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11.推动科普信息落地应用。充分发挥“皖事通办”作用,促进数字赋能科普,提升科普服务的精准度。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科普。发动各类群体注册“科普中国”信息员,实现注册人数和传播量持续增长。推动“科普中国”、“科普安徽”优质资源落地应用,与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深度融合。(区科协、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三镇、高新区负责)

  (七)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12.构建现代科技馆体系。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开展科普公益活动。支持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校园科技馆、社区科普馆、科普教育基地等融合协同发展。积极承办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区科协、区教育局、三镇、高新区负责)

  13.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市科普教育基地、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等创建活动,到2025年,认定市级科普基地5个以上。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务能力。引导和促进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区科协、三镇、高新区负责)

  (八)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4.提升平战结合应急科普能力。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坚持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应急宣传相统一,推动纳入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突发事件状态下,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区委宣传部、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应急管理局、区教育局、区工会、区科协、三镇、高新区负责)

  15.强化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三长”(基层教育、医疗卫生、农技推广等领域的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建“三会”(基层教育、医疗卫生、农技推广等领域的学术团体)、领“三队”(基层教育、医疗卫生、农技推广等领域科技志愿服务队),进驻“两中心”(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基层组织赋能。广泛动员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到2025年,全区注册成立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超过30个,注册科技(科普)志愿者超过500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过150次。(区科协、三镇、高新区负责)

  16.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乡镇(街道)、社区(村)、学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开展市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争创省科普示范单位。开展“科普惠民乡村行”“智爱妈妈行动”“农村少儿爱科学”等,每年每项活动不少于3场次。开展“百场科普报告进社区”活动不少于25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公众科学日、世界地球日等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大力推进全民绿色低碳行动,增强全民绿色低碳意识,助力马鞍山绿色转型发展。(区发展和改革委、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科协、三镇、高新区负责)

  17.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新媒体科普、科普研究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基层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机构负责人作用,引领带动中小学自然科学类教师、农业技术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等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组织参加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科普讲解大赛、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等。支持申报安徽省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职称。(区科协、区教育局、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三镇、高新区负责)

  (九)科学素质交流合作工程。

  18.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参与长三角科技志愿服务联盟、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建设和相关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加强长三角区域科普交流和合作,创新服务领域和服务手段,推进科普资源共享,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科技需求和科普需求,打造科普活动品牌。(区科协、三镇、高新区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成员单位负责本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要把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方案任务分工,将重点任务列入本部门本系统年度工作计划。区科协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落实本实施方案,推动市政府考核“全民科学素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加强本实施方案的学习宣传,突出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要大力宣传在科学素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营造更加浓厚的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5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