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滁州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七)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消防专项行动、城市消防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部署,成立消防执法服务队10个,加大对各类重大火灾隐患、违法建设和非法经营衍生火灾隐患的执法力度,推动属地政府、行业部门在全市667个新建小区和536个老旧小区拆除违法建设358处、畅通消防车通道179条,为沿街商铺安装独立报警装置7.8万个。进一步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推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推行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履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年度检测和消防安全“五实N岗”[3]建设等消防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

  (八)火灾形势基本保持稳定。“十三五”时期,全市未发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火灾事故,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四项指标保持平稳。在发生的火灾中,从火灾原因看,电气火灾和用火不慎居前两位,分别占火灾总起数的38.3%和16.5%;从火灾发生场所看,住宅宿舍类火灾最多,占总数的43.1%,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占总起数的18.5%;从火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规律看,冬春季节火灾发生率高于夏秋季节,且多发生于夜间,城镇火灾伤亡人数比重大于农村,企业类火灾多数发生在个体私营企业。

  二、“十三五”时期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缺口较大。消防站管辖面积过大、整体数量不足、布局不科学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以滁州市主城区为例,至“十三五”末,主城区建成面积约89平方公里,城区内投入执勤消防站仅6座,在建消防站2座,平均每个消防站辖区面积为11.1平方公里,远超国家标准规定的责任区面积4—7平方公里的要求,考虑到交通拥堵,消防站到场时间远超过“5分钟消防”标准。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相关规定计算,目前中心城区至少应设有14座消防站才能满足消防救援需求。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村庄,消防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乡镇消防站和农村微型消防站的建设还较滞后。消防供水还有短板,高效供水设施建设还需加强。

  (二)消防车辆装备配备与灭火救援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消防车辆装备配备结构不够优化,高精尖装备比较少,专业化灭火救援装备特别是处置超大储罐、超高化工装置的大型泡沫药剂输转车、大流量大吨位泡沫车和处置大型厂房仓库、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重型水罐车、高喷车、排烟车、举高车、灭火机器人等装备还比较欠缺,高层灭火车辆器材装备无法满足辖区救援需求,高层灭火无人机还是空白。至“十三五”末,全市配备举高类消防车21辆,占总数17.6%,处置高度超50米消防车仅4辆;配备泡沫类消防车21辆,占总数17.6%,载泡沫4吨以上消防车仅1辆,流量100L/s以上消防车仅2辆;配备大流量泵浦消防车仅2辆,25吨以上重型水罐车仅4辆。全市3个已建站化工园区中,仅定远配备泡沫消防车1辆,其它园区消防站仅配备水罐消防车。应用于轨道救援的路轨两用消防车尚未配备。现有消防车辆更新速度慢,“十四五”时期,全市将有45辆各类消防车报废,占总数37%。

  (三)群众消防安全素质还有待提高。群众对消防知识掌握不够,对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和逃生技能了解不足,对诸如应急疏散、灭火演练、消防知识讲座等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日常生活中火灾风险和隐患辨识不清,一旦发生火灾因盲目逃生造成的人员伤亡时有发生。体验式、实景化消防培训教育场地不足,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防安全作品、产品难以满足需求,宣传教育缺乏深度、高度、广度。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等从业人员,缺乏统一的从业资格和能力评定标准,贯彻执行消防安全责任、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组织宣传教育培训的随机性、随意性较大,消防安全重点岗位人员安全意识、专业知识、应急处置能力还有差距。

  (四)火灾风险隐患依然大量存在。全市各种消防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静态隐患类多面广,动态隐患屡治不绝,特别是居住小区、“三合一”场所、城中村、群租房等火灾风险较高。全市电动自行车近150万辆,火灾风险明显增加,电动车违规充电现象比较突出。城乡结合部、乡镇区域消防安全隐患存量大,整治难度大。重点场所风险防控和隐患形势依然严峻,“高低大化”“老幼古标”等场所突出火灾隐患治理工作仍然面临巨大压力,各地新城区、开发区产业快速扩张,新业态、新产业快速发展又增添了新的火灾风险。

  (五)综合消防救援能力还不适应。“国家队”指战员编制有限,政府专职消防队发展缓慢。全市现有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235人,政府专职消防队员267人,全市17个城市消防站15个不能满编运行。全市5个化工园区中,天长、来安化工园区尚未建设消防站,全椒、定远、明光现有专职消防队车辆、装备和人员配备与化工救援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乡镇消防队、企业专职队救援力量比较薄弱,普遍存在消防员数量不足、训练体系不完善、车辆装备差等短板。综合性消防救援响应、指挥机制及消防救援预案体系还有待完善,实战化战勤保障力量还有待加强。全市综合性消防救援专业化训练设施还比较落后,训练基地还未建成。

  (六)消防信息化水平还亟需提高。消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处于初期起步阶段,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不足,智能决策能力滞后于消防救援队伍职能任务需求。消防信息融合程度不高,采集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有待提高,“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应急通信装备集成化、轻便性和网络对抗性、扩展性不高,尚不能完全满足“全天候、全地域”通信保障需要。消防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基层队站,还不能适应消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三、“十四五”时期消防救援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滁州融入长三角、推动滁宁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争先进位”压力和滁州市“5688”[4]发展目标,消防救援事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一)防范化解城市火灾风险面临严峻考验。“十三五”时期,全市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四项指标与“十二五”相比,虽然保持相对平稳且呈下降趋势,但各种历史遗留的火灾风险与快速发展带来的致灾因素相互交织,全市火灾风险依然较大。一是火灾敏感度越来越高,滁州作为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高速推进,城市影响力逐步增强,重要会议、体育赛事、文化展演等大型活动日渐频繁,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和生命财产损失。二是火灾发生的空间广域性更加明显,从我市“十三五”时期的火灾分布态势看,虽然火灾的整体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但其空间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心城区外围的城乡结合部、乡镇及周边农村地区,消防安全条件差,火灾风险居高不下。三是火灾的空间差异性更加突出,各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火灾分布差异性愈发突出,不同类型用地火灾空间分布和发生频率各具特点,火灾风险源和火灾危害性各不相同,城市建设区人员密集、经济密度高、火灾危险源集中,发生较大以上火灾风险高;乡镇区域违法建筑普遍、消防设施缺乏,火灾隐患存量大,极易发生“小火亡人”事故。

  (二)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面临严峻挑战。消防改制转隶以来,国家组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着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其职能使命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应对“全灾种、大应急”转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防火灭火、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而是扩大到包括地震、抗洪抢险排涝、建筑物坍塌、道路救援、危险化学品、森林火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面对新职能、新使命、新要求,面对从常规单一“灭火救援”向“综合性消防救援”转型升级要求,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还存在救援力量较弱、车辆装备不精良、信息沟通不顺畅、实战训练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与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的繁重任务还不相适应。如何尽快补齐短板,切实提高各类灾害事故处置能力,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消防救援队伍面临着巨大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