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滁州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六)加强重点行业及场所火灾风险管控。严格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建筑、石油化工企业、九小场所、物流仓储企业、文物古建、养老服务机构、幼儿教育等重要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适时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强化消防安全管控措施,排查解决消防设施、消防系统隐患。督促指导单位开展动态火灾风险评估,与周边单位建立联防联动机制,安装消防设施远程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等技防设施,高规格建设和实效化联动微型消防站。分类施策,强力整治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物流仓储场所、“三合一”场所等火灾防控薄弱环节的突出火灾隐患,清除违规生产、储存、经营场所,拆除违法建筑。

  (七)加强新材料新业态突出火灾风险治理。常态化开展针对全市新型化工、新型建筑、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产业的火灾风险评估。评估全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新型商业等新业态消防安全风险,强化行业消防管理措施,提高安全设防等级。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改装电池行为,建立公布曝光、联合管理机制。推动居住小区落实电动自行车集中管理,在居住小区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持续整治违规私拉电线、电缆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充电行为。依法整改、拆除人员密集场所、施工现场违规搭建的易燃可燃材料彩钢板房。

  (八)构建乡镇消防安全治理新模式。2023年全市完成构建“一镇一委一站、一村一队一员”[8]的防灭一体乡镇消防安全治理新模式,即每个乡镇(街道)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和消防工作站,由乡镇(街道)统一领导和管理,消防救援机构给予业务指导,每村建成一支志愿消防队和设置一名消防网格员,确保常态化、全覆盖开展应急救援、隐患排查、消防宣传等防灭火工作。2022年完成乡镇消防安全新治理模式试点工作,2023年在全市所有乡镇推广落实。推进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工程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统筹建设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新建、改建农村自来水管网时,按照规定配置消火栓。电力运营单位推进“进村入户”电气安全检查,排查农村电气安全隐患,指导提升农村用火用电安全水平。

  二、全面提高各种灾害事故应对处置能力

  (一)提升各类灾害综合救援能力。加强车辆装备保障,按实际需求补足消防救援车辆,实现消防车辆智慧联网,依托先进救援装备,打造“高层及地下救援”“化工救援”“抗洪抢险救援”“交通(轨道)救援”“森林综合救援”“地震灾害救援”“公共卫生及社会公共安全事件辅助救援” 7支专业救援队伍,建设1支搜救犬中队。全面建设以专业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为主,专职消防队伍、志愿者队伍为辅的多元梯次消防救援力量。建立“全领域、全覆盖”应急联动网络,整合政府应急联动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应急救援信息共享、救援队伍跨区域投送保障和专业能力交流委培机制。建立健全特种灾害救援预案管理体系,以灾害类型为区分,编制《特种灾害救援预案编制标准》,完善预案分级编制、专家论证、拉动演练、更新修订机制,形成“同步响应、逐级深化、互为补充”的类型预案体系。与民间救援队及志愿者队伍建立联勤联动、联防联控和会商制度,开展联合综合演练。与滁州市周边城市建立重特大灾害跨区域协同救援机制,协调落实多元化运输保障方案。

  (二)完善综合消防救援指挥体系。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进一步完善消防通信指挥体系,以信息化手段推进消防救援体系和救援能力现代化,满足消防救援队伍对响应速度、调度指挥、现场作业、科学施救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更高需求。全面保障“途中通信”“现场指挥通信”,整合现有4G/5G公网、通信专网、WiFi网络、Mesh无线网格网络、350MHz数字集群通信网络,融合成统一的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卫星通信指挥网络,在发生重大灾害导致地面通信系统瘫痪时,利用移动通信卫星保障消防救援指挥通信。推进智能网联消防救援系统建设,通过整合警情数据、火灾数据、火灾隐患、消防站布点、执勤车辆装备工况和性能、各类救援器材、重点公共建筑、高层建筑、重点单位、危化品企业等各类数据,建成各类消防大数据库,研发实战应用系统,形成“全流程、全要素”一张图作战指挥。实现全信息全媒体智慧独立接处警,报警时可将灾害现场的位置、图像、视频等数据第一时间上传到指挥中心,做到主城区人员拨打119由支队统一接警并调派主城区消防救援站和专职消防队,六县(市)拨打119由系统根据定位字段,自动转接至辖区大队指挥中心接听并调派消防救援站和专职消防队。

  (三)健全战勤保障体系。提高现有战勤保障站水平,建设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战勤保障体系,根据辖区救援特点,以消防站为依托成立战勤保障分队,实行集中保障、分片供给,充实物资储备,完善战勤保障应急响应机制并在城区重点区域布置小型保障站。针对区域灾害类型和任务特点,进一步加强战勤保障类消防车的配备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强化战勤保障站和社会单位在应急物资储备、装备调用等方面的互通互联,组织开展政府及相关企业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调查,明确应急物资的储备分工,完善调用、运输、补偿办法。

  (四)夯实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础。出台《滁州市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规定》和《滁州市专职消防员管理办法》, 强化政府专职消防员和消防文员的编制保障,完善人员的配备标准。2023年完成全市所有建制镇乡镇消防队达标建设和全部村志愿消防队伍建设及人员车辆装备的配置。将全市乡镇消防队和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纳入119指挥调度体系,统一调度,发挥专职消防队伍情况清、到场快、处置及时的优势。推广“1310”灭火救援模式[9],做到微型消防站1分钟出动,志愿消防队3分钟到场,乡镇消防队10分钟到场。强化适用于乡镇、农村地区消防车辆的配备。推进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大火灾危险性的大型物流企业和其它有条件企事业单位的专职消防队建设。加强对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多种形式消防救援力量的战斗力。

  三、深入推进消防工作改革

  (一)加强消防地方立法。紧抓《滁州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推行的契机,完善消防工作政策体系,围绕消防工作重难点问题,加大重大火灾风险防控、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管理、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力度。推进《滁州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滁州市消防水源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立法工作,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法制体系。

  (二)不断提升消防服务效能。实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告知承诺管理,推行电子印章在消防行政许可中的应用。推动消防网上行政服务平台与滁州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滁州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对接,实现申报资料一次提交,审批数据全网共享。推行监督检查“无事不扰”,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远程监控、视频在线抽查等方式,按照企业风险等级,合理安排监督抽查计划。2021-2023年陆续完成消防执法服务“码上回访”[10]群众评价系统、面对各类企业的消防安全在线教育培训系统、全市消防便民服务系统、民生与重点项目消防安全全过程解决方案系统的上线。将“96119”归并到滁州“12345”热线,提供“7X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

  (三)创新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推行“智慧监管”新模式,使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监管工作的开展,通过“智慧监管”和消防设施远程化系统对各单位消防管理进行实时监控,做到智慧感知、识别、预警和处置,达到化被动为主动防御的目的。推广“互联网+”监管,利用移动互联网提高部门、属地、网格的监管能力和效率,对现有的消防监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市级消防执法办案平台,实时上传监督情况,提升基层消防监督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加强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信用监管”,相关行业部门将消防安全领域一般失信行为作为信用评价、项目核准、用地审批、金融扶持、财政奖补等方面的参考依据,重点加强对严重失信黑名单违法主体的联合惩戒、市场准入和行业准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