  附图8 芜湖市湾沚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布局图

  附图9 芜湖市湾沚区“十四五”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布局图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

  1. 地理位置

  芜湖市湾沚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经118°17′~118°44′,北纬30°57′~31°24′。东南邻宣城市,西南接南陵县,东北与当涂县交界。

  2. 地形地貌

  湾沚区地形较复杂,全区地形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丘陵、岗地、低洼圩区兼而有之。西北部河网交错,沟渠纵横,湖泊、池塘星罗棋布,是典型的水网化圩田区。湾沚区境内大部分是圩区,面积约383.07km2,占总面积的58.98%,主要分布在青弋江、赵家河以西,系长江冲积平原,地面高程在7~15m之间。丘陵区系属皖南山区延伸带的末梢,总面积约266.44km2,占总面积的41.02%,主要位于青弋江、赵家河以东,裘公河以西,地面高程在10~80m,平均坡度3~15°,最高的珩琅山峰海拔303m。

  低丘陵:湾沚区东南部的珩琅山—九连山,海拔高程301~197m,坡度15°~35°,山前景观呈浑圆形。岩性以硅质砂岩为主,山体上部粗骨性强,质地偏轻,土层薄。山前阶地海拔一般在60~80m,坡度小于15°,地势平缓,组成物质大多为山体的松散坡积物,分选性差,质地偏轻,土层深厚,一般在50cm以上,通透性良好,富含水分,温度适中。

  岗地:自湾沚北部向东南至九连山为岗地范围,岗地海拔15~60m。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多呈波状起伏而平缓延伸。相对高程差10~25m左右。组成物质是第四纪红色粘土和下蜀黄土,岗上部为红粘土,岗脚为黄土,土体深厚。但障碍层如焦斑层或粘盘层出现位置较高,保水与透水性差。湾沚区岗地均属非基岩组成,岗地沟谷分界明显。由于相对高程差异不大,一般只有10m左右,而且坡度小,岗顶宽平。这类区域绝大多数为耕地,岗旁平缓,冲谷平坦呈掌状分布,土地利用率较高。

  圩区:湾沚区境内圩区河流交织如网,地势低平,海拔6~11m,多呈方块田,成土母质均为近代河流冲积,景观开阔,为一级阶地,土体深厚。圩内总体地势低洼,土体一般有腐泥层,而且质地偏粘,地下水位较高,距地面只有30~50cm,易形成渍害。

  (二)社会经济

  1. 行政区划与人口

  湾沚区行政区划包括湾沚镇、六郎镇、陶辛镇、红杨镇、花桥镇等5个镇,及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总面积670km2。

  至2019年末,原芜湖县总人口达35万人,其中男性总人口18.0万人,女性总人口16.87万人,男女性别比1.07:1,人口密度为522人/km2。

  2. 国民经济

  至2019年末,湾沚区(原芜湖县,下同)国民经济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7.2亿元,比上年增长7.9%。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0467元,比上年增长8.6%,按年末汇率中间价折算为12968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5:53.2:40.3。

  至2019年末,湾沚区财政收全年实现财政收入49.1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5亿元,增长0.3%。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14.5亿元,增长17.5%;契税1.1亿元,下降27.6%;企业所得税(25%)2.1亿元,增长18.0%;城市维护建设税1.4亿元,增长4.9%;土地增值税0.97亿元,下降12.8%。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43.7亿元,增长0.0%。其中,教育支出5.5亿元,增长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亿元,增长17.8%;农林水事务支出1.4亿元,下降38.3%;住房保障支出1.3亿元,下降26.1%;卫生健康支出4.4亿元,增长27.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6.3亿元,下降16.7%。

  至2019年末,湾沚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9%。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增长26.7%。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3.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3.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6%。

  (三)基本水情

  1. 水文气象

  湾沚区位于北亚热带南缘和中亚热带北缘,呈温润性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多年平均降雨量1246.7mm,5~9月份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80%。由于年内降雨量分配不均,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区内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13.1℃;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118h,无霜期240天。冬季受北方大陆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时有寒潮,以少雨冷空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初夏梅雨明显,盛夏天气炎热,时有暴雨,雨量集中。春秋两季是冷暖气流频繁交替时期,天气多变冷热不定,多阴多雨。由于冷暖空气势力相当,常僵持在江淮流域,从而造成春秋气候低温、阴雨。年均太阳辐射量为113.4kcal/cm2。

  2. 河湖水系

  (1)主要河流

  湾沚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20条,分属于青弋江、水阳江和漳河三大水系,河道总长264.2km。原流经湾沚区的漳河水系,新区划后已几乎全部归入芜湖市弋江区范围,故对其不再详述。

  青弋江水系是影响湾沚区的主要水系,起源于黄山北麓,出陈村峡谷后始称青弋江,途经泾县、南陵等地后自珩琅山西侧入境,流经西河、红杨、湾沚、方村、清水、卜家店、羊毛埂至芜湖宝塔根入长江,南北纵贯全区,在区境内总长56.3km,是湾沚区水资源蕴藏量最大的河流。青弋江在湾沚区的主要支汊河道有资福河、上潮河、荆山河、赵家河、清水河等5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5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