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界首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发展规划

  爱国主义国防教育主体公园:选址于界首市田营镇姜湾村的沙颍河畔,规划占地1800余亩,计划建设一馆四区:一馆即烈士纪念馆(含纪念广场、烈士纪念碑),四区即南海艇区、陆军区、空军区、火箭军区。建设资金列入专项财政预算,确保发挥南海艇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坚持文艺与时代同行,吹响新时代社会主义前进的号角,把好文艺创作导向关。加强以红色根脉、乡村振兴、二十大精神宣讲、新时代先锋楷模、界首“创”精神、“闯”文化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力争3至5部优秀剧目入选中国文化艺术节、安徽省群星奖、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安徽曲艺艺术节等国家级、省级赛事,争取1部剧目进入国家级奖项行列,新增安徽省百佳院团2个。构建文艺精品创作激励机制。聚集优秀文艺人才,用好各类文艺专项资金、基金,对文艺创作基础环节和重点门类、重大项目、重要作品给予精准扶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搭建文艺交流平台载体,促进优秀文艺作品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创建群众文化品牌,加大群众文化团队培育提升。创新手段和载体,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秀文艺作品的需求。

  专栏2

  大型豫剧《追梦谣》: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阜阳市文化强市资金、界首市文化强市资金支持,编创以追梦人贺奋斗的创业先进事迹为内容的大型现代戏。

  三、着力引领时代新风尚

  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通过文艺作品、文化体验、公共服务等,培育文明新风,面向城乡基层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依托界首读书会、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场所等阵地,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扩大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健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体系,发扬志愿精神。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活跃社会文化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大力推进文明旅游,引导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成为中华文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专栏3

  文旅体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加强志愿人员队伍建设,利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旅游景区、社会团体等开展多形式、务实效的志愿服务,传播社会新风尚,到十四五末,文旅体志愿服务团队达160余个,人数达5000余人。

  第四章 健全文旅体服务新体系

  促进文旅体服务协调发展,促进优质文化、旅游、体育资源的双向转化,让广大群众在文化旅游体育体验中提高满意度、拥有获得感,共建共享美好文旅体新生活。

  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统筹推进全市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到2025年,实现固定设施与流动设施、数字设施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基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推动文化艺术中心(一期)、美术馆、明珠文化创意园区等市级重点文化场馆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专题展馆、特色展馆、特色文旅研学基地,形成地方特色的展馆体系。

  按照“新建、改造、维修、整合”的思路,深化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统筹城乡设施建设布局,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阅读空间。加强服务和管理,切实提高场所的使用率,构筑“城区15分钟、乡村半小时公共文化服务圈”。

  推动文化场馆的“一镇一品”建设,完善泉阳农俗博物馆,建设靳寨抗战文化展馆、新马集“三粉”农耕展馆、金裕皖酒博馆、福斯特渔具文化馆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展馆。

  专栏4

  1、界首市文化艺术中心一期项目:即在颍南新区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成为集文博展览、文艺演出、休闲娱乐、文艺创作、图书阅览、会议于一身的多功能文化场所。

  2、界首市美术馆项目:在现有市博物馆基础上融合建设界首市美术馆。与博物馆形成藏品资源优势互补,业务和场馆资源共享的现代美术馆,充分发挥在推动地方综合创新、弘扬地方优秀文化、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城市品味和推广群众美育教化、繁荣传续我市文脉,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3、界首百年美术名家收藏和展览项目:开展以界首历史上及近代地方书画名家、当代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界首籍或与界首渊源较深的美术家为对象,通过开展作品、生平文献征集、作品集出版、举办展览、衍生品开发等系统性工作,逐步梳理出界首地域美术史的脉络,兴盛家乡文脉。

  4、明珠文化创意园区:利用西城明珠公园内建筑综合体规划建设张存仕艺术馆、文化艺术交流展厅、文化艺术展销区和文化艺术品拍卖厅,进一步活跃居民文化艺术生活,丰富我市的文化艺术内涵,促进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均衡发展。主体建筑约5000㎡,附属建筑约3000㎡,建筑周围景观区域约5000㎡。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利用已建成的文化广场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建立“村史馆”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激发新一代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丰富基层综合文化中心文化内涵,使之成为集宣传文化、科学普及、图书阅读、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阵地。十四五期间,文化馆(站)年均服务人次达到38万人次,图书馆流通人次达到35万人次。

  支持各类剧场、体育场馆、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文化讲座、旅游宣传、展览展示、艺术鉴赏、健身指导等惠民活动。

  大力开展公益惠民演出、“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下沉。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

  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意见和目录。

  鼓励社会力量兴建公益性文化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文化项目,兼顾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冠名资助、合作举办、参与承办、提供服务等方式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

  健全文化志愿者选拔招募、服务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登记系统和文化志愿服务数据库。

  (四)建立文旅体公共服务云平台

  依托界首公共信息服务云平台,拓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来源渠道和传输渠道,实现景区景点、体育赛事、会议展览、酒店民宿、主管部门等信息互联共享。加大微视频、艺术慕课等文化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加强与数字文化企业对接合作,发展数字文化实体体验空间,拓宽数字文化的应用场景。发挥数据价值,汇集文旅体服务大数据、产业发展大数据、管理大数据、文创IP数据,为政府管理提供决策支撑,为文旅体企业提供运营支撑,为群众提供本地体验数字化服务支撑。

  二、推进体育事业体系建设

  (一)推进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建设 “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设施,补齐群众身边健身设施短板,实施界首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现市、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规划建设一批体育运动场地及设施,不断改善群众健身条件。加快推进界首市体育公园(中心)项目、界首市东城体育公园项目建设,严格落实新建小区体育健身设施配套政策,推进基层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鼓励支持企业、单位兴办体育健身设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0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